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爱你”用藏语怎么说
“阿2113秋拉尕”[ā qiū lā gǎ ]这是藏语5261用汉语谐音表示出来的,藏族朋友听懂率为百分4102之九十五。
日常藏语:吉1653祥如意 ( 扎西德勒) 、早晨好( 休巴德勒) 、下午好(求珠得勒) 、晚上好(宫珠得勒 ) 、谢谢(突及其 ) 、再见( 卡里沛) 、你好吗( 如索得波饮拜) 、叫什么名字( 名卡热 ) 、对不起(广达) 、买( 尼) 、卖( 冲) 、贵了( 孔泽青波) 、钱(贝夏卡则热 ) 、我买了 ( 尼格因 ) 。
2. 藏语怎么写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分布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5个地区。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四个国家,也有人说藏语。
藏语主要分为三大方言:卫藏方言(即拉萨话)、康方言(德格话、昌多话)、安多方言。藏语是我国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现代藏语有以下特点:1、浊辅音趋于清化,局部地区所保留的浊辅音都是来源于古复辅音中的浊基本辅音;2、复辅音趋于简化和消失,只在局部地区保留带前置辅音的二合复辅音;3、单元音增多,特别是鼻化元 音;4、元音有长短区别,并与声调有互补关系;5、有鼻化和非鼻化两类真性复元音;6、辅音韵尾趋于简化,从而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9663265引起带辅音韵尾元音的简化;7、有较完整而稳定的声调系统,而且数量有增多的趋势;8、谓语是后置表达系统(即谓语的语法意义由谓语之后的部分表示);9、构语和构形的语素之间有丰富的减缩变化;10、动词只保留简化的屈析变化,而且它已失去独立表达语法意义的功能;11、动词有丰富的体的范畴;12、判断动词和存在动词有两种表示不同人称的词汇形式;13、动词无人称和方位范畴;14、单一部分表示否定(即在所否定的词的前或后加否定成分表示);15、有丰富的助词,而且常常有减缩和独立两种形式;16、形容词和部分派生名词有构词后缀;17、有敬语和非敬语的区别。声调:藏文本是记录了7世纪的藏语语音,当时没有声调;当代藏语以拉萨方言为标准语,产生了四个声调:调值为55的高平调(标为´或˥˥)、调值为53的降调(标为^或˥˧)、调值为12的低平调(标为`或˩˨)、调值为14的升调(标为ˇ或˩˦)。
每个音节的声调和该音节在7世纪的声母和韵尾有严密的对应关系,以浊辅音字母为基字的音节在当代藏语里读做低平调,以清辅音字母为基字的音节在当代藏语里读做高平调,以-ག、-གས、-བ,-བས,-ད,-ས,-ངས和-མས为后加字的音节,原本高平调要变为降调,原本低平调要变为升调。辅音:藏文有30个基本单辅音字母,每个字母在7世纪的发音是辅音加元音a。
在当代拉萨音的发音出现了有规律的变化,基字声母为浊塞音、浊擦音和浊塞擦音的字母读成相对应的送气清辅音。藏语的7世纪复声母向现代拉萨音单声母的演变如下: 7世纪藏语发音的国际音标当代拉萨话发音的国际音标 spa, dpa, lpa-> pá rba, sba, dba, sbra-> pà lba, ɦba-> mpà ɦpʰa-> pʰá rma, sma, dma, smra-> má mra-> mà dba-> wá rta, lta, sta, twa, gta, bta, brta, blta, bsta, blda-> tá rda, sda, gda, bda, brda, bsda-> tà zla, bzla, lda, mda, ɦda-> ntà mtʰa, ɦtʰa-> tʰá dwa-> tʰà rna, sna, gna, brna, bsna, mna-> ná kla, gla, bla, rla, sla, brla, bsla-> lá lwa-> là rtsa, stsa, tswa, gtsa, btsa, brtsa, bstsa-> tsá rdza, gdza, brdza-> tsà mdza, ɦdza-> ntsà tsʰwa, mtsʰa, ɦtsʰa-> tsʰá sra, swa, gsa, bsa, bsra-> sá zwa, gza, bza-> sà kra, tra, pra, skra, dkra, dpra, bkra, bskra, bsra-> ʈʂá dgra, dbra, bgra, bsgra, sgra, sbra-> ʈʂà mgra, ɦgra, ɦdra, ɦbra-> ɳʈʂà kʰra, tʰra, pʰra, mkʰra, ɦkʰra, ɦpʰra-> ʈʂʰá gra, dra, bra, grwa-> ʈʂʰà hra-> ʂá rwa-> ʐà kja, rkja, skja, dkja, bkja, brkja, bskja-> cá rgja, sgja, dgja, bgja, brgja, bsgja-> cà mgja, ɦgja-> ɲcà kʰja, mkʰja, ɦkʰja-> cʰá gja-> cʰà gtɕa, btɕa, ltɕa, pja, dpja-> tɕá rdʑa, brdʑa, dbja-> tɕà ldʑa, mdʑa, ɦdʑa, ɦbja-> ɲtɕà mtɕʰa, ɦtɕʰa, pʰja, ɦpʰja-> tɕʰá bja-> tɕʰà ɕwa, gɕa, bɕa-> ɕá ʑwa, gʑa, bʑa-> ɕà rɲa, sɲa, gɲa, brɲa, bsɲa, mɲa-> ɲá ɲwa, mja-> ɲà g.ja-> já rka, lka, ska, kwa, dka, bka, brka, bska-> ká rga, sga, dga, bga, brga, bsga-> kà lga, mga, ɦga-> ŋkà kʰwa, mkʰa, ɦkʰa-> kʰá gwa-> kʰà rŋa, lŋa, sŋa, dŋa, brŋa, bsŋa, mŋa-> ŋá dba-> ʔá hwa-> há 元音 藏文有/a/、/i/、/u/、/e/、/o/五个基本元音,每个无附标的藏文字母表示元音为a的音节,在字母上方加附标ི表示元音为/i/的音节,在字母下方加附标ུ表示元音为/u/的音节,在字母上方加附标ེ表示元音为/e/的音节,在字母上方加附标ོ表示元音为/o/的音节。
在拉萨话中,如果一个音节以ས/s/、ད/d/、ན/n/、ལ/l/为第一后加字,元音要发生音变,/a/读成/ɛ/,ོ/o/读成/ø/,ུ/u/读成/y/,并且ས/s/、ད/d/两个后加字不发音,后加字ན/n/和前面的元音合成鼻化元音。藏文拉丁字母转写系统:藏文拉丁字母转写系统是指将藏文字母转换成拉丁字母,从而使藏文罗马化的一套文字转写系统。
现在通用的是威利(Wylie)转写方案。1959年,威利(TurrellWylie)精炼了原有的转写方案,只使用基本的26个拉丁字母,而不需添加字母和添加符号。
在此之后,这套方案成为藏学界尤其是美国藏学界的标准转写方案,并以威利的姓氏来命名。在以拼音文字为文字形式的语言中,藏语有其特殊的地方:文字系统与语音系统不一致。
现行藏文字母纪录的是11世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