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境怎么写

1. 山中杂诗意境物境和情感怎么写

《山中杂诗》是南朝文学家吴均所作。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语言清新优美,文字简练利落;文章条理分明,表现角度多样;写景状物生动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文中所绘景致优美,意境幽远,尤其是多种感官的调动,读来使人如临其境,令人悠然神往。文中句式齐整,以四言为主,多用工整的对偶,又间以六言,使文句整饬匀称,节奏疏宕谐婉,语意转折灵活。细细品读,韵味十足。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从窗里飘出来。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这四句中虽句句是景,却时时有人在其中,如前两句中的“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至于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鸟向檐上飞”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鸟和谐相处的情景。

“云从窗里出”一句,写出了诗人居住的地势之高峻,连云都从窗户里出来了。

全诗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你的认可是我解答的动力,请采纳

2. 物境,情境,意境各是什么意思

唐代王昌龄曾提出“诗有三境”之说,认为审美理解从浅到深依次为物境、情境和意境。而一些参禅大师认为参禅要达到空灵境界,也需要三个阶段: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仍是山,看水仍是水”。下面我就以三首诗分别来说明这三阶段。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致淋漓,要不就不会有此诗的问世了。在这首诗里面,作者,咱在这里叫他审美主体,与天门山、江水等审美客体是分离的,水好,山奇。这是标准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再来看王维的一首诗

《归嵩山作》

作者: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这首诗是写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细微复杂的心情,退隐是一件闲适的事,流水、归鸟也同我回来隐居的心情一样。回来了,闭门谢客,余生清闲,何等自在。但也透露了一丝失意、无可奈何的情绪,荒城、古渡、落日、秋山全带凄凉之意。

作者在写景中或是拟人,或是衬托,都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如“流水、暮禽好像也对诗人有情有义”“寓情与景,情景交融”,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山中太幽静了,因此,当一轮明月突然升起,皎洁银辉洒向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时,竟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于是在幽谷溪边鸣叫起来。这叫声似乎一时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它又让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王籍曾写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这首小诗与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细品味,王籍诗句不免给人以说理的感觉,哲理意蕴十足,但缺乏形象生动的描绘,而这首诗却写得形象逼真,生动自然,情趣无限。诗中虽然写的花落、月出、鸟鸣,但是“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诗达到了主体与客体,心与物、人与自然的融合,是经过了“白天”的热闹非凡,才有了“夜晚”的这份幽谷闲静,是绚烂至极后的才有的那份恬静、从容。此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新浪博客提示:此博文已经过自动调整,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3. 写景作文怎么写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的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是小学生经常练习并要求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写景作文是接触得比较多的。但是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出特色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如著名诗人苏轼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写出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庐山的样子。又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他写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恰当的比拟,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第一是时间顺序,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还有一种是空间顺序,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三、展开合理的想象。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所见所感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状态、颜色、声音、气味描写出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 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就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鹂的活泼可爱;再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 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如:《林海》一文中,作者从千山一碧、万古长青的林海,联想到广厦、木材,直至日用家具,“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此句将大兴安岭同祖国各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人感到了它的存在,认识到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亲切、舒服”之感顿涌心头。

四、注意情景交融。

写景的目的,不应为写景而写景,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比如:《林海》一文,通览全文,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赞美之情。作者正是凭借这真挚的感情,讴歌了大兴安岭,讴歌了绿色宝库——林海。他告诉我们,大兴安岭不仅是良材产地,也是科研基地。人们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给大兴安岭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劳动歌声。”这说明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因此,作者情不自禁地联想到“ 兴国安邦”的意义,其结束句,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4. 怎样描写景物

景物描写四法:

1、感官拓展法: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声音、气味、姿态、质地等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去体验,既观其形与色,又听其音,嗅其味,“色、香、味、形”俱全,从而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2、时间拓展法:时间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描写一处景物,可以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还可以从一天中不同的时段来写。

3、空间拓展法:同一地点的景物,由于观察的角度、方位有变化,也会看到不同的美景,正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因此,我们描写景物时,应注意变换写景角度,或俯视仰望,或前后内外,或远近高低,从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多角度、多侧面去描绘,才能准确表现出景物特点。

4、虚实拓展法:写景不仅要实写,也需要虚写。虚写就是采用联想、想象、比喻、拟人等方法描写景物。

景物虚写的途径很多:可以化静为动,或化动为静,动静结合,虚实相映;可以借助梦境虚写景物;可以通过多种感觉触发联想和想象,抒写与眼前景物相似或相关的景致。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景物描写顺序一般是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又分为两种,一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或由远及近,或由内而外,或由上到下,或由整体到局部。

不取固定的观察点,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也叫游览顺序。时间顺序是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景,描绘出景物的变化,如春、夏、秋、冬,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和描写的实际需要而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景物描写法

5. 境怎么组词

以此开头的词

--------------------------------------------------------------------------------

境地 境界 境况 境遇 境阈 境域 境宇 境象 境物 境外金融市场 境土 境头 境壤 境会

以此居中的词

--------------------------------------------------------------------------------

环境保护 时过境迁 环境污染 环境监测 事过境迁 环境质量 环境意识 环境科学 入境问俗 保境息民 入境问禁 完美境界 顺境成才 世界环境日 入境证 人境庐诗草 全球环境监测系统 情随境变 环境自净 环境资源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医学 环境要素 环境效应 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物理学 环境生物学 环境权 环境流行病学 环境纠纷 环境经济学 环境教育 环境化学 环境规划 环境管理学 环境管理 环境工程学 环境费用 环境法 环境毒理学 环境地学 环境标志 环境壁垒 环境背景值 环境保护战略 环境保护标准 国境卫生检疫 恶境头 地理环境决定论 道德境界 大同境域 次生环境问题 出境证 边境贸易 闭境自守

以此结尾的词

--------------------------------------------------------------------------------

环境 困境 处境 边境 入境 窘境 心境 绝境 意境 家境 出境 逆境 梦境 过境 无止境 情境 身临其境 永无止境 仙境 国境 离境 软环境 顺境 如入无人之境 硬环境 压境 语境 越境 化境 止境 佳境 进境 危境 幻境 胜境 身历其境 惨境 人境 诗境 无人之境 渐入佳境 苦境 妙境 北境 灵境 恍如梦境 神境 远境 宇宙环境 逾境 幽境 逸境 异境 遗境 一境 眼境 盐境 学无止境 学问无止境 胸境 写境 现境 辖境 悟境 吴人不识越境 无生境 无何境 文境 温柔境 妄境 王境 晩境 外境 柝境 拓境 土境 投资环境 特殊环境 四境 殊境 守境 市场环境 世境 实境 圣境 生态环境 生境 身入其境 身当其境 社会环境 设境 埽境 扫境 三清境 仁境 取境 驱逐出境 区域环境 清虚境 亲临其境 贫境 僻境 内境 暮境 末境 魔境 冥境 名利之境 漫无止境 路境 邻境 了境 莲境 连境 理境 乐境 老境 苦乐之境 寇境 康庄境 开境 开疆拓境 君鱼保境 绝境 距境 局境 静境 浄境 尽境 界境 接境 郊境 交境 疆境 践境 渐至佳境 画境 阖境 合境 海洋环境 关境 故境 沟境 复境 佛境 封境 分境 梵境 犯境 凡境 厄境 对境 典型环境 地理环境 地境 道境 当境 蹙境 次生环境 词境 创造环境 川境 冲境 斥境 城市环境 尘境 常境 避境 背境 保境 傍境 败境 八境 埃境

6. 写景的作文怎么写

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

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罗列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是否每个都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而在于无论你写到多少处景物,有一处必定是文章的重点,可以用描绘性的语文对它进行具体描写,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突出景物的具体特点或特征。这是说的景物的特点与特征,也是指要写出该事物与其它与物的不同之处来。

在描写过程序中,要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准确、恰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写得更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3、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作者在写景的同时,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读者在文章中不但能“看”到美好的景物,还能感受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作者的思想。

自然地将自己的情感融进去,借助于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身的情感。 4、动静结合。

一直写“静”的事物会显得很乏味不生动,这里的“动”包括与景物相对应的人物的活动、游玩、戏嬉、奔跑,动物的觅食、跳跃等等,将人和动物的活动,与景物的描写相结合起来,才会给人一种亲切感。 拓展资料怎样才能写好写景记叙文呢一、抓住景物特征,细致观察 观察和感受景物需要学生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有动有静地描写,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从不同角度看庐山的样子。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景物描写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动到静,由人到物等。

总之,只有把握好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新自然。景物描写的顺序通常有两种:一是按时间的发展顺序写,如按四季的交替顺序写一棵树的成长过程;二是按空间的顺序写,如按从远及近的顺序写一座山的样子。

三、展开合理想象,描出气色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把景物的状态、颜色等写下来。例如,“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就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鹂的活泼可爱。

7. 怎样写好写景的作文

一、抓住景物的特点,如: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等这些方面进行描写,还可以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

如:“在这夏日的晌午,镜子般的水面,反射着银色的光。岸边的一棵棵绿柳和一排排白杨坚挺地耸立着,给清湖投出婆娑的靓影。微风拂过,树儿们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在演奏一曲乡村歌谣。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这个片段抓住了景物的几个特征方面来写,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在其境之效果。当然,并不是写每样景物时,都要写出以上这些特征,应根据表现需要,有所侧重地选择。

如“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

以上描写“火烧云”的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火烧云短时间里色彩变化多、快的特点,反映了火烧云的美、奇。

二、抓住景物的特征同时,要有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而且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

如:“我们一路和学生高歌,一路拍下那似烟非烟,似雨非雨的雾海,一片片烟雾缭绕在崇山峻岭之间,遮住了树木那美丽的容颜,当飘过我们的身边时,会在我们的脸上轻轻地一吻,又调皮地跑开了,我真想伸出双手去抓住它呢?但还是不忍心,亲爱的,我怎么能抓住你呢?怎么舍得抓你呢?你是属于大自然的……”

在观察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对景物进行联想和想象。

三、描写景物时要按一定顺序,一层一层地写。有的可按景物远近写(可由远到近、由近到远);有的可按方位写(可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由前到后,由后到前;由左到右,由右到左等);有的可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等。

如《春》中的描写春花的画面,先描写树上的花(桃树、杏树、梨树),接着描写花下(蜜蜂、蝴蝶),按由上到下的顺序,均采用仰视角度观察。最后描写地上的花(野花遍地是),采用俯视的角度,把烂漫春花写得井井有条。

四、描写景物除了要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外,还要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

1、修辞方法

A、比喻,把复杂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比如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又如把水仙比作凌波仙子,也生动形象地写出水仙的美丽。把万里碧空上飘着的朵朵白云比作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写出了云朵的浓重和奇丽。再如朱自清写荷叶时比喻“象婷婷舞女的裙”。不过话又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比喻固定化,则不会增添文章的美感。有位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

B、拟人,把没有思想感情的事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

例如“原野上的小草,换上青翠的衣服”,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海睡熟了。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朦胧地进入了梦乡。”把海的恬静写得很美。“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更有魅力。

2、动静结合,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如“清晨,丝毫没有风,江面上格外平静,如明镜一般,享受着银光的沐浴,海鸥在江边上休息,江提上的树木也还在甜美的梦乡中。突然,“呜“的一声汽笛。一艘万吨轮由远而近,所到之处涌起两排巨浪,呈八字形,像两条白龙朝两面三刀岸滚来,浪花扑打在江边的岩石滩上,溅起一簇簇白花……”先静后动,情趣盎然,仿佛听着一曲交响乐似的,此起彼伏,一幅江水图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3、用传说,状物绘景。

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富有文化和神秘色彩。

五、不管写什么景物,怎样描写,都要写出自已当时的真实情感,也就是要把自已的感情抒发在景物里面。比如,同是一个露珠,不同的心境写出的内容就不一样“笑出晶莹的泪花”“悲哀的流下眼泪”等。

总之,描写景物,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绘。对于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景或物要重点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也要写,只是笔墨轻一点罢了。

8. 春天的作文,要有对境物的描写和描写境物的感受

一共2篇

1

咦?是谁叫醒了小草?

原来是春姑娘在挠小草的痒痒呢!

是谁在和鱼儿玩耍?

原来是春姑娘在和鱼儿嘻戏打闹。

每当到了春天,春姑娘就和我们一起 玩耍,一起成长……

每当到了春天,是我们最最快乐的时刻。

春姑娘,请你留下来好吗?

和我们一起度过金色童年!

2

转瞬间严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春天,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随意采撷几朵,慢慢品读,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北宋诗人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诗人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诗人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情。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诗人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斜阳着树明。犬知何处吠?人在半山行。”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傍晚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烈,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机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惬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传神,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庙宇,观赏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泊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泊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后两句准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盛开,小雨纷纷,杨柳飘舞,东风和暖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诗人抓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一、二句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里,春光明丽,草长莺飞,杨柳以长长的枝条轻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这是宋代诗人晁冲之的《春日》。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惜春诗。全诗四句四景,小溪明净,细雨翻萍,鹅鸭嬉戏,桃花逐水,画面十分鲜明,历历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诗人以鹅鸭“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尽,鹅鸭不知,故欢叫追逐,无忧无虑,而人却不同,既知春来,又知春去,落花虽可追,光阴不可回,诗人的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9. 怎么写写景的作文

写景,就是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自然景物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文字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气氛,突出中心,抒发感情。其中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写景记叙文呢?

一、抓住景物特征,细致观察

观察和感受景物需要学生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有动有静地描写,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从不同角度看庐山的样子。又如,老舍先生笔下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他笔下的林海是那样的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正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

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景物描写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动到静,由人到物等。总之,只有把握好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新自然。景物描写的顺序通常有两种:一是按时间的发展顺序写,如按四季的交替顺序写一棵树的成长过程;二是按空间的顺序写,如按从远及近的顺序写一座山的样子。

三、展开合理想象,描出气色

在对景物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把景物的状态、颜色等写下来。例如,“一只黄鹂站在树枝上欢快地唱歌”就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黄鹂的活泼可爱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物境怎么写

知识

猴急怎么写

阅读(12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猴急怎么写,内容包括“猴急”,英语单词该怎样写,小猴急得怎么样填写形容词,猴急用来形容哪用在什么地方。最令我难忘的人是我最敬爱的妈妈,,我妈妈不但养育了我,而且无微不至的关爱我。在我危险的时候舍生忘己保护我,令我永远

知识

姓氏严怎么写

阅读(19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姓氏严怎么写,内容包括请问姓氏“严”的简化字怎么写,百家姓的严怎么写,中国姓氏“严”用英语怎么写。严姓庄氏避讳 改姓为严 提到严姓,我们很自然想到“庄严”这个词汇,的确“庄、严”在中国姓氏上有一段很有趣的关系。严姓

知识

绵书法怎么写

阅读(14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绵书法怎么写,内容包括书法怎么写格式,富字的各种书法的写法,书法怎么写。解释一1.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第一句是说写草书难,要写好草书更难。第二句是讲草书的形态。草书以最具韵味的抽象

知识

交流瓶怎么写

阅读(167)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交流瓶怎么写,内容包括漂流瓶怎么写,漂流瓶里的内容怎么写,四年级上册冀教版第五单元我的小笔头作文漂流瓶怎么写。漂流瓶里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写。漂流瓶·许愿瓶 中世纪,漂流瓶是人们穿越广阔大海进行交流的有限

知识

暴雨的怎么写

阅读(15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暴雨的怎么写,内容包括暴雨的暴字怎么写,暴雨的包怎么写,暴雨的暴怎么写。大家都说夏是个长不大的孩子,要不是我亲眼目睹,我决不会相信。“轰”,一声雷叫打破夏日的沉寂。“刚才还晴空万里这会儿怎么下雨了呢?”我疑惑

知识

猪胖蹄怎么写

阅读(17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猪胖蹄怎么写,内容包括猪臁蹄正确的写法和读音是什么啊,猪蹄膀怎么做好吃,猪年说猪怎么写。1,猪年说猪 猪年说猪--关于猪的传说按中国传统的甲子纪年法,二OO七年将迎来农历丁亥年,亥对应的是十二生肖的最后一位动物-猪,丁亥是

知识

它璀璨怎么写

阅读(20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它璀璨怎么写,内容包括璀璨怎么写,璀璨怎么写,璀璀璨怎么写。璀璨历史的车轮转过一圈圈。岁月,上下五千年的岁月,消散了春秋战国时无数飞扬的尘土,暗淡了三国两晋时无数的刀光剑影,模糊了五代十国时繁华的

知识

怎么写打广告

阅读(15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怎么写打广告,内容包括怎么写广告语,怎样写广告词,广告词该怎么写呢。广告语是品牌标语,是品牌Slogan,是该品牌的主张或承诺。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通过传播积累来完成认知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识别性。品

知识

地役权怎么写

阅读(16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地役权怎么写,内容包括地役权怎么理解的,地役权如何行使或者(地役权行使的介绍),地役权合同的模板是怎样的呢。地役权合同 立协议书人:x x x(以下简称甲方) x x x (以下简称乙方) 现为充分利用武汉市 区 街道 号 地块的综合效益,甲

知识

促正怎么写

阅读(18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促正怎么写,内容包括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格式,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怎么写。新闻稿格式新闻要素:不可忽略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2、新闻构成:题、文、图、表。3、题:简

知识

凉凉纯怎么写

阅读(1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凉凉纯怎么写,内容包括请问,凉凉舞蹈串词怎么写呢,凉凉数字简谱,凉凉歌词里面有两个字怎么读。杨宗纬、张碧晨 - 凉凉作词:刘畅作曲:谭旋编曲:韦国赟女:入夜渐微凉繁花落地成霜你在远方眺望耗尽所有暮光不思量自难相忘男:夭夭桃

知识

一个圆怎么写

阅读(1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个圆怎么写,内容包括一个圆的面积怎么写,老师画了一个圆,让我写作文,怎么写,怎样可以求出一个圆的圆心为什么这样写。圆圈孩子在地上画了一个圆让伙伴们看看这是什么有人说这是一块饼干有人说这是一个硬币我说这是小小的

知识

发B怎么写

阅读(30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发B怎么写,内容包括b的笔顺怎么写,48个英语音标发音每个音标都写,例如:[b]:发的音有字母b就这样,发bⅰao的字怎么写。b的笔顺:第一笔竖,第二笔右半圆。

知识

销装怎么写

阅读(17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销装怎么写,内容包括畅销的销字怎么写,当兵销户证明怎么写,销售分析怎么写。畅销的销字写法为:

[/e: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