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喜的作文应该怎么写
喜二偈 作者:白居易 得老加年诚可喜,当春对酒亦宜欢。
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 眼暗头旋耳重听,唯余心口尚醒醒。
今朝欢喜缘何事,礼彻佛名百部经。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 醇美的米酒刚刚酿成,我正好从隐栖的山中归来; 黄鸡正在啄食小米,秋天了,鸡儿正肥美。
唤小儿,杀黄鸡,忙烹饪,饮米酒; 儿欢女笑,牵扯着我的衣裳,绕着我追逐嬉戏。 本想畅饮高歌,一醉方休,庆贺自己的应诏之喜; 不由地手舞足蹈,容光焕发,连太阳也自惭开秽地西沉了。
游说万乘之主,恨不能早一些遂我夙愿; 挥着长鞭,骑着快马,踏上遥远的入京之路。 想西汉,会稽愚妇不识才,竟然轻视朱买臣; 我也将辞亲远行,远涉千里,西入京城。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 辞亲远游,遍干诸侯,为了这一天。 或放浪地漫游,或悠闲地栖隐,为了这一天。
这一天终于来了——奉诏入京! 米酒刚刚酿成,黄鸡又正肥美,正该以示庆贺。呼儿烹鸡,诗人独酌;儿女嬉乐,绕座相逐,气氛何等欢快! 原本想,举杯痛饮,高歌而醉,以此为贺。
却喜不自禁,挥剑起舞,神采飞扬,连太阳也黯然失色。诗人何其兴奋! 向帝王进言献策,是诗人一生所愿,这消息,这恩遇,似乎来得太晚!扬鞭策马,奋蹄赶程,绝尘远去。
诗人建功立业之心何其迫切,恨不得,一夜飞驰入帝京! 当然免不了与妻临别赠语:你该不会像西汉时的会稽愚妇吧,我此次入京,定然会功成名就!可谓豪情万丈,信心十足。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连连高声自语:“我辈岂是蓬蒿人?” 只有李白,才会这般的狂言无忌! 只有李白,才会这般的放浪恣肆! “仰天大笑出门去”,“著鞭跨马涉远道”,诗人就是这般惊喜,这般急切地开始了他的梦想之旅,入仕之路,济世之途! 3 这章歌行体诗,夹叙夹议,叙中激情,溢于言表。
鸡肥酒熟的初秋,山中归来的诗人,喜气洋溢。酒酣高歌,对日起舞,自不待言。
别家时,“仰天大笑”,是狂喜,是期许,是自信,更是自负。一路写来,畅哉快哉,载笑载言,且歌且舞。
呼儿烹鸡,儿女牵衣,天伦之乐!临别赠言,相与于妻,夫妻之乐。久游之恨,深积之郁,长抑之气,犹离弦之箭,急泻之瀑,笔调奔放跌宕,情感挥洒自如,狂喜之态,不甘没身蓬蒿之志,一气贯注,一挥而就。
李白的这首七言歌行诗,纵横豪壮,超迈俊朗,更有其欣喜若狂之激情相佐,读来,酣畅淋漓,爽兴洒脱。诗人的诗才,诗人的性情,在一种全无拘束的状态下,摇笔飞毫,腾龙走蛇一般,在诗中,得到了毫无夸饰的天然流露。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纵观诗人一生,这样的惬意是何其的少啊!读了这首诗,相信我们更能深刻地理解李白那些抒写怨恨抑郁之气的诗,更能真切地体会埋藏在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苦闷了。
2. 【26课三峡怎么写从文中选你喜欣赏的一节,改写为现代写景文字】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改写为现代写景文字】:到了三峡大约二百公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不绝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悬崖,排排岩石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看不见太阳和月亮.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改写为现代写景文字】:在夏天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顺流而下的流水把逆流上行的船阻挡了,不能通行.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需要紧急传达,早晨就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中间相距了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水流)快.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改写为现代写景文字】: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山峰中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茂盛),的确有很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改写为现代写景文字】:到秋天初晴下霜的早晨,树林萧瑟冷静,山涧寂静,猿猴啼啼的长叫,持续有很久,凄惨的声音异常,在山谷久久回荡,所以打渔的人说:"巴东三峡巫峡最长,听见猿声后,眼泪沾湿了衣服.。
3. 繁体喜字怎么写
繁体喜字是:“囍”。喜 ,中国汉字。常用字义为高兴,快乐,可庆贺的等。
扩展资料:
“喜”是“嘻”的本字。喜,甲骨文~(壴,鼓,代庆典)+ 甲骨文~(口,欢笑)组合而成,表示人们在庆祝活动中欢笑。造字本义:在庆祝中欢笑。喜的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当“喜”的“欢笑”本义消失后再加“口”另造“嘻”代替。
繁体字,也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的标准字。
4. 关于喜的作文
在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涯以来,我们经历了各类大小考试,期末考试、毕业水平测试、学科竞赛……我也经历过许多喜怒哀乐。
喜,是考试得了高分后的欢喜。三年级的时候,我还是个爱学习的小学生,为了学习,差点儿把眼睛弄瞎。所谓“学问学问,多学多问”,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有什么不懂的小问题,都会去问老师、同学或家长,直到弄懂为止,全部都清楚后心里踏实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到那年的期末考试,手上拿着笔一道题一道题的往下做,还不到65分钟就写完了。到公布成绩那天,竟然获得了第一名。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我心里美滋滋的,激动地心情无法形容。
乐,是恢复自信的快乐。经历过这次失败,我慢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振奋起来,从此努力学习。直到这重要的期中考试,老师刚发下试卷,一看,题目又像往常那样容易。那做题的感觉,像是越过座座高峰,跨过条条江河,突破了重重困难,终于到达了终点。一个星期的等待,终于等到了公布成绩的日子,老师拿着登记本,说:“第一名,黄文晖;第二名,吴相儒……”耶!终于又重新回到了前三名,同学们又投来惊讶的目光,家长们也在走廊上窃窃私语:“哇塞!上次考差了的小吴,怎么突然考得这么好啊?是不是作弊啊?”我昂首挺胸从他们面前走过,丢失的自信又回到了身边,感觉无比自豪快乐。
这几次考试让我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真谛,成功之后不能骄傲,不然会想股票那样此起彼伏地涨跌,不得其果。而且我发誓,从此以后一定坐稳这把“龙椅”,不要再次失去光彩!
5. 近两年来关于悲与你喜的作文各一篇600字
最近也看了不少故事,不禁想探讨一下一个话题:以大团圆结局的剧使人欣慰,以悲剧告终的剧有深度且感人,两者之间到底哪个才更具有魅力?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希望万事都能圆圆满满的,在剧中能看到完美的结局自然也特别欢喜。可总是大团圆,这剧就犹如一潭死水一般,人们也逐渐看厌了,看累了。往往看到一半,就能猜出它最后的结局,使剧的本身没有了悬念。此时便出现了悲剧一说。以悲痛结束,人们在伤痛之余更感到了悲剧虽伤心但那种品咂不尽的艺术美感。悲剧它的缺憾,是一种富有文学和艺术深度的美。
大家应该都读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吧?故事在结尾与其他童话一样不忘补上一句“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如果叫安徒生写个续编,王子和公主也难免会有扔盘子砸家具的时候吧?指不定还会闹出什么更大的家庭矛盾,这就是所谓的幸福?可童话不管这些,只管以大团圆结束,读者心里欣慰,可这就是童话它仅有的深度,也是之所以只适合小孩子看的原因所在。
世界著名悲剧作品中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如果最后以大团圆告终,两人如愿以偿,那么大家试想,莎士比亚的这一作品还会有如此大的知名度和认同度吗?是悲剧体现出了它的价值,是伤痛说出了它的深度。
如此一比较两种大家所熟悉的剧本,大家对两种剧型也有了一定见解了。团圆剧,自然是每个人所希望看到的,相信在看剧时大家心里也不断呐喊着希望它发展成完美。而看到了悲剧大家自然不会太高兴,早已凄然泪下,可越是痛,那就越引人品咂它的苦涩,这其实和人们品味咖啡是一个道理。
剧终究只是故事,悲剧具有美感完全是在于文学艺术的角度。故事是编的,说它有没有魅力,取决于那观众的审美观。现实生活中,我想,应该没有人会把悲痛当作美吧。
悲,回肠荡气,发人深省,令人无限回味;喜,怡然自乐,皆大欢喜,心中感到特别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