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权封闭期是什么意思
封闭期是不能在二级市场交易的期限依法律的股权转让限制,即各国法律对股权转让明文设置的条件限制。
这也是股权转让限制中最主要、最为复杂的一种,中国法律规定,依法律的股权转让限制主要表现为封闭性限制,股权转让场所的限制,发起人持股时间的限制,董事、监事、经理任职条件的限制,特殊股份转让的限制,取得自己股份的限制。封闭性限制中国《公司法》第35条规定:“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出资,视为同意转让。
2. 什么是封闭期
开放式基金封闭期是指基金成立后有一段不接受赎回的时间段。
因为新设立的基金需有相对较长的一段期间逐步依市场状况完成持股的布局,所以基金契约中一般都设有封闭期的规定。根据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规定,开放式基金成立后的封闭期不得超过3个月。
基金的封闭期如果过短,会出现基金尚未完成布局即必须应付赎回的问题,这样会影响基金单位净值及投资者的权益。所以封闭期过短可能相对风险较大。
基金投资应以长期为宜,投资者不应以封闭期的长短作为选择基金的标准。
3. 基金募集期、封闭期和存续期的区别是什么
所谓基金募集期就是从基金的招募说明公告开始到基金成立为止,这其实也可以说是基金的发行期。
在此期间基金公司会通过直销、代销机构或银行进行基金的销售。在基金募集期投资者只能买入基金,也就称为基金认购,投资者认购基金的价格是按基金份额净值算(即1元)。
基金的认购份额数量会有一定的限制,如果提前达到份额数,基金的募集期可以提前结束,募集超过了份额限制数量就不能被确认;如果募集的规模没有达到预先公告说明的规模,则该基金不能成立。基金的募集期一般是1到3个月不等。
基金募集期结束够就进入基金的封闭期,在基金封闭期,投资者不能对基金进行申购和赎回。 在基金封闭期的后期一般也是先开放基金申购,投资无法立刻将基金变现。
基金封闭期一般也不超过三个月。 基金封闭期结束后,投资者就可以对基金进行正常的买入和卖出,也就是基金的存续期。
此时的基金买入就称为基金申购,其基金价格与基金认购时不同,是按照当天的收盘价计算的。 封闭式基金存续期国家规定是至少5年,一般比较常见的是10-15年,基金存续期满后可以延长。
开放式基金存续期只要基金持有人认可基金的运作就可以长期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