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2. 过拼音怎么写的拼音
过
拼 音
guò guo guō
部 首 辶
笔 画 6
五 行 木
繁 体 过
五 笔 FPI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guò ]
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 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来。~去。~河。~桥。~年。~节。日子越来越好~了。
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户。~账。
3.使经过(某种处理):~罗。~筛子。~滤。~淋。~磅。~秤。~油肉。~~数儿。
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了一遍。
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分。~期。~犹不及。树长得~了房。
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硫酸根(SO5-)。~氧化氢(H2O2)。
7.探望;拜访:~访。
8.去世:老太太~了好几天了。
9.过失(跟“功”相对):~错。记~。勇于改~。
10.传染:这个病~人。
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广场。把他送~了桥。
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一页。他回~头看了看。
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你。一匹马比得~两头驴。
[ guo ]
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了。
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北京。我们吃~亏,上~当,有了经验了。
[ guō ]
姓。
3. 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
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扩展资料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4. 约的拼音怎么写
[ yuē ]
1.绳子。
2.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
3.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
4.事先说定:~见。~会。
5.邀请:~请。~集。
6.节俭:节~。俭~。
7.简要,简单:由博返~。简~。
8.大略:~计。~莫。~略。
9.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
[ yāo ]
用秤称:~~。~一下。
相关组词
隐约 约定 租约 预约 约会 爽约 约束 盟约 约莫 约略契约 婉约 约计 负约
5. 分子分母是什么意思
分子表示分数中写在分数线上面的数。分式中写在分数线下面的数或代数式叫分母。
1、除法里的被除数即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分子表示占用分母比率,当分子与分母是互质数时,这个分数是最简分数。
2、除法里的除数即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分母不等于0,分母是已知数的分数叫整式,分母是未知数的分数叫分式。
3、如果A、B(B不等于零)表示两个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A / B 就叫做分式,其中A称为分子,B称为分母。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一类代数式,分式的值随分式中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
扩展资料:
1、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与所有事件的比例。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分子在上,分母在下。
2、分数可以表述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其中,1 分子等于被除数,分数线等于除号,2 分母等于除数,而0.5分数值则等于商。
3、一个分数不是有限小数,就是无限循环小数,像π等这样的无限不循环小数,是不可能用分数代替的。每一个分数都有无限个与其相等的分数。
4、分数可以通过将分子读数作为分母,分母表示为基数。即使在固体分数的情况下,也使用术语“结束”,其中数字位于斜线标记的左侧和右侧。具有不是10的幂的大分母的分数通常以这种方式呈现,而分数为十的分母通常以正常的顺序读取。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_分数搜狗百科_分母搜狗百科_分子
6. 化学式 的读法、写法
一. 化学式的写法
(一)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1. 单原子构成的单质
(1)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其单质由单原子构成,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氦He、氖Ne等。
(2)金属、某些固态非金属(如碳、磷、硫等)的化学式,也用元素符号表示。
2. 多原子构成的单质
写多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时,它的分子是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数字几。如: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是 。
气体单质多是双原子分子(稀有气体、臭氧等例外),液态溴( )、固态碘( )等单质也是双原子分子。
(二)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1. 氧化物:氧元素写在右边,其他元素写在左边。如 等。
2.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般金(金属)左,非(非金属)右。如 等。
二. 化学式的读法
1. 单质化学式的读法
一般除稀有气体和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单质在元素名称后加“气”字外,其余直接读元素的名称。如:“ ”读作“氧气”,“ ”读作“铁”等。
2. 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如:“ ”读作“氯化钠”。这恰好与书写顺序相反。
在读化合物的化学式时,有时要读出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但“1”一般不读出。如“ ”读作“氧化铜”。若该元素能组成多种不同的物质,在这些物质的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同,此时这个“1”字就要读出。如“ ”读作“二氧化碳”,“CO”读作“一氧化碳”。
7. 分子和离子的区别
分子和离子的话右上方有3+,2+,(就是数字+)是离子,没有的一般就是分子,读音:氢(qīng) 氦(hài)
锂(lǐ) 铍(pí) 硼(péng) 碳(tàn) 氮(dàn) 氧(yǎng) 氟(fú) 氖(nǎi)
钠(nà) 镁(měi) 铝(lǚ) 硅(guī) 磷(lín) 硫(liú) 氯(lǜ) 氩(yà)
钾(jiǎ) 钙(gài) 钪(kàng) 钛(tài) 钒(fán) 铬(gè) 锰(měng) 铁(tiě) 钴(gǔ) 镍(niè) 铜(tóng) 锌(xīn) 镓(jiā) 锗(zhě) 砷(shēn) 硒(xī) 溴(xiù) 氪(kè)
铷(rú) 锶(sī) 钇(yǐ) 锆(gào) 铌(ní) 钼(mù) 锝(dé) 钌(liǎo) 铑(lǎo) 钯(pá) 银(yín) 镉(gé) 铟(yīn) 锡(xī) 锑(tī) 碲(dì) 碘(diǎn) 氙(xiān)
铯(sè) 钡(bèi) 镧(lán) 铪(hā) 钽(tǎn) 钨(wū) 铼(lái) 锇(é) 铱(yī) 铂(bó) 金(jīn) 汞(gǒng) 铊(tā) 铅(qiān) 铋(bì) 钋(pō) 砹(ài) 氡(dōng)
钫(fāng) 镭(léi) 锕(ā) 钅卢(lú) 钅杜(dù) 钅喜(xǐ) 钅波(bō) 钅黑(hēi) 钅麦(mài) 钅达(dá) 钅仑(lún)
镧(lán) 铈(shì) 镨(pǔ) 钕(nǚ) 钷(pǒ) 钐(shān) 铕(yǒu) 钆(gá) 铽(tè) 镝(dí) 钬(huǒ) 铒(ěr) 铥(diū) 镱(yì) 镥(lǔ)
锕(ā) 钍(tǔ) 镤(pú) 铀(yóu) 镎(ná) 钚(bù) 镅(méi) 锔(jū) 锫(péi) 锎(kāi) 锿(āi) 镄(fèi) 钔(mén) 锘(nuò) 铹(láo) 离子。。。太烦了。.留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