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字的笔画占格
大字的总笔画是3,田字格书写如下:
拼 音 :dà dài tài
部 首: 大
基本释义:
[ dà ]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
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
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5.年长,排行第一:老~。
6.敬辞:~作。
7.时间更远:~前年。
8.〔~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
[ dài ]
1.〔~夫〕医生(“夫”读轻声)。
2.〔~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
1.古通“太”。
2.古通“泰”。
相关组词:
大写 高大 大队 大伙 大会
扩展资料
1、大写
拼音:[dà xiě]
释义:汉字数目字的一 种笔画繁多的写法。如一写作“壹”,十写作“拾”,百写作“佰”等。多用于填写款项凭证。与“小 写”相对。
2、高大
拼音:[gāo dà]
释义:又高又大:~的建筑。身材~。
3、大队
拼音:[dà duì]
释义:队伍编制,下辖若干中队。
4、大伙
拼音:[dà huǒ]
释义:大家,大家伙儿。
5、大会
拼音:[dà huì]
释义:国家机关、团体等召开的全体会议。
2. 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正确写法占格写法
A: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a在中格。
B: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小写字母b占上、中两格。
C: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c在中格。
D: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d占上、中两格,且上端必须顶第一线,下端必须顶第三线,不许离线也不许出格。
E: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e在中格。
F: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小写字母f的上端稍离第一线(和大写字母一样),下端紧贴第四线,短横重合第二线。
G: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g在中、下两格。
H: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h占上、中两格。
I: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i的小圆点在第一格中间稍偏下处。
J: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小写字母jj的小圆点与i的小圆点位置相同,下面一笔的上端顶第二线,下端紧贴第四线。
K: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k的收笔处是圆钩,不可写成尖钩或竖弯钩。
L: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l的收笔处是圆钩,不可写成尖钩或竖弯钩。
M: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m在中格。
N: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小写字母n占中格。
O: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o在中格。
P: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p的上端略高于第二线,约占第一格的三分之一,下端紧贴第四线。
Q: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q在中、下两格。
R: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小写字母r的收笔处不可多加一个弯。
S: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s在中格。
T: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t的上端在第一格中间,短横重合第二线
U: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u在中格。
V: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小写字母v同样占上、中两格。
W: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w在中格。
X: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小写字母x占中格。
Y: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y笔画的顶端要紧贴第二线,下端要紧贴第四线,不可离线也不可出格。
Z:字母大写时占上、中两格,且倾斜10度左右,小写字母z占中格。
扩展资料
英文字母,即现在英文(English)所基于的字母,共26个。现代的英文字母完全借用了26个拉丁字母。所谓“拉丁字母”,就是古罗马人所使用文字的字母。相同的字母构成国际标准化组织基本拉丁字母(ISO basic Latin alphabet)
英文字母渊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渊源于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则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
腓尼基是地中海东岸的文明古国,其地理位置大约相当于今天黎巴嫩和叙利亚的沿海一带。“腓尼基”是希腊人对这一地区的称谓,意思是“紫色之国”,因该地盛产紫色染料而得名。罗马人则称之为“布匿”。
公元前20世纪初,在腓尼基产生一些小的奴隶制城邦,但从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在古代,腓尼基以工商业和航海业闻名于世。至公元前10世纪前后,其活动范围已达今塞浦路斯、西西里岛、撒丁岛、法国、西班牙和北部非洲,并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公元前8世纪以后,亚述、新巴比伦等国相继侵入腓尼基。公元前6世纪,腓尼基终于被波斯帝国兼并。
大约公元前13世纪,腓尼基人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个字母(无元音)。这是腓尼基人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腓尼基字母是世界字母文字的开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腊字母,后者又发展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而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所有西方国家字母的基础。
在东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亚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莱、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国的维吾尔、蒙古、满文字母也是由此演化而来。
参考资料:英文字母_百度百科
3. 一年级语文下册大小写字如何占格
你说的是大小写字母吧
汉语拼音小写字母
占中格的应该有13个:α、c、e、m、n、o、r、s、u、v、w、x、z
占中上格的应该有8个:b、d、f、h、i、k、l、t
占中下格的应该有4个:ɡ、p、q、y;
占上中下格的只有1个:j。
字 母 表:
Aɑ Bb Cc Dd Ee Ff Gɡ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4. 标点符号的占格最好有图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标点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正确.标点符号要占格写,破折号占两格,省略号每三点占一格.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后部分各占一格,前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点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省略号、破折号不能分两截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标点符号的用法,应着重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正确使用问号.①区别“选择问”与“连续问”.选择问中间用逗号,句末用问号,如“你是去打球呢,还是去游泳?”连续问各问句后均用问号,如:“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②区别“有疑而问”与“有疑而无问”.有些句子形似疑问句,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如:“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情究竟怎么办.”二、正确使用冒号.冒号是用在提示语后面或总括语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点号.应注意:①冒号一般管到句终;②不是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某某说”、“某某想”后不用冒号,而用逗号;③“某某说”之类提示语在引文前,其后用冒号;在引文中,其后用逗号;在引文后,其后用句号.三、引号的用法以及引号与句末点号的配合使用.引号的作用有五种:①表直接引用;②表强调突出;③表讽刺和否定;④表特殊意义;⑤表特定称谓.使用引号应注意: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边的一层用单引号;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如果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成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要放在后引号之外;③如果转述别人的话,不直接引用,则不能用引号.四、破折号.破折号的作用有:①表解释说明;②表意思递进;③表话题转换;④表声音延长;⑤表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⑥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⑦表总结上文;⑧用在副标题前;⑨表事项的列举分承.五、省略号.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使用省略号应注意:①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省略号和“等”字,都可表列举省略,两者用一即可,不能同时使用;②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点号.此外,还应掌握顿号、逗号、分号、句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5. 来字占格怎么写
如下图:
来拼音:lái
释义:
1、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做某个动作:胡来。
6、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入来[rù lái]
来到;进来。
2、来稔[lái rěn]
来年。
3、来龙[lái lóng]
旧时堪舆家以山势为龙,称其起伏绵亘的姿态为龙脉。来龙,指龙脉的来源。
4、昨来[zuó lái]
近来。
5、来学[lái xué]
前来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