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的繁体字行书怎么写
繁体字:
读音:xiě 、xiè
意思:
1、书写:~字。
2、写作:~诗。
3、描摹:~生。
4、古又同“泻(xiè)”。
组词:
1、采写[cǎi xiě] 采访并写出:好人好事,要及时~,及时报道。
2、撰写[zhuàn xiě] 写作:~碑文。~论文。
3、写意[xiě yì] 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区别于“工笔”)。
4、默写[mò xiě] 凭着记忆把读过的文字写出来。
5、填写[tián xiě] 在印好的表格、单据等的空白处,按照项目、格式写上应写的文字或数字:~履历表。~汇款通知单。
6、写景[xiě jǐng] 描写景物:这篇散文~抒情都有独到之处。
7、特写[tè xiě] 报告文学的一种形式,主要特点是描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但在细节上也可做适当的艺术加工。
扩展资料
引用:
1、《南乡子·妙手写徽真》宋代:秦观
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
翻译:有人为崔徽画了一幅肖像,画上的两眼清澈明亮如同秋水剪成,嘴唇红润如用朱色点染。画面是一幅半身像,犹如东邻女偷看宋玉,墙头半遮玉体一样。
2、《凤求凰》两汉:司马相如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翻译:我以琴声替代心中情语,姑且描写我内心的情意。
3、《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宋代:晏殊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翻译:夕阳穿过幕帘,阴影包围了梧桐。有多少情话说不尽,写在给你的词曲中。这份情千万重。
2. 于的繁体字是什么(行书怎么写)
繁体字就是于。。什么是行书?行书是汉字最普及的一种书体,始创于东汉末年,成熟于魏晋时期。尔后,历朝历代相继延续,经久不衰。
行书也叫行押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行书正因有楷、草之长,笔画简练,书写便捷,笔势流动,体态活跃,容易辨认,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最实用的一种书体,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
(二)行书的分类
行书大致以其作品所具有的楷书和草书成分,划分为两类:作品中楷书成分较多的称之为行楷或楷行、真行;作品中草书成分较多的则称之为行草或草行。
四 培养连笔意识训练
(一)通过笔画练习培养连笔意识
要写好硬笔行书,首先要了解行书的运笔特点,即行书是流动的楷书,它的基本笔画就反映了这一特征。因此,我们通过基本笔画训练,逐渐掌握行书运笔要领,为写好行书奠定基础。
点画:行书点虽小,但很重要,起着笔画的起止、过渡、装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点有独立点、组合点两种。
独立点,写法如楷书笔画中撇点,右下顿笔由轻到重转向左下,方向视下一笔画起笔位置而定。
组合点,分横式排列、竖式排列,重点体现出点与点之间的呼应关系。
横画:行书横画在字中起平衡作用,随意性大,起、收笔变化多端,短横有时处理成点,数横并存忌平行划一,要姿态各异。
短横:起笔轻,收笔重,末端收笔可向左下勾出,以呼应下一笔。
长横:起笔向左下轻落笔,快而有力向右运笔,驻笔后左下方出锋运笔中间轻、两头重。
竖画:竖画有左竖、右竖、短竖、悬针、垂露之分。左竖向右上回锋与下笔呼应;右竖向左下出锋引带下画.
悬针竖:垂直书写,出锋不可随意甩出,以免轻浮。
垂露竖:收尾呈露珠状,但不一定垂直,往往左侧向左凸,右侧向右凸。
撇画:撇在字中是支撑重心作用,具有较强的运动感,其特点飘逸劲健,灵动活泼。
小撇:乃字之精神,写法与楷书同。要注意长短、粗细及笔的走向,出锋锐利。
长撇:中间部分要粗些,但勿过分,笔法与楷书同。
回带撇:起笔、中间部分与楷同,只是收笔处回锋出钩,以连带下面笔画。
捺画:在字中支撑字的重心,姿态飘逸,一波三折,给人以流动的美。
斜捺:由轻到重再轻收笔出锋,与左撇呼应,行书中亦可写成反捺或捺点;
平捺:写法同捺,关键把握好它的角度和长短。
钩画:钩画种类繁多(竖钩、横钩、卧钩、斜钩、弯钩、竖弯钩、横折钩、横折弯钩等),要做到稳重而有气势,体现出内在力量。
横钩:逆势起笔与上笔遥相呼应,转角处不必像楷书那样严格,但要有力;
3. 写繁体字行书怎么写
写的繁体行书如图:
一、释义
1、书写:写字。
2、写作:写诗。
3、描摹:写生。
4、古又同“泻(xiè)”。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写,置物也。从宀,舄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写,移动放置物品。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舄”作声旁。
三、字形演变(如图)
四、造字本义
动词,雄性鸟禽骑在雌性鸟禽背上,拍动双翅,交配泻殖。
扩展资料
组词:书写 听写 大写 写字 手写 写作 编写 誊写 谱写 抄写抒写 题写 拼写
一、书写[shū xiě]
写:书写标语。书写工具。
二、大写 [ dà xiě ]
1、汉字数目字的一 种笔画繁多的写法。如一写作“壹”,十写作“拾”,百写作“佰”等。多用于填写款项凭证。与“小 写”相对。
2、某些拼音字母中一种写法。如拉丁字母的A、B、C(小写为a、b、c)等。多用于句首和专名 的第一个字母。与“小写”相对
三、写作[xiě zuò]
写文章(有时专指文学创作):写作技巧。从事写作。
四、誊写[téng xiě]
照底稿抄写:誊写笔记。
五、抄写[chāo xiě]
照着原文写下来:抄写员。抄写课文。
4. 繁体字一行书的写法
【写法】:一行书。
【读音】:[yī háng shū]。
【简介】: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标准字。
【造句】:
1.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
2. 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
3.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4.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晁冲之
5. 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写出的字端庄清秀,飘若浮云,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6. 其流传下来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5. 尝的繁体字行书怎么写
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字(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标准字。
近代成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最早在太平天国,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因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反对而搁置。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批二简字,后被废除。
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汉字文化圈诸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汉字简化的方法有六种。一是更换偏旁,二是删除局部,三是同音替代,四是全部改造,五是简化类推,六是草书楷化。《简化字总表》的最终版本是1986年修订版,共收2,274个简化字及14个简化偏旁:第一表收不可用作简化偏旁的简化字350个,第二表收可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132个及讠[訁]、饣[飠]、纟[糹]、钅[釒]等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收类推简化字 1,753个,《附录》收习惯被看作简化字的规范汉字39个,其《说明》里有提到表外字“凡用第二表的简化字或简化偏旁作为偏旁的,一般应该同样简化”。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6. “书”繁体字的行书怎么写
繁体字行书拼 音 shū 部 首 乛笔 画 4(形声。
从聿,者声。聿( yù),即笔。
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
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
本义:书写,记录,记载)组词:1、看书 [ kàn shū ]看书是指第二对脑神经在工作,两眼直视书本内容,全神贯注,通过视神经将书本内容传递给脑中杻。2、书写 [ shū xiě ]书写,指写;抄写。
称抄书小吏。犹抒泻。
语出《后汉书·樊宏传》:“ 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 3、书本 [ shū běn ]书本是指装订成册的著作,包括纸质书、绢、,竹简、羊皮卷等。
语出《后汉书》:酷吏樊晔为 天水郡 守, 凉州为之歌曰:‘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 而江南书本‘穴’皆误作‘六’。
学士因循,迷而不寤。”从聿从曰,上古结细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许愼·说文序》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卽谓之字。著於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与的繁体字行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