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里“抗肩”是什么意思
【抗肩】专指楷书字体中,“横画”从左下向横向右上倾斜的写法,这是楷书横画的一个基本特点。
硬笔书法,尤其是硬笔楷书,同样也是需要注意“抗肩”的写法,下面两条口诀中说的“肩稍抬,笔上行”说的就是抗肩写法。
【硬笔短横口诀】:写短横,不能平,肩稍抬,笔上行。短横倾斜5-8度。
【硬笔长横口诀】:写长横,要看准,零到五度求平稳。长横倾斜0-5度。
横画抗肩给人以重心左移的视觉效果,使得整字左重右轻。
而横画抗肩的结果同时又使得文字整体左小又大,整体的左小右大自然产生出整体重心右移的视觉效果。
视觉重心的局部左移(横画抗肩所致)加上整体右移(左小又大或左缩右放)正好巧妙的得到全字的重心回归平衡。
扩展资料
书法“抗肩为美”的发展过程:
最初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并不存在所谓抗肩的美感,同样大篆、小篆,也没有抗肩这一说。
之后的隶书也是没有,甚至隶书中不少横画都往下走。
到了西晋陆机的《平复帖》,逐渐有了抗肩的趋势:
初唐欧阳询《九成宫》已经发展到到了字字抗肩的地步:
因此,书法中以抗肩为美也是后期慢慢形成的。
右手执笔斜向上的书写方式当然比违背生理习惯的水平来的更自然、合理。
同时为了平衡抗肩而采取多样化的处理,显然比单调的对称更具有艺术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钢笔楷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楷书
2. 田英章的楷书谐字怎样写
左右结构,左收右展。
左部“言”旁不要写宽,斜势抗肩,诸横等距。首笔竖点靠右,起笔稍重,竖身勿长,稍左斜;第二笔横画起笔左探,大抗肩,略呈俯势,过竖点即收;中间两小横上短下长,与上面横画平行;下面“口”不要写大,整体抗肩。
右部“皆”字不要写宽,上展下收。上面“比”字形稍宽,左低右高:左边斜势抗肩,不要写宽,注意与左部的相对位置。右边“匕”字位置稍高,要写高,稍宽,略抗肩。下面“日”整体不可写大,端正平稳,注意与上部的距离和对应关系:左竖要轻,起笔在上部左竖右侧的下方,勿重、勿长;横折虚接起笔,横画勿重,稍抗肩,略呈拱形,到了上面右竖右侧的下方时向右下方顿笔,然后转锋略内擫下行,竖身厚重有力,比左竖要长;里面小横与左竖虚接,略偏上,稍抗肩,勿重;最后底横从左竖中引出,稍抗肩,略呈拱形,收笔留有气口,不与右竖相接。
查一下“楷”字的教程,再分析田英章的“言”字偏傍的写法。调整成“谐”
3. 书法上的"扛肩"是指什么
扛肩,专指楷书字体中,横划的右面比左面略高一些的写法,这是楷书横画的一个基本特点。
扛肩也作抗肩。本来是指人体的姿态,有的人两个肩膀不平,一高一低,俗话叫“抗肩”。借用在书法中,是一种比喻义。
因为“横”像字的肩膀,在结字中很重要,但字的横不能写得太平,必须左低右高才平稳,故称为“扛肩”。
扩展资料:
在楷书中,横折竖的转折形式概括起来说有三种,一是沉肩转折和,二是抗肩转折,三是圆折暗过。横折竖的转折依据方中寓圆,圆中寓方而变化多种多样,有先方后圆也有先圆后方的,还有方折和提笔暗过的圆折,不同的书体采取的横折竖的转折技法也各有其自身的特点。
如颜真卿楷书中的转折与欧阳询的中的转折,就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硬笔短横口诀:写短横,不能平,肩稍抬,笔上行。短横倾斜5-8度。
硬笔长横口诀:写长横,要看准,零到五度求平稳。长横倾斜0-5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楷书
4. 【航】这个字的草书怎么写
“航”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航 háng
基本字义:
1、用作名词,意思是:舟、船。
2、用作名词,意思是:连舟而成的浮桥。
3、用作动词,意思是:船、飞机等的行走。
组词:
航空、航天、宇航、航行、航运、航海、航线、航道、航标、航速、起航、航船、航模、航向
扩展资料
“航”字的行书写法如下:
『说文解字注』
抗或从木。若旣夕礼抗木横三缩二、其字固可从木矣。今人用此字读胡郎切。乃之譌变。地名馀杭者、乃秦政舟渡处也。
词语解释:
1、航运 [ háng yùn ]
释义:水上运输事业,分为内河航运、沿海航运、远洋航运。
2、航行 [ háng xíng ]
释义:船在水里或飞机在空中行驶。
3、航向 [ háng xiàng ]
释义:航行的方向,也用于比喻。
4、航天 [ háng tiān ]
释义:也叫宇宙航行、空间飞行。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或太阳系内部行星之间的空间航行。
5、起航 [ qǐ háng ]
释义:(轮船、飞机等)开始航行。
5. 毛笔字怎么写
【毛笔字】基本要领
要想写好毛笔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执笔】
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字法】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术。所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的用笔方法。
提按——笔按下去写,笔划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一只落下,一只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
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锋藏在笔画中,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行笔要学会“中锋用笔”,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为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竖,笔画尾端呈圆形)。
结字——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间架结构比点画特点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