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相思的诗句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诗经·王风·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2. 长相思怎么写
长相思二首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3. 《长相思》怎么写
编辑本段词作概述
《长相思·长相思》,选自《小山词》。北宋晏几道词作。
编辑本段词作原文
长相思,长相思。
若问相思甚了期,
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
欲把相思说似谁,
浅情人不知。
编辑本段词作赏析
此词纯用民歌形式,上下片均以“长相思”迭起,上片言只有相见才得终了相思之情;下片言由于不得相见,相思之情无处诉说,以浅情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反衬自己一往而情深。
词的上片,一订哗斥狙俪缴筹斜船铆气流出,情溢乎辞,不加修饰。“若问”两句,自问自答,痴人痴语。要说“相见”是解决“相思”的唯一办法,这纯是痴语,痴心,可是,小晏却认认真真地把它说了出来,正是如黄庭坚《小山词序》所云“其痴亦自绝人”。
结句非同凡响,抒写了比相思不相见更大的悲哀。“说似谁”,犹言说与谁、向谁说。纵使把相思之情说了出来,那浅情的人儿终是不能体会。浅情是深情的对面,多情的小晏却总是碰到那样的人,可是,当那人交暂情浅,别后又杳无音信,辜负了自己的刻骨相思时,词人依然是一往情深,不疑不恨,只是独自伤心而已。下片四句,以“浅情人”反衬小晏相思苦恋之情。
此词为作者词中别调,语极浅近,情极深挚,在朴直中自饶婉曲之致,缠绵往复,姿态多变,回肠荡气,音节尤美。
编辑本段作者介绍
晏几道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北宋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人 。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
4. 相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人。21岁中进士,做过右拾遗、尚书右丞等,也称王右丞。王维四十岁后隐居蓝田辋川,参禅信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田园生活。他多才多艺,在诗歌、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都有较高造诣。有《王右丞集》。
这是一首很著名的小诗,在唐代就广为流传。玄宗时宫廷著名乐手李龟年安史之乱后汉落江南,经常演唱此曲,听者为之动容。这首小诗借咏红豆以寄相思,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相思》是当时梨园弟子最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动容。
红豆的产地在“南国”,而朋友所在之地也在“南国”。首句以“红豆生南国”起兴,暗合后文的相思之情。下面是一个问句:“春来发几枝?”轻轻一问,承接前句极其自然。诗中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第三句紧接着希望对方“多采撷”。通过采撷红豆以寄托怀念的情绪,言在此而意在彼,实际是希望远方的友人珍惜珍贵的友谊,其语恳切动人。以这种方式透露情怀,婉转动人,语意高妙。
最后一句点题,“相思”与首句“红豆”呼应,既切其名,又合相思之情,有双关之妙。“此物最相思”就好像是说:只有这红豆最惹人喜爱,最叫人难以忘怀。这是对为什么“愿君多采撷”的补充解释。而从这最后一句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更多的东西。诗人不能忘怀的便不言自明。一个“最”字,意味极深长,更增加了双关语的含蓄蕴藉。
诗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少年的热情,句句不离红豆,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王维善于提炼这种朴素而典型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的感情。所以此诗语浅情深,成为当时的流行名歌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