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陕西晋糕的做法步骤图,陕西晋糕怎么做好吃
蒸晋糕用适量的糯米和红枣
先要将糯米用水侵泡上一段时间,否则蒸出来的晋糕米芯不软。接着要煮红枣。
然后将已经充分泡好的糯米倒进锅内并倒入适量的水,等到水热之后就要不断搅拌,否则那么多的米很容易糊锅底。
米熬的差不多熟了后,把锅盖盖紧,不熬了,焖上一会。
几分钟后揭开锅盖,将已基本熟了的米,放在盆内放一层米 ,再拿出煮熟的红枣,一层米一层枣的放好,再上锅蒸,半个小时候后香香软软的晋糕就ok了。
2. 求陕西米晋糕详细做法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种。。。 希望能帮到你。
蒸甑糕时,将甑放在一个大口锅上,锅中添水,再将浸泡好的糯米、红枣铺在甑底。具体地说,要先铺红枣一层,再铺糯米一层,如此一层夹一层,共铺七层 (三层米四层枣)。铺完后盖上湿布和锅盖。用旺火烧开,上汽后取湿布洒上清水,反复洒水三次,最后用文火焖蒸,五六小时后即可蒸成。
甑糕,用甑做出的糕也。甑为棕色,糕有枣亦为棕色,甑碗小而粗瓷,釉舟为棕色,食之,色泽入目,合谐安心。
做甑糕在四关:一泡米,米是糯米,水是清水,浸一晌,米心泡开,淘洗数遍,去浮沫,沥水分。二装甑,先枣子,后米,一层铺一层,一层比一层多,最后以枣收顶。三火功,大火煮半晌,慢火煮晌。四加水,一为甑内的枣米加温水,使枣米交融,二为从放气口给大口锅加凉水,使锅内产生热气冲入甑内。
还有一种是镜糕
镜糕是一种来自于陕西西安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做法简单,选用品质上乘的糯米粉装入一个小小的木制蒸笼之内,撒上一些红豆或绿豆作为辅料,之后再在炉子之上蒸制而成;色泽白嫩,形状小小的,圆圆的,颇似一面小镜子,故而得名“镜糕”;顾客付款后,摊主用竹签扎入镜糕之中,然后再取出,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蘸红糖、白糖或者桔粉,丰富、完善这道点心的口感;入口绵软,甜甜的,香香的,味道很不错。
3. 求陕西米晋糕详细做法
蒸甑糕时,将甑放在一个大口锅上,锅中添水,再将浸泡好的糯米、红枣铺在甑底。具体地说,要先铺红枣一层,再铺糯米一层,如此一层夹一层,共铺七层 (三层米四层枣)。铺完后盖上湿布和锅盖。用旺火烧开,上汽后取湿布洒上清水,反复洒水三次,最后用文火焖蒸,五六小时后即可蒸成。
甑糕,用甑做出的糕也。甑为棕色,糕有枣亦为棕色,甑碗小而粗瓷,釉舟为棕色,食之,色泽入目,合谐安心。
做甑糕在四关:一泡米,米是糯米,水是清水,浸一晌,米心泡开,淘洗数遍,去浮沫,沥水分。二装甑,先枣子,后米,一层铺一层,一层比一层多,最后以枣收顶。三火功,大火煮半晌,慢火煮晌。四加水,一为甑内的枣米加温水,使枣米交融,二为从放气口给大口锅加凉水,使锅内产生热气冲入甑内。
还有一种是镜糕
镜糕是一种来自于陕西西安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做法简单,选用品质上乘的糯米粉装入一个小小的木制蒸笼之内,撒上一些红豆或绿豆作为辅料,之后再在炉子之上蒸制而成;色泽白嫩,形状小小的,圆圆的,颇似一面小镜子,故而得名“镜糕”;顾客付款后,摊主用竹签扎入镜糕之中,然后再取出,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蘸红糖、白糖或者桔粉,丰富、完善这道点心的口感;入口绵软,甜甜的,香香的,味道很不错。
4. 晋糕的历史谁知道啊
你说的是甑糕吗? 甑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相传,几百年前由陕西传入。甑是一种底部有小孔,可放置在锅上蒸食物的古老炊具,灵宝俗名劲子,故而甑糕也叫劲糕。
甑糕的古老,首先表现在它的炊具上,它是使用由最古老的蒸具“甑”演变而成的甑锅蒸制而成,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陶甑蒸出来的质量最好。
甑糕除了炊具古老以外,它又是由中国3000多年前西周时期王子专用的食品“糗饵粉糍”演变而来的。《周礼·天宫》有羞笾之食糗饵粉糍的记载,“粉糍”是在糯米粉内加入豆沙馅(古时叫豆屑末)蒸成的饼糕。
先秦的“粉糍”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馅蒸成的糕饼,并不放枣,到了唐代才发展成枣米合蒸。唐代,韦巨源宴请中宗皇帝的“烧尾宴”中的“水晶龙凤糕”和如今的甑糕一脉相承。
唐宋以后,糕类食品越来越多,既有麦面的,又有米面的,有豆类的,也有蔬果的。即使糯米糕,也从形状,味道等方面分了数十种之多。
各种糕都有自己的名称。有的以用料为名,有的以形状为名,甑糕则以独特炊具为名。
由于红枣和糯米营养丰富,滋补强身,因而甑糕受到各阶层消费者的好评。当年冯玉祥将军把“西安甑糕”誉为“平民阶层的燕菜”。
西安、关中地区开会,早点多食甑糕。村民赶集赴会,都要吃一盘甑糕打点;返回时还买上一两盘,以虎皮叶包装,带回家里让家人同享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