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 的反体字怎么写
那的繁体字是:那没有标准繁体字, 用 转换
那的异体字是:那没有异体字
那的拼音是:nà,nǎ,nèi,nā
那的五笔编码是:vfb,vfbh
那的同音字是: 嗱 拏 挐 訤 誽 鎿 镎 乸 雫 内 呐 妠 捺 淰 痆 笝 箬 纳 肭 蒳 衲 袦 讷 讷 豽 貀 軜 钠 靹 魶 疔 眲 娞 脮 腇 馁 餧 鮾 鯘 氝 傩 傩 挼 捼 撋 梛 郍 难 橠 砈 砹 袳 喏 愞 懧 掿 搦 搻 等。。。
那的QQ繁体字是:哪
那的繁体子是:暂无
2. 体的繁体字写法
体读音:tǐ、tī、bèn释义:1. 人、动物的全身:身~。
~重。~温。
~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
~能。~貌。
~魄(体格和精力)。~育。
~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
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
主~。群~。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
~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
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
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
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著想:~谅。
~贴。~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
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3. 想 字的的繁体字怎么写
我翻阅了《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1979年版)。可是想这个字没有繁体的写法呀!
《古代汉语》中说,“繁简字”这个词有特定的含义。“简化字”是指1956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1964年文化部、教育部、文字改革委员会《关于简化字的联合通知》又作了一些补充规定和调整)所颁布的简化字;“繁体字”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
下面网址可以找到《简化字总表》,里面没有“想”字,可见它没有繁体字,如果社会上有一些复杂的“想”字的写法,只能算作异体字或俗体字。凡篆书以前的繁体字只当作古体字或异体字。
4. 整的繁体字怎么写
“整”的繁体字和简体字一样
拼 音
zhěng
部 首 攵
笔 画 16
五 行 金
五 笔 GKIH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1.有秩序,不乱:~齐。~洁。~然有序。
2.治理:~治。~改。~编。~饬(a.使有条理,整顿;b.整齐,有条理)。~装待发。
3.修理,修饰:~形。~旧如新。
4.完全无缺,没有零头:~体。完~。
5.使人吃苦头:~人。
6.搞,弄:咋~的?
5. 强字的繁体字和异体字分别有哪些写法啊
『强』是强大这个意思的本字、本意是弓有力的意思、引申为强而有力。从弓、畺声。而『强』的本意是米中的小虫,因为读音一样、借代做了强大的意思的一个字、属於是大家都这麽用、用用就成规律了。也就是通用体。
书法中常常有这样一种规律:厶=口(但不是造字的规律)。一般会以『口』为正、但『强』这个字正好是个例外、他其实是弘+虫字、他是形声字,从虫、弘声。本义是:米中的小虫。
6. 繁体字怎么写(中国近代史)
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标准字。
近代成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最早在太平天国,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因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反对而搁置。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批二简字,后被废除。
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汉字文化圈诸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200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明确规定中国推行规范汉字,同时也明确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范围。2013年6月5日中国**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含附表《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规范字表为准。
7. “是”字 的繁体字怎么写
一、“是”是简繁同体,所以繁体字也是:是
二、是的释义:
1、对;正确(跟“非”相对):一无~处。自以为~。实事求~。你说得极~。应当早做准备才~。
2、认为正确:~古非今。深~其言。
3、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村子前面~一片水田。他跑得满身~汗。
4、“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去年~去年,今年~今年,你当年年一个样哪。说~说,做~做,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
5、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长了点。东西旧~旧,可是还能用。我去~去,可是不在那儿吃饭。
三、组词:
要是 总是 是非 可是
不是 但是 就是 只是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 是,直也。从日、正。凡是之属皆从是。
2、白话版《说文解字》: 是,正、直。字形由“日、正”会义。所有与是相关的字,都采用“是”作边旁。
三、相关组词:
1、要是 [ yào shi ]
如果;如果是:~你想参加,我可以当介绍人。这事~他知道了,一定会生气的。~别人,事情恐怕就办不成了。
引证:巴金 《家》四:“要是大小姐还在的话,那么还有个关心我的人。”
2、是非 [ shì fēi ]
正确的和错误的:明辨~。
引证: 老舍 《四世同堂》六五:“好家伙,再招出一场是非来,我非死在狱里不可!”
3、但是 [ dàn shì ]
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往往与“虽然、尽管”等呼应:他想睡一会儿,~睡不着。他虽然已经七十多了,~人仍然很健旺。
4、若是 [ ruò shì ]
如果;如果是:他~不来,咱们就找他去。
引证: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书店股东若是商人,其弊在胡涂,若是智识者,又苦于太精明,这两者都于进行有损。”
5、是否 [ shì fǒu ]
是不是:他~能来,还不一定。
引证:刘半农 《敲冰》诗:“请问人间:是否人人都有喝到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