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炉的炉拼音怎么写
炉
(炉)
lú
基本字义
● 炉
(炉)
lú ㄌㄨˊ
1. 取暖、做饭或冶炼用的设备,种类很多,普通用煤火发热,有用煤气、电力的:~子。~火。锅~。熔~。~火纯青(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
2. 古同“垆”,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炉形土墩,借指酒店。
2. 炉行书怎么写
炉字的行书写法如下:
炉是古代焚香烧炭之器,有熏炉、香炉、装饰、手脚炉之分。多用做生活燃香用具或佛前供器。造型多样,西汉时有陶质熏炉和博山炉,两晋时有青瓷熏炉,宋代南北瓷窑烧有鱼耳炉、鼓钉炉、乳钉炉、莲瓣炉、烧制下班香炉,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制青花米,以明宣德青花海水纹双耳三足炉为最。
3. 描写香炉的诗句
《牡丹》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招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留别金陵诸公》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海水昔飞动,三龙纷战争。钟山危波澜,倾侧骇奔鲸。
黄旗一扫荡,割壤开吴京。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
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地扇邹鲁学,诗腾颜谢名。
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
香炉紫烟灭,瀑布落太清。若攀星辰去,挥手缅含情。
《促漏》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促漏遥钟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舞鸾镜匣收残黛,
睡鸭香炉换夕熏。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
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
4. 我家有个香炉
“宣德炉”只在宣德三年铸造过一次,约三千件左右。
由于“宣德炉”弥足珍贵,仿制的“宣德炉”在真品面世不到两年就出现了。主要分为当朝仿、明中期仿、明末至清早期仿、清末民初仿和现代仿等几类,他们各自的特点如下: 当朝仿。
当年宣德炉的监造者将原来的工匠再集中起来,另行铸造。由于原料不足,风磨铜已经用完,铸工只能以黄杂铜代之,故铜质始终不及前者。
同时底款也有了变化,字数增多。 明代中期仿。
明代中期的正德年间,宣德炉的特色是铜色泛黄,器身铸有伊斯兰文,且楷书、篆书并用。 明末和清初仿造。
沿用明代的失蜡铸造法,在造型上与明代相比,惟显灵巧而已。其胎亦厚重,色有暗红、橙黄等。
款式上除了仿大明宣德款之外,还有署“袖云居”、“水云居”、“风月侣”等的篆书方款。 清晚期至民国时期仿。
其铜质粗,砂眼多,炉壁薄,分量轻,有的以翻砂法浇铸,工艺更加粗糙。 现代仿。
有几种情况,一是采用江南一带以黄杂铜翻砂铸成,粗劣至极,炉身不加纹饰,双耳上翘如桥形,体轻薄而多砂眼。二是采用现代的失蜡法浇铸技术,此类仿品可以说在造型、重量上与真品相伯仲,但细看铜的质地、皮壳、包浆、打磨的光洁度等,两者差异就大了。
现代仿品用的是电解铜,色紫红,手抚之生涩浅薄,而无细糯之感。在打磨方面现代大多借助抛光机械,由于转速太快,光泽过分的激烈,“火气”亦大。
5. 描写古代香炉的句子有哪些
1、后来即使有再多的灯,总不如第一盏那样,让我们长记不熄;坐在长廊尽处,纵使太阳和星月都冷了,群山草木都衰尽了,香炉的微光还在记忆的最初,在任何可见和不可知的角落,温暖地燃烧着。——林清玄
2、纵使太阳和星月都冷了,群山草木都衰尽了,香炉的微光还在记忆的最初,在任何可见和不可知的角落,温暖的燃烧着。 ——林清玄
3、三脚的金兽香炉,飘出袅袅轻烟,像一根颤动着的心弦。 ——李碧华
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 》李白
5,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李白
6,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7,水漏涩、铜壶香炉,夜霜如雪。——《满江红·月上西窗》晁补之
8,琵琶亭畔多芳草。时对香炉峰一笑。——《玉楼春》 辛弃疾
9,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牡丹》 李商隐
10,要看香炉瀑布,丹枫乱、江色凝秋。真堪与,潇湘暮雨,图上画扁舟。——《满庭芳·乡物牵情》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