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在田字格怎么写
中间一行第一个字:
拓展资料:
《说文解字》:“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按照许慎的解释,“中”的本义是内部,中心。这是字面上的意思。《说文解字》:“囗,wéi,回也。象回帀之形。凡囗之属皆从囗……” “囗”的本义是回环,就是圆圈。圆圈是什么?就是整个地球。这个“丨”(gǔn)字,表示“上下通。”
作为汉字,“中”字的真正含义是:地球本来只有一个统一的王国,这就是中国。“丨,上下通”表示中国人能够上通于“天”,下通于“地”,中通于“人”。这就是“王”。 “王”是帝王,是上天之子,就是天子,也就是“上帝”。因此,“中国”就是“上帝”所在的国度。(见网文《中国之所以叫‘中国“的理由》)
《中庸》开宗明义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不倚叫“中”,不改变常规叫“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就是天下不易的法则,即定理。“中庸”,就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世始终保持不偏不倚,永远执中协同。
中国是上帝之国,代表人间公平、正义、博爱和真理;中国道路,代表着人类未来前进的正确方向,世界大同。
2. 通的繁体字怎么写
通:形声。从辵(chuò),甬(yǒng)声。本义:没有堵塞,可以通过。
基本资料
通tōng
郑码:WXLD,U:901A,GBK:CDA8
笔画数:10,部首:辶,笔顺编号:5425112454
基本解释
(1) ㄊㄨㄥ 篆体
(2) 没有阻塞,可以穿过:~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
(3)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炉子。
(4) 篆体
连接;互相来往:沟~。串~。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
(6)了解;懂得:~晓。精~。粗~文墨。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万事~。
(8) 通顺:文章写得不~。
(9) 普通;一般:~常。~病。
(10)整个;全部;~共。~夜。~盘。
(11)量词,用于书文电报:一~电报。一~书文。
(12)(Tong,第一声,平声)姓
3. 古汉语 通 是什么意思
查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通:1、通行,通过,通到。
《韩非子·说林下》:道难不通;诸葛亮《草庐对》:西通巴蜀。 2、通报,传达。
《史记·陈涉世家》:不肯为通。 3、畅通,没有障碍。
《报任安书》:通邑大都。 4、通晓,精通。
《汉书》:通于兵事。 5、交往。
《汉书》:勿与通。 6、共同的,通常的。
沈约《立左降诏》:前代通则。 7、全部,整个。
《晋书》:通夜不寝。 8、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公羊传》:公子牙通乎夫人。 9、灵活,变通。
《文心雕龙》:变通以趋时。 10、马粪。
《后汉书》:以马通薰之。 11、田地单位名。
《汉书》:井十为通。 12、量词。
用于文书,表示一份。《后汉书》:宜写一通。
4. 古代汉语词典中 通 的意思
“通”的意思一共有这么多:
(1) ㄊㄨㄥˉ
(2) 没有阻塞,可以穿过:~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
(3)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炉子。
(4) 连接;互相来往:沟~。串~。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
(6)了解;懂得:~晓。精~。粗~文墨。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万事~。
(8) 流畅:文章写得不~。
(9) 普通;一般:~常。~病。
(10)整个;全部;~共。~夜。~盘。
(11)量词,用于书文电报:一~电报。一~书文。
(12)(Tong,第一声,平声)姓
具体是哪一个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可能是2,4,8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