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诗的书法格式
古诗通常分为绝句和律诗,以五言和七言为常用。
以七言为例,七绝是28个字,七律则是56个字。由于字较多,用书法格式写通常取竖式。
每行开头和结尾的字都要整齐,如果赶上某行结尾写一个字还有剩余写两个字还挤不下的时候,就用书法的技巧使这个字与其他结尾一齐。在这首诗里有两个相同的字,不能用相同的字体写。
诗中有相同偏旁部首也要避开相同笔法,也就是不能重复。在一首诗里拉长竖的字不能太多,也不能出现在一个横断面上。
最后一行不能剩1~2个字,也不能剩1~2个字的空挡,更不能写满。所以下笔之前要计算好。
诗的书体可以是楷书、行书、草书、篆书和隶书,而上下款的字体只能用行书,字要比正文小。上下款和署名、图章都有规定。
限于篇幅,不便赘述,建议在网上查书法章法。
2. 书法作品,写自己作的诗,应该如何落款合适呢
比如我写的书法是自己 创作的诗 那么我的落款有很多种:1.自作诗一首 岁次辛卯孟夏 于莞城黔东布衣书之2..自作诗一首 黔东布衣书之3.自作诗一首 行斋主人 黔东布衣书之 还有很多种 就看你的喜好了 下面介绍一点书法落款的基础知识 希望能帮到你 样式的落款与钤印 落款源于“款识”。
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
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
作者姓名称为下款。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
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
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
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
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
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
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 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
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
最后盖章。 钤印,指盖印章。
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
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
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为了使书作上下前后呼应,往往在书作右上方再盖一起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内容可选“学海”、“求索”、“学书”等。
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
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谓 ⒈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⒉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⒊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⒋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⒌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⒈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⒉绘画题款用: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⒊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四、书法作品落款时间的农历传统雅称摘要 ⒈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阳、端春、孟陬、春阳、首阳、肇春; ⒉二月:仲春、仲阳、仲钟; ⒊三月;季春、暮春、契月、花月、晚春、嘉月、蚕月; ⒋四月:孟夏、初夏、首夏、维夏、槐夏、余月、清和月; ⒌五月;仲夏、超夏、榴月、蒲月; ⒍六月:季夏、晚夏、杪夏、暑月、荷月、、极暑、且月; ⒎七月:孟秋、初秋、少秋、新秋、肇秋、初商、兰月、凉月、相月; ⒏八月:仲秋、仲商、桂月、壮月; ⒐九月:季秋、暮秋、晚秋、杪秋、杪商、季商、季白、菊月、咏月、玄月、穷秋; ⒑十月:孟冬、初冬、上冬、阳月、坤月、吉月、良月; ⒒十一月:仲冬、子月、葭月、畅月; ⒓十二月:季冬、暮冬、杪冬、穷冬、严冬、严月、嘉平月、腊月、除月。
3. 描写书法的诗句
1、《书》
唐代:李峤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译文:池边鸟雀声稀环境静谧闲适,依着栏杆细细品评着书简上的文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2、《石苍舒醉墨堂》
宋代:苏轼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恍令人愁。
译文: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因此,只要能写能认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更何况用草书来夸耀书法的神奇和快速,让人看了模糊恍惚令人发愁。
3、《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宋代: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译文: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枪,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
4、《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宋代:苏轼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
5、《草书屏风》
唐代: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译文:你从哪里得到这一个屏风?上面分明有怀素书法的踪迹。虽然有很多灰尘、颜色的沾染,但还能够见到墨痕的浓重。
写的字的点就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涧,字的竖和勾的笔画就像寒枯的古藤倒挂在古松下。如果把屏风放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蛟龙,游到水里去了。
4. 书法要写古诗的落款要怎写
落款有单款双款之分:
【单 款】
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1、短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2、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3、二字款 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4、叁字款 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5、四字款 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6、五字款 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7、六字款 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8、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9、长款 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10、加作者斋轩号者
11、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12、加作者字或别号者 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别号众多。
13、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 敕书”。
【双 款】
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1、受者名号 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
2、受者官衔 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3、受者称谓 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4、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附图供参考。
【常用落款用词】
1、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2、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3、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4、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5、同学: 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 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指 ,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1、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2、绘画题款用:敬 ,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3、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5. 书法中古诗的书写格式是什么
中国古代书法书写格式一直是,“自右往左,自上往下”,不用打标点。从正文开始写,一直写到文末,不用空格。如若文末下还有足够的空间就可以落款,落款包括摘录的古诗词题目及其作者,(一般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有你的名字和摘录的日期。
如若空间不足,则可以适当省略诗词题目,就是敬录某某诗或词一首,还可省略书写的日期。题目和作者一般是不省略的,否则就不是一幅完整的作品。你也可以把落款另起一行,比正文的字略小,低于正文一个半字开始书写。
扩展资料:
古代书法格式: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作品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