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的笔顺怎么写
一、为的笔顺:
二、为的释义:
1、做。
2、充当。
3、变成;成。
三、为的组词:
无为、成为、以为、认为
因为、行为、为了、为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为生[wéi shēng]
(以某种途径)谋生。
2、为期[wéi qī]
从时间、期限长短上看。
3、为伍[wéi wǔ]
同伙;做伙伴。
4、人为[rén wéi]
人去做。
5、略为[lüè wéi]
稍微。
2. 为 大写怎么写
最佳答案检举 数字一到十的大写怎么写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元(圆)、角、分、零、整。
1、数码与大、小写数字的对照表:
数码 小写数字 大写数字
0 ○ 零
1 一 壹
2 二 贰
3 三 叁/参
4 四 肆
5 五 伍
6 六 陆
7 七 柒
8 八 捌
9 九 玖
2、进位数码与大、小写数字的对照表
数码 小写数字 大写数字
10 十 拾
20 二十 廿
30 三十 卅
100 百 佰
1000 千 仟
10000 万 万
100000000 亿 亿
10000000000000 兆 兆
10000000000000000000 京 京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顺 顺
3. 行书的为字怎么写
行书的“为”字写法如下:
行书中,“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为:[ wéi ] [ wèi ]
基本解释
为[wéi]
1. 做,行,做事 :~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 :以~。认~。习以~常。
3. 变成 :成~。
4. 是 :十两~一斤。
为[wèi]
1. 替,给 :~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 :~了。~何。
3. 对,向 :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解释“为”为“母猴” ,实际是根据已经讹变和最初字形很不一样的小篆妄自揣测而猜错的。
根据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为”字从手从象,是个明显的象形字,象人牵着象,表示人牵象、役使象劳动的意思。
4. 作文怎么写
其实我觉得只要留心你身边的一些事物,日月星辰,花鸟鱼虫都可以成为你所描写的对象呀!推荐给你看一篇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师法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多采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关于写作形式与写作技巧的深刻启示。例如,巧合与悬念,往往是某些生活事件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固有形式或“手法”;对比与映衬,常常是构成大自然优美景观及“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和“手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人生和自然的规律中寓含着曲折美、变化美、节奏美;“蝉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常见的景象中包含着动与静相反相成的艺术辨证法则……因此,我们学习写作技巧,必须首先向生活学习。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二)阅读、借鉴
即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以及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凡优秀的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程度都较高,其写作技巧往往是娴熟而又富于创造性。多读优秀的文章,在注意思想内容的同时,注意其写作技巧,看作者是运用哪些来表现思想内容,实现写作意图的,并且分析这些写作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及其所取得的写作效果。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实际(写作者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实际与题材和表现对象的实际)进一步思考,看哪些手法可以“拿来”,经过改造为我所用。这样,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自己的写作技巧,自然会有所提高。
(三)经常练笔
这是具有本质意义的技巧“操作训练”。清人唐彪写道:“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作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信哉言乎!”多写才能熟,熟才能生巧,这是不可更易的规律,任何企图改变或超越这一规律的人,永远也掌握不了写作技巧,永远也写不出好文章。只有经常写,反复写,才可能在写作者身上固定下一个写作技巧的“概括化系统”,一个“自动化的”写作“行动方式”。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懂得那些语言艺术大师们为什么谆谆劝诫“我们大家都应该写、写、写,写得尽量多”了。
写作技巧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技能”阶段,一是“熟练”阶段。“技能”阶段,是无法之中求有法,能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一阶段。“熟练”阶段,是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而掌握了包括写作的辨证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这是掌握写作技巧的第二阶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作技巧第二阶段的重要标志。
掌握写作技巧,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否定写作技巧在写作中的客观作用的观点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把技巧绝对化,走到唯技巧论的极端。因为,决定文章价值的主要因素,还是内容,脱离了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文章的审美价值乃至艺术性,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一点,尤其应该引起初学写作者的重视。
5. 作文什么样的我怎么写
快乐的我
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人天真无瑕,有的人放纵自我,也有的能干出一番成就。而我永远快乐着。
我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无论是考试前,还是在考试后我总是那么快乐。每当考试前,我都是一派非常高兴的样子,同学看见了说:“都快考试了,好像一点没看出你紧张,反倒看见你非常快乐。”不知怎么回事,我总能给自己找出无数种理由来替我回答,我说:“要考试了,能看一看我这个阶段学的怎么样,如果考好了还能得到很多奖励,不仅能得到奖励,而且考完试之后还能放假,可以痛痛快快的玩几天,这些难道不值得我高兴吗?”考试之后,不管考的好还是不好,我还是那么快乐,如果他们要问我,我就是一句话:“下次再努力!”
有时候因为我犯了一点错误,爸爸妈妈训我,我总是当作一阵风,从我的右耳进,再从我的左耳出。转过脸来我还是那么高兴,就跟没事一样,也可能有觉的我这样做有点脸皮厚,可是我并不介意,依然那么快乐。
我的快乐天性给我带了一些好处。因为我活泼开朗,总把欢乐带给大家,所以在班里结交了一些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他们还给我起了一个美名——笑面先生。就是因为我的快乐,才使我得到了更多以其他方法得不到的东西,让我从其中悟出了许多的道理,也会使我一生受益无穷!
6. 为自己高兴作文怎么写
及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我们活在世界上,就会有许多令我们感到快乐的事情,也许每一个人认为快乐的定义不同,对於小孩子来说,他觉得只要能吃到糖果就是最快乐的事了,但是长大之后他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大了,这是因为他的想法改变了。
而对於现在的我来说,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我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大多数的人都有一个幸福又美满的家庭,但他可能不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事,大家想想看,有许多东西失去了可以再赚回来,但你的亲生父母、兄弟姊妹,是你一生下来就注定好了,那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且一旦失去了,就无法再挽回了,所以在我的一生里,我很珍惜与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刻光,因此在我的心里,能与家人聚在一起就是最快乐的事了。
就像是我,我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家里,每一个人都会互相帮忙,像是有一次,我的自然报告一直找不到资料,后来姊姊就上网帮我找资料,找了好久,种算是找到了,她还帮我把资料整理好,之后我才知道,那一天,她为了帮我找资料,自己的功课都放在一旁,结果功课写到好晚好晚,这真是令我好感动好感动喔!记一件快乐的事这些都是件快乐的事。其中,使我最快乐的一件事是--第一次种瓜。
有一天,我正在写作业。突然听见弟弟在喊:“咱们种的瓜长瓜了,不信你自己看看去。”
我放下手中的笔,飞快的跑过去。一看,呵,好大的瓜呀!我和弟弟看着那篮球一样的瓜,高兴的连蹦带跳不亦乐乎. 由此,使我想到春天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阳光明媚,花儿、草儿再阳光下争先恐后的吮吸着阳光。
花从中开的那些娇艳的小花都在阳光下争奇斗艳。我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商量在我家门前那块空地上种什么?我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在那块空地上种瓜。
等到第二天早晨起来,我们高高兴兴的集合在这块长满野草的空地上,动起手来。首先我们拔草,草真难拔呀!它的跟深深的扎进了干硬的土里,废好大的劲才能拔起来 。
我们坚持不懈的干,那些讨厌的草,终于被我们消灭了。然后挖坑,坑好难挖。
里面都是些砖头片瓦。我们只好用手来挖,一不小心,瓦片还能划破手。
我们废了就牛二虎之力才把坑挖好。接着是浇水。
最后是放籽,籽是好放,可是籽的多少我们却不知道。我们有去问种过瓜的人,问清楚了之后,我们把籽放下,埋好。
接着是浇水,我们浇水时水总是流出来,好半天才弄好。 我们干的满头大汗,这活虽然累,但是我们想到丰收的果实,只觉得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一样开心,一样快乐。
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们种的瓜发芽了,爬蔓了,开花了,结果了。在瓜发芽、开花、结果的日子里,我有空就来给它施肥、浇水、锄草。
每来看它,都带着一个美好的愿望--早日看到丰收的果实,看到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果实。 慢慢的,慢慢的,瓜秧长大了,结瓜了,我盼望已久的愿望实现了。
今天,我和弟弟抬着自己丰收的果实,心理特别高兴,特别快乐。 这就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一件事--第一次种瓜。
现在想来要得到丰收的果实,必须付出艰难的劳动。学习也是一样,难道不是这样吗? 记一件快乐的事啊!太好了邹老师要在班级举办一场辩论会。
对我这位能言善辩的小女孩来说,又是一次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这次辩题是“读书是否有益”。
正方观点是“读书有益”而反方观点是“读书未必有益”,正反双方辩手由同学自由选择。面对“读书有益”这一似乎颠覆不破的真理,大部分同学都加入了正方的阵营,口才好的成了辩手,而普通的同学甘当他们的后援团。
而“读书未必有益”这一难于立足的观点,许多同学望而生畏,看到这场面,我毛遂自荐,主动选择了反方,看到我的选择,“文博”苏诗凡,“怪才”张航彬也加入了反方的阵营,稀稀拉拉只有十几位同学勇当我们的后援团,我方势单力簿,形势十分严峻。 辩论开始了,首先正方出场的是号称“百灵鸟”的王颖同学,这可是位重量级的辩手啊,现是市电视台的少儿节目的业余主播,只见她摆出主持人特有的姿势,胸有成竹,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是否有益不言而喻。”
看到正方咄咄逼人的态势,“怪才”张航彬也不甘示弱,为避其锋芒,他装出一付慢条斯理的样子“读书未必有益,从少管所的调查显示,许多少年犯都是看了不健康的书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这难道是读书有益吗?” “怪才”的回答和特有的幽默动作引来了同学们的喝采。 双方围绕着各自的观点你来我往,“文博”苏诗凡,“百灵鸟”王颖,“怪才”张航彬,还有我……轮换上阵,双方针锋相对,场面好不激烈。
慢慢地我方却占据了主动,为了巩固我方已取得的大好形势,我抛出了最具时尚的观点“如今是高科技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电视和英特网提供给我们足够的知识营养,难道我们非得要看书吗?”我正在得意时,我方辩手邱少杰不知怎的,突然冒出一句:“对,动画片蜡笔小新里就有很多不良的东西,大家可不要学啊!”。这下可好,对方“百灵鸟”王颖立即抓住邱少杰的把柄说:“既然如此,我们就得少看电视多看书。”
看到我们阵营出的糊涂虫,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心里暗骂这个邱少杰,关键时候出了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