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书 “泽” 怎么写
行书 “泽”的三点水的后两点要连在一起一气呵成,高度占字体总高度的一半,右半部要注意笔锋,最后的一竖要从粗到细循序渐进的收笔。
1. 行书 “泽”的三点水的后两点要连在一起一气呵成,高度占字体总高度的一半,右半部要注意笔锋,最后的一竖要从粗到细循序渐进的收笔。
2.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 行楷和 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 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 弥补楷书的 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 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 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 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 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 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而艺术性相对不足;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3. 行书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的《 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2. 泽拼音怎么写
zé、shì。
一、释义 [ zé ] 1、水积聚的地方:大泽。湖泽。
润泽(潮湿)。沼泽。
2、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泽。色泽。
3、恩惠:恩泽。泽及枯骨(施惠于死人)。
4、洗濯。 5、汗衣,内衣。
[ shì ] 古同“释”,解散。 二、说文解字 古文:光润也。
从水睾声。 译文:水的反光的意思。
以水为偏旁,以睾为声旁。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如图) 组词: 一、润泽[rùn zé] 滋润;不干枯:润泽如玉。
雨后荷花显得更加润泽可爱了。 二、光泽[guāng zé] 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亮光:脸盘红润而有光泽。
三、泽国[zé guó] 河流、湖泊多的地区:水乡泽国。 四、泽兰[zé lán]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圆形,边缘有锯齿,花白色或带紫色,有香气。
茎叶可提制芳香油。 五、彭泽[péng zé] 泽名。
即今鄱阳湖。在江西省北部。
又名彭湖、彭蠡。
3. 泽 的韩文怎么写
taek
泽-택
读法:Taek
韩语 泽字《训民正音》(即朝鲜文)于1443年(世宗25年)12月,在全国广泛发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标记韩语方面有着独创性和科学性。字母和音素上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如字母“ㄴ”表示舌头接触口腔上壁。字母“ㄷ"和字母”ㄴ“都是舌音,但发音更强,所以在”ㄴ“上面加画构成字母“ㄷ"。其他字母‘ㄱ .ㅋ’, ‘ㅁ .ㅂ .ㅍ’, ‘ㅅ .ㅈ’, ‘ㅇ .ㆆ .ㅎ’ 也是根据这样的语音原理创制。虽然韩国创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统,但是在朝鲜的统治阶层两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汉字。训民正音的表音字母系统一直到20世纪才开始大量使用。
4. 泽繁体字怎么写
“泽”的繁体字如图所示。
泽有两种读音,分别为【zé】和【shì】 读作【zé】时释义: 1.水积聚的地方:大泽。湖泽。
润泽(潮湿)。沼泽。
2.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泽。色泽。
3.恩惠:恩泽。泽及枯骨(施惠于死人)。
4.洗濯。 5.汗衣,内衣。
读作【shì】时释义: 古同“释”,解散。 读作【zé】时组词: 1、色泽[ sè zé ] 颜色和光泽。
2、润泽 [ rùn zé ] 雨露滋润,不干枯;使滋润 。 3、恩泽[ ēn zé ] 君主恩赐惠及臣民,如雨泽润物。
4、沼泽[ zhǎo zé ] 低洼积水、杂草丛生的大片泥淖区。 5、草泽[ cǎo zé ] 长满野草的大片积水洼地;民众中间 。
读作【shì】时组词: 1、振兵泽旅[ zhèn bīng shì lǚ ] 收缴兵器,解散军队,同“振兵释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