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于的繁体字怎么写
1.于的繁体字就是于 ,“於”不是于的繁体字。
2.於,多作为介词,是古汉语中用的很多的虚词。 “于”不是“於”的简体字(《简化字总表》、《通用规范汉字表》都没有规定“於”简化为“于”,《新华字典》对“於yú”的解释是同“于”)。
“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 於亦是姓,不同于于姓。
“於”字有三种读音,即yú(于)、wū(呜)、yū(迂); 虽然中国大陆一般把“於”略写为“于”,但是“於”字读wū(呜)、yū(迂)两种读音时,仍作“於”不能略写为“于”,如见于先秦文献的“於戏”、“於菟”、樊於期等。 “于”在一般意向可通“於”,但不乏特殊的独有意向,如“于”作为姓氏和作为动词词头“黄鸟于飞”、“凤凰于飞”,不通“於”。
2. 璹(shu)字的简体字怎么写
这就是本字.没有简体.璹 拼音:shòu shú 部首:王,部外笔画:14,总笔画:18 ; 繁体部首:玉,部外笔画:14,总笔画:19五笔86&98:GFNF 仓颉:MGGNI 笔顺编号:112112151211251124 四角号码:1414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4B9基本字义--------------------------------------------------------------------------------● 璹shúㄕㄨˊ◎ 玉器.◎ 玉名.。
3. 从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从的繁体字写法如下图:
拼音:cóng zòng
部首:人
笔画:4
五笔:WWY
释义:
[ cóng ]
1.依顺:顺~。盲~。~善如流。
2.采取,按照:~优。
3.跟随:愿~其后。
4.跟随的人:侍~。仆~。
5.参与:~业。~政。投笔~戎。
6.由,自:~古至今。~我做起。
7.次要的:主~。~犯。
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父(伯父、叔父的通称)。
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10.姓。
[ zòng ]
1.古同“纵”,竖,直。
2.古同“纵”,放任。
扩展资料
一、读音为cóng时,词语解释:
1.从此[cóng cǐ]
从这个时候起:这条铁路全线通车,~交通就更方便了。
2.跟从[gēn cóng]
跟随:只要你领头干,我一定~你。
3.自从[zì cóng]
表示时间的起点(指过去):~春节以后,我还没有见到他。我~参加了体育锻炼,身体强健多了。
4.服从[fú cóng]
遵照;听从:~命令。少数~多数。个人利益~集体利益。
5.从前[cóng qián]
时间词。过去的时候;以前:想想~的悲惨遭遇,更加感到今天生活的幸福美满。~的事儿不必再提了。
6.从来[cóng lái]
从过去到现在(多用于否定式):他~不失信。这种事我~没听说过。
二、读音为cóng时,词语解释:
1.定从[dìng zòng]
订立合纵的盟约。
2.合从[hé zòng]
亦作“合纵”。谓连接直行。
合从连衡[hé zòng lián héng]
从:通“纵”;衡:通“横”。指联合抗敌。
4. 才的繁体字怎么写
一、才的繁体字还是才,写法如下:
二、释义:
1、才能:德~兼备。多~多艺。这人很有~。
2、有才能的人:干~。奇~。
3、姓。
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来就要走?
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走。大风到晚上~住了。
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能把工作做好。
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明白是怎么回事。
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干完。
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好呢。我~不信呢!
三、相关组词:
才能 全才 人才 才人 才气 才女 天才
刚才 口才 秀才 才干 才华 茂才 方才
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动词,立柱架梁,开始建屋。
文言版《说文解字》:才,艹木之初也。从丨上贯一,将生枝叶。一,地也。凡才之属皆从才。
白话版《说文解字》:才,草木初生的样子。字形由“丨、一”构成,“丨”像草木之茎贯穿地面,将生而未生枝叶;“一”表示地面。所有与才相关的字,都采用“才”作边旁。
二、词组释义:
1、屈才[qū cái]
大材小用,指人的才能不能充分发挥。
2、鬼才[guǐ cái]
指某种特殊的才能,也指有某种特殊才能的人:文坛~。
3、帅才[shuài cái]
能统率、指挥全军的杰出才能,泛指能独当一面,指挥全局的才能。
4、才思[cái sī]
表现在创作或写作方面的能力:~敏捷。
5、干才[gàn cái]
办事的才能:这个人还有点~。
5. “又”的繁体字怎么写
“又”的繁体字就是“又”。
又 【拼音】yòu 【部首】又 【笔画】2 【释义】 1.表示重复或继续:他拿着这封信看了又看。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2.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又快又好。 3.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冬季日短,又是阴天,夜色早已笼罩了整个市镇。
4.表示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生活费之外,又发给五十块钱做零用。 5.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一又二分之一。
6.表示有矛盾的两件事情(多叠用):她又想去,又想不去,拿不定主意。 7.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刚才有个事儿要问你,这会儿又想不起来了。
8.用在否定句或反问句里,加强语气:我又不是客人,你就不用客气了。这点小事又费得了多大工夫? 【组词】玄之又玄、欲出又止、日新又新、欲言又止、慎之又慎。
扩展资料: 1、欲言又止 【拼音】yù yán yòu zhǐ 【释义】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事在两难,欲言而止。”
【译文】“事情两头都有难处,想说又不能说。” 【例句】五百年了,五百年不见阳光的岁月,所有人都欲言又止,每个人都知道你的过去,他们认为你不应该是你。
而你知道你就是你自己,从来也没有改变过。 2、玄之又玄 【拼音】xuán zhī yòu xuán 【释义】形容道的微妙无形。
【出处】春秋•老子《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事理非常奥妙 【示例】有些人把气功吹得玄之又玄,故意给它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又。
6. 又的繁体字怎么写
又的繁体字:又。
又
读音:yòu
释义:手也,多指右手。象形,自下往上的手,与爪方向相反;此卽今之右字;表示重复或继续,指相同的;表示加重语气、更进一层;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再加上,还有;表示转折。
汉字演变:
笔顺笔画:横撇/横钩、捺,共2笔。
部首:又
又的组词:又是、复又、又且、又来、又去。
又的成语:欲言又止、又弱一个、又红又专、又生一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扩展资料:
成语解释:
1、欲言又止
拼音:yù yán yòu zhǐ
释义: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引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事在两难,欲言而止。”
译文:事情有两个难点,欲言又止。
2、又弱一个
拼音: yòu ruò yī gè
释义:又少了一个。旧时哀悼人去世的话。
引证: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译文:齐惠公的孙子公孙灶和公孙虿都是好样的,又少了一个人了,姜感到危险了。
3、又红又专
拼音: yòu hóng yòu zhuān
释义:指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引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文集》第七卷《关于农业问题》: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
4、又生一秦
拼音:yòu shēng yī qín
释义:指又造成一个强敌。
引证: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
译文:陈王相国向君王进谏说:秦国没有亡就诛杀武臣,现在又有一个强敌了。
5、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拼音: yī bō wèi píng,yī bō yòu qǐ
释义: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
引证:唐·刘禹锡《浪淘沙》词:“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译文:流水淘沙没有一刻停歇,前面的波浪还没有下去,后面的波浪又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