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塞字的笔画笔顺怎么写
『塞』
拼音:sài sāi sè 注音:ㄙㄞˋ ㄙㄞ ㄙㄜˋ
部首:土 部首笔画:3 总笔画:13
康熙字典笔画( 塞:13; )
字意五行:金 姓名学:姓
五笔86:PFJF 五笔98:PAWF 仓颉:JTCG 分解查字:宀土(gaitu)
笔顺编号:4451122134121 四角号码:30104 UniCode:U+585E
笔顺读写:捺捺折横横竖竖横撇捺横竖横
塞 (笔画数:13) 点点横撇/横钩横横竖竖横撇捺横竖横
2. 《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内容
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1、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
2、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
3、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4、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扩展资料: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使至塞上
3. 含“塞”字的成语塞:边塞以这个字的意思用这个字写一个成语(相当
塞翁失马 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
塞翁得马 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之马 塞马.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 塞北江南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 塞耳盗钟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塞耳偷铃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行为. 塞井焚舍 填井烧屋,表示决心死战. 塞井夷灶 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塞上江南 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同“塞北江南”. 顿开茅塞 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津关险塞 津:渡口;关:关口;险:险要之地;塞:要塞.指水陆山川关隘、险要之处. 青林黑塞 比喻指知己朋友所在之处. 朝穿暮塞 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 耳目闭塞 比喻少见寡闻,对于世事情况了解甚少. 敷衍搪塞 做事马马虎虎应付一下,塞责了事. 晦盲否塞 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禁舍开塞 指禁罚和赦免,开放和闭锁. 日堙月塞 一天天堵塞,不通畅. 屯蹶否塞 指颠连困厄.比喻生活非常艰苦.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