1. 过拼音怎么写的拼音
过
拼 音
guò guo guō
部 首 辶
笔 画 6
五 行 木
繁 体 过
五 笔 FPI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guò ]
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 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来。~去。~河。~桥。~年。~节。日子越来越好~了。
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户。~账。
3.使经过(某种处理):~罗。~筛子。~滤。~淋。~磅。~秤。~油肉。~~数儿。
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了一遍。
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分。~期。~犹不及。树长得~了房。
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硫酸根(SO5-)。~氧化氢(H2O2)。
7.探望;拜访:~访。
8.去世:老太太~了好几天了。
9.过失(跟“功”相对):~错。记~。勇于改~。
10.传染:这个病~人。
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广场。把他送~了桥。
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一页。他回~头看了看。
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你。一匹马比得~两头驴。
[ guo ]
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了。
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北京。我们吃~亏,上~当,有了经验了。
[ guō ]
姓。
2. 汉语拼音标准写法急需啊~~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音写法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1976年9月修订 一、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中国地名,汉语地名按照普通话拼写,少数民族语地名按照地名《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转写。
二、汉语地名中专名和通名分写。村镇名称不区分专名和通名,各音节连写。
例如 黑龙江/省 通/县 台湾/海峡 泰/山 福海/林场 周口店 旧县 王村 西峰镇 大虎山 大清河 三、汉语地名中的附加形容词一般作为专名和通名的构成部分。 例如 西辽/河 新沂/河 潮白/新河 四、少数民族语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一般分写。
五、少数民族语地名中的通名和附加形容词,习惯上意译或音译的,或音译后又重复意译的,一般都按照汉语习惯拼写。 意译的部分按汉字注音,音译的部分按民族语转写。
六、地名的头一个字母大写。地名分写为几段的,每段的头一个字母都大写。
七、特殊的地名作特殊的处理。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一、中国人名分汉语姓名和少数民族语姓名。
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姓名,汉语姓名按照普通话拼写,少数民族语姓名按照民族语拼写。 二、汉语姓名拼写法如下: (一)汉语姓名分姓氏和名字两部分。
姓氏和名字分写。(杨/立,杨/为民) (二)复姓连写。
(欧阳/文) (三)笔名(化名)当作真姓名拼写。 (四)原来有惯用的拉丁字母拼写法、并在书刊上常见的,必要时可以附注在括弧中或注释中。
三、少数民族语姓名按照民族语,用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分连次序依民族习惯。 《少数民族语地名的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草案)》可以适用于人名的音译转写。
四、姓名的各个连写部分,开关都用大写字母。 五、汉语姓名在对外的文件书刊中可以省略调号。
3. 协议书怎么写
1、标题。
可以写“协议书”三字,也可以写明协议书的具体名称“XXXX协议书”。2、订协议双方的基本信息。
在标题下,正文之前,写明订协议双方的信息,并在双方单位名称之后注明一方是甲方,一方是乙方,便于在正文中称呼。3、正文。
正文包括开头、主体两部分。开头是交待签订协议的目的、原因、依据,紧接着可用程式化语言转入主体,如“现对有关事项达成协议如下”。
主体要求就协议有关事宜作出明确的、全面的说明,尤其要着力写好协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正文条款内容:(1)协商目的(2) 协商目的责任(3)协议的时间和期限(4)协商目的条款和酬金{价格明确总额大写必须明确货币种类}(5) 履行条款期限(6) 违反条款的责任处理4、落款应写明订协议双方单位的名称,并加盖公章。
必要时还得写上鉴证单位和公证单位的名称,并加盖公章。最后写上签订协议的日期。
4. 唱和的和注音是什么
唱和:chàng hè
翻译:指歌唱时此唱彼和·
近义词:附和
简介
chànghè 诗词术语。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唱和本是指唱歌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后来“唱和”也作为彼此以诗词赠答的代词。
唱和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甲方赠乙方的诗词,乙方根据甲方所内外交赠诗词的原韵写来回答,唐代白居易、元稹二人这种依韵唱和的诗颇多。另一种是乙方回答甲方所赠的诗词,只根旦互测就爻脚诧协超茅据原作的意思而另自用韵,唐代柳宗元与刘禹锡之间的唱和诗就属这一类。
5. 唱和的读音是什么
拼音:[chàng hè]
[释义] 1.以原韵律答和他人的诗或词 2.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chànghè 诗词术语。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唱和本是指唱歌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后来“唱和”也作为彼此以诗词赠答的代词。
唱和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甲方赠乙方的诗词,乙方根据甲方所内外交赠诗词的原韵写来回答,唐代白居易、元稹二人这种依韵唱和的诗颇多。另一种是乙方回答甲方所赠的诗词,只根据原作的意思而另自用韵,唐代柳。拼音:[chàng hè]
[释义] 1.以原韵律答和他人的诗或词 2.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chànghè 诗词术语。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
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唱和本是指唱歌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后来“唱和”也作为彼此以诗词赠答的代词。
唱和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甲方赠乙方的诗词,乙方根据甲方所内外交赠诗词的原韵写来回答,唐代白居易、元稹二人这种依韵唱和的诗颇多。另一种是乙方回答甲方所赠的诗词,只根据原作的意思而另自用韵,唐代柳宗元与刘禹锡之间的唱和诗就属这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