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程记录怎么写
妇产科的病程记录分妇科和产科
妇科首先记录病人当天的主诉 然后是简单的体格检查和三测情况 体格检查重点在于腹部和专科情况 手术病人记录切口敷料及换药情况 最后是今天给予的治疗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产科记录产妇当天的主诉 然后是三测情况 心肺的检查可以简单带过 记录**泌乳情况 腹部注意子宫的复旧情况 顺产病人记录会阴的切口情况 手术病人记录切口敷料及换药情况 有无渗出 红肿等 还应记录**恶露的多少 最后是今天给予的治疗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空格写新生儿的简单情况
2. 如何书写病程记录
(一)首次病程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书写的第一次病程记录,应当在患者人院。
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例特点、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
(二)日常病程记录是指对患者住院期间诊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由医师书写,也可以由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
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首先标明记录日期,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是指上级医师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等的记录。
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人院48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等。
主治医师日常查房记录间隔时间视病情和诊疗情况确定,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查房的记录,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等。
(四)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讨论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
(五)交(接)班记录是指患者经治医师发生变更之际,交班医师和接班医师分别对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的记录。交班记录应当在交班前由交班医师书写完成;接班记录应当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24小时内完成。
交(接)班记录的内容包括人院日期、交班或接班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人院情况、人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交班注意事项或接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六)转科记录是指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转科时,经转入科室医师会诊并同意接收后,由转出科室和转入科室医师分别书写的记录。
包括转出记录和转入记录。转出记录由转出科室医师在患者转出科室前书写完成(紧急情况除外);转入记录由转人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
转科记录内容包括入院日期、转出或转入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转科目的及注意事项或转入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七)阶段小结是指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由经治医师每月所作病情及诊疗情况总结。
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目前情况、目前诊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等。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
(八)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等。
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九)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其他科室或者其他医疗机构协助诊疗时,分别由申请医师和会诊医师书定的记录。
内容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载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
会诊意见记录应当有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者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十)术前小结是指在患者手术前,由经治医师对患者病情所作的总结。
内容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事项等。(十一)术前讨论记录是指因患者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前在上级医师主持下,对拟实施手术方式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所作的讨论记录。
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参加讨论者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日期、记录者的签名等。(十二)麻醉记录是指麻醉医师在麻醉实施中书写的麻醉经过及处理措施的记录。
麻醉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麻醉前用药、术前诊断、术中诊断、麻醉方式、麻醉期间用药及处理、手术起止时间、麻醉医师签名等。(十三)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应当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
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手术者签名。手术记录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患者姓名、性别、科别、病房、床位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等。
(十四)手术护理记录是指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手术护理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护理情况、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
3. 怎样写好病程记录
怎样写好病程记录病历是什么?《病历管理规定》第二条: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当涉及司法鉴定、保险理赔、医疗纠纷等时,病历又是“法律文书”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可以为申请人复印或者复制的病历资料包括: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体温单、医嘱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出院记录等。第十九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应当在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在场的情况下,封存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记录、病程记录等。
什么是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是反映病人住院期间的病情演变和诊治经过及其他特殊情况的记录病程记录的记录内容:患者病情演变情况分析其原因,患者自觉症状、心理活动、睡眠、饮食等情况变化,新症状的出现与体征的改变,并发症的发生,处理措施及效果;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与实施措施;医嘱更改及理由;使用二线/三联抗菌药品的指征/理由/依据;使用细胞毒化、静脉内高营养的指征;专科特殊用药的指征;记录会诊目的,会诊医师意见及执行情况;有创诊疗操作(如各类穿刺)当天应有病程记录(操作过程、结果);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应记录输血指征;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诊疗方面的重要事项及反馈意见等,如诊疗(手术)方案变更、药物可产生的不良不应等。查房记录应对病历记录内容进行补充及完善(如:诊断及依据、鉴别诊断分析、诊疗计划等),应包括:(1)患者病情演变情况;(2)分析其原因;(3)对所采取的重要诊疗措施及效果的评价;(4)对重要医嘱更改及理由。
抢救记录抢救记录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医务人员姓名及职称。首次病程记录必须有:(1)病例概述:病例概述和病例特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一般项目,主诉,简要的现病史,与本次疾病相关的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体格检查(主要记录阳性体征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体查内容应较全面同时注重突出专科病历的有关特点),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等。
(2)病例特点:主要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重要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结果等,疑难病例诊断不清的,可以做出诊断分析;(3)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断依据:应包括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鉴别诊断:应包括需与初诊疾病相鉴别的疾病名称、流行病学特点、主要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及有意义的阴性体征、重要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结果以及相关鉴别要点等。(4)诊疗计划:诊疗计划:包括具体检查项目、拟实施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拟完成时间等如:2008-01-01 11:05:15 首次病程记录ID号:17345678 姓名:尤礼貌性别:女年龄:45岁入院日期:2008年01月01日患者以“间歇性右上腹胀痛3年,发热、黄染伴上腹痛加重3天”急诊入院。
患者于2005年2月开始出现右上腹胀痛,伴右侧肩背部疼痛,持续时间约1-2小时,无明显发热及黄疽,夜间疼痛多见,与进油腻食物有关。每1-2个月发作1次,能自行缓解。
当时外院腹部超声检查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服用消炎利胆药物有效。2007年12月28日突发右上腹胀痛,伴右肩部疼痛,皮肤及巩膜逐渐黄染,体温39C°,伴恶心及呕吐,呕吐物系胃内容物,小便呈浓茶色,伴陶土样大便。
外院腹部超声检查发现“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胆总管扩张”,给予抗菌输液及解痉止痛药物后,腹部疼痛轻度缓解。我院MRCP检查发现“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胆总管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
血常规检查提示WBC计数升高。急诊以“梗阻性黄疽,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收住。
入院查体:体温38C°,脉搏9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20/76mmHg。急性病面容,皮肤中度黄染,巩膜重度黄染,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听诊未闻及哮鸣音或湿哆音,各心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坦,腹式呼吸减弱,右上腹明显压痛,伴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缘下未触及,Murphy征阳性。无移动性浊音。
肝浊音界正常,肝区轻叩痛,胆囊区明显叩击痛。肠鸣音正常。
病例特点: 1、患者系中年女性。间歇性右上腹胀痛3年,伴右侧肩背部疼痛,厌油腻食物,腹部症状夜间多发,腹痛1-7小时后能自行缓解。
腹部超声检查曾发现"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2、近3天黄疽、发热及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小便呈浓茶色及陶土样大便。
外院腹部超声检查发现“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胆总管扩张”。静脉输注抗生素、肌肉注射解痉止痛药后有所缓解。
3、查体发现:体温38C°,脉搏90次/分。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巩膜重度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伴轻度肌紧张及反跳痛,Murphy征阳性。
肝区轻叩痛,胆囊区明显叩击痛。4、我院MRCP检查提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多发,胆总管结石,肝内。
4. 病例怎么写
第一节 病案书写的一般要求及注意点
1.新入院患者的入院记录由住院医师认真书写。有实习医师者,除入院记录外,另由实习医师系统书写入院病历。入院病历不可代替入院记录。在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时,住院医师应指导实习医师进行。
2.入院病历及入院记录须在采取病史及体格检查后,经过综合分析、加工整理后书写。所有内容与数字须确实可靠简明扼要,避免含糊笼统及主观臆断;对阳性发现应详尽描述,有鉴别诊断价值的阴性材料亦应列入。各种症状和体征应用医学术语记录,不得用诊断名词。患者提及以前所患者疾病未得确诊者,其病名应附加引号。对与本病有关的疾病,应注明症状及诊疗经过。所述各类事实,应尽可能明确其发生日期(或年龄)及地点,急性病宜详询发病时刻。
3.入院病历及入院记录除着重记录与本专科密切有关的病史、体征、检验及其它检查结果外,对于病人所患非本科的伤病情况及诊疗经过也应注意记录。所有未愈伤病,不论病史久暂,均应列入现病史中;已愈或已久不复发者方可列入过去病史。在列述诊断中,也应将当前存在,尚痊愈的伤病名称逐一列举。
属于他院转入或再次入院的患者,均应按新入院患者处理。由他科转入者应写转入。由本科不同病区或病室转入者,只需在病程记录中作必要的记载与补充即可。
4.入院病历及入院记录尽可能于次晨主治医师巡诊前完成,最迟须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如因患者病重未能详查而在24小时内不能完成入院病历时,则详细病程记录务须及时完成;入院病历可待情况许可时补足。大批收容时,由主任医师酌情规定完成病历的时间。
5.除产科及大批同类病患者入院外,不可采用表格代替病历;如需用表格式病历,须经院长批准。
6.疾病诊断和手术名称及编号,采用国际卫生组织出版的《国际疾病名称分类》(最新版),便于统计和分析。所用译名暂以《英汉医学词汇》(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准,疾病名称及个别名词如尚无妥善译名者,可用原文或拉丁文。
5. 首次病程记录书写示例
病历书写及病程记录书写范例 病例1 入院记录 住院号:200552 姓名:李旺锋 性别: 女 年龄 8个月 民族: 汉 籍贯:湖南 住址:广州昌岗路怀德大街13号 电话:00000 入院日期:2003年1月1日 病历申述者:病儿母亲 病理可靠度:可靠代主诉:误咽花生米后阵发性呼吸困难一天现病史:患儿昨天下午3时许,误咽花生米后突发阵发性呛咳,呼吸困难,但当时咳嗽剧烈,面色及口唇发紫,咳嗽持续约2分钟后缓解,面色由紫变红.夜间睡眠时,其母发现其呼吸音较粗.今来我院急诊,给予作胸片检查,报告诊断意见:考虑透光性异物所致右侧支气管 所致右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即以"支气管异物"收入院.发病以来患儿无发热,畏纳尚好,二便正常.爱过去史:否认有肝炎及结核病史.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及输血史.个人史:第一胎,足月顺产,出生时无窒息缺氧史,无食物中毒史.家族史:否认有精神病,遗传病及传染病家族史.T X V l B c o0体格检查:T36.6℃,P130次/分 R28次/分体重:10KG,神情,营养良好,自动体位,头颅大小适中,双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前表淋巴结无触及.颈软,气管居中,近距离可闻粗糙呼吸音,略有气促,右肺呼吸音粗,可闻干罗音,左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心率130次/分,律整,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脊柱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耳鼻咽喉科检查:双耳廓无畸形.耳道洁,鼓膜完整,无充血,无穿孔.鼻粘膜稍红,双鼻道干净,未见分泌物,咽无充血,扁桃体I度大.鼻咽下咽未查.爱爱医网-个人空间-医学博客初步诊断:支气管异物(左,花生)爱爱医网-个人空间-医学博客 U b/{ \ c 医生签名:肖琪2003年1月1日 首次病程记录2003-1-1 13.00 李旺锋, 女, 8个月 因"误咽花生米后阵发性呛咳,呼吸困难一天"入院.患儿昨天下午3时许,邻居小孩给花生米吃,突然面色发绀,呛咳,吐出部分花生米,呼吸困难,数分钟后缓解,面色由紫变红.呼吸平顺,夜间睡眠时,其母发现其呼吸音较粗,有喘息.今来我院急诊,给予作胸片检查,报告诊断意见:考虑透光性异物所致右侧支气管所致右支气管不完全阻塞.马上以"支气管异物"收入院.发病以来患儿无发热,吐血,抽搐等.f.Q i6F,_ ` ] m0体格检查:T36.6℃,P130次/分 R28次/分体重:10KG,神情,营养良好,平静时呼吸平顺,无唇甲发绀,无三凹征,颈部未闻拍击音,左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心率130次/分,律整,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脊柱无畸形,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入院诊断:支气管异物(花生) 治疗措施:1,注意呼吸情况,密切观察生命体征,2,积极抗感染治疗,3,行常规检查,4,做好支气管镜检查的准备.诊断依据:1,右明显异物误咽史2,阵发性呛咳及呼吸困难3,检查:左肺呼吸音减弱4,胸片检查诊断提示:透光性异物所致右侧支气管所致右支气管不完全阻塞.鉴别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2,支气管哮喘3,食管异物爱爱刘绮明 患儿仍阵发性气紧,平静时呼吸平顺,活动如常,昨晚12时后禁食,注意呼吸情况,待支气管镜检查. 刘绮明爱爱医网-个人空间-医学博客6F g9O/w-B D P8{!U;m W2003-1-2 9.00 患儿呼吸略促,无呼吸困难及三凹征,刚胸透发现纵隔呼气时明显向右侧摆动,右肺肺气肿征.准备马上送手术室行支气管镜检查,术前已同病儿家属谈话,谈及手术中,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事,家属表示理解,并同意手术,已签名. 肖琪手术记录手术日期:2003年1月2日10.30时 急诊手术手术前诊断:支气管异物 手术后诊断:支气管异物(左,花生米碎)手术名称:支气管镜检查 手术者:张建国 助手:翁盛贤,肖琪 器械士:李艳芳 麻醉方法:全麻 麻醉师:黄坚,陈金生 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巾,喉部用利多卡因喷雾数次,用直达喉镜道引挑起会厌,暴露喉腔,将支气管镜插入,见左支气管内有粘稠状痰液,内有微小颗粒状物,用吸引器抽吸干净,再检查右支气管,未见明显异物,听诊双肺呼吸音基本对称,左肺呼吸音明显改善.手术完成.手术中麻醉效果好,术后车监护室. 记录者:肖琪2003年 1月2日术后记录2003-1-2 患儿今天上午在手术室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手术顺利,术中见左支气管有粘稠分泌物,可见微小颗粒,术后送恢复室,清醒后返病房,现患儿呼吸平顺,无发绀,无呼吸困难,静滴头孢噻钠治疗,注意患儿呼吸情况. 肖琪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