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去的回笔顺怎么写
回的笔顺: 名称 : 竖、横折、竖、横折、横、横。
回的释义
1、还,走向原来的地方:回家。
2、掉转:回首(回头看)、回顾、回眸、回暧、妙手回春。
3、曲折,环绕,旋转:回旋、回肠、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
4、答复,答报:回信、回话、回绝。
5、量词,指事件的次数:两回事。
6、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且听下回分解。
7、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回族、回教(中国称伊斯兰教)。
8、姓。
9、器官(尤其是脑)的皱折、扭曲或盘旋。如:齿状回、海马回、额上回、颞下回。
扩展资料
回的词组
1、回屈[huí qū]
屈从。
2、回文[huí wén]
回族人的语言文字。
3、回纡[huí yū]
迂回。回旋曲折。
4、今回[jīn huí]
这次;此回。
5、回定[huí dìng]
旧时订婚仪式,男家送定礼至女家,女家回礼称“回定”。
2. 去字怎么占田字格
去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如下:
田字格是一种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板,包括四边框和横中线、竖中线。是小学初学写字规范。习字时需在田字格中逐渐将汉字写规范,能给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去:[ qù ]
部首:厶
笔画:5
基本解释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 :去处。
2. 距离,差别 :相去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去冬今春。
4. 除掉,减掉 :去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汉语四声之一 :去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解释
1、回去[ huí qù ]
解释:返回原处。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你先回去,我随后便来也。”
2、过去[ guò qù ]
解释:某个时间、某种状态已经消逝。
郭小川 《投入火热的斗争》诗:“嬉游的童年过去了。”
3、进去[ jìn qù ]
解释:表示到里面去。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六段:“一开盖,正好,手榴弹塞进去,轰隆一声,坦克起了火。”
4、失去[ shī qù ]
解释:消失;失掉。
丁玲 《韦护》第二章:“ 丽嘉 端详了他半天,她那惯于嘲讽的嘴,已失去了效用。”
5、出去[ chū qù ]
解释:从里面到外面去。
曹禺 《雷雨》第三幕:“爸爸,您说我们都出去了。”
3. 去在田字格的写法
一、去字在田字格的写法如下:
二、去字的基本释义:
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
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
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
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
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
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
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
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
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如:他去听报告去了。
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 ⑿去声:平上去入。
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
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扩展资料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6536
相关组词有去火、过去、下去、去年、失去、出去、回去、进去、来去、去掉、去任、去岁、去除、去路等。
一、去火
[qù huǒ]
中医指消除身体里的火气:消痰火。喝点绿豆汤,去去火。
二、过去
[guò qù]
时间词。现在以前的时期(区别于“现在、将来”):过去的工作只不过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三、下去
[xià qù]
由高处到低处去:从斜井下去一百米,就到工作面。领导干部每月要下去几天。
四、去年
[qù nián]
时间词。今年的前一年。自从去年分别以后,你一向可好吗?
五、失去
[shī qù]
失掉: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4. 形容回去的成语
乘兴而来——乘:趁,因;兴:兴致,兴趣。
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乘兴而来,败兴而返——兴:兴致,兴趣。
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地回去。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兴:兴致,兴趣。
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得缩头时且缩头——原指乌龟能把头缩回去就缩回去。
比喻遇到问题或困难能躲让过去就躲让过去。 归去来兮——归:返回。
回去吧。指归隐乡里。
留连忘返——形容留恋景物,舍不得回去。 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
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扬汤止沸——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予一夺——一回儿给了,一回儿又拿回去。 有国难投——有国家却不能回去。
有家难奔——由于种种原因,有家却不能回去。 欲吐辄止——辄:就。
想把话说出来,又感觉有不便的地方,把话又咽了回去。 坠兔收光——兔:月亮。
落月将光收回去了。指月亮落下。
5. 走出去,又是一片天的作文怎么写600字
走出去,又是一片天
我喜欢雷声,不过这不是天上的雷声,是我妈妈的雷声。以前,我对这个雷声很讨厌。每天早晨,我还在梦乡里,一声炸雷就把我惊醒了:“快起来。”洗脸的时候,“又叫一声:“耳朵后面!脖子!”中午吃完饭,我刚出去玩一会,雷声又追了过来:“别玩了,看书去!”到了晚上,我刚把椅子搬到电视机前边,耳边又一个雷声:“别看了,一会儿洗脸睡觉!星期天再看!”那时候我一听到这个雷声就讨厌。
可后来我对雷声有了新的认识。记得那是上二年级的时候,我家的邻居李奶奶养了一缸金鱼,那些金鱼真可爱,有红的、白的、黑的、花的……一条条鱼就象舞台上的演员,穿着鲜艳的裙子,在舞台上舞来舞去。我每天都去看,总是看不够。我想,要是我有条金鱼多好啊!有一次,我刚写完作业,又去看金鱼。看着看着,趁李奶奶没注意,顺手捞了一条。我怕别人看见,就忙忙地把鱼装进了裤兜里。小鱼在裤兜里乱蹦,可我的心比金鱼跳得还厉害:把鱼拿回家,妈妈爸爸看见了怎么办?要是再送回去,李奶奶看见了会怎么说?想了想,还是把它扔在后院的臭沟里吧。刚走到拐弯处,就遇上了妈妈买菜回来,正好看我就叫我帮抬东西。妈妈走过来看见我捂着裤兜,兜都湿了还一动一动的,立刻奇怪的瞪起眼睛。我还没说话,妈妈就伸手掏我的兜,那条金鱼不知怎么一下子就跳了出来,妈妈问我:“怎么会跑到你的兜里去了?”我说:“不知道。”妈妈的脸忽地布满了乌云:“撒谎!”我小声说:“是从邻居李奶奶家里拿的。”突然,我听到了从来没有这么响的雷声:“不经人家允许拿人家东西,就是偷!”我成了小偷?要被警察叔叔抓进派出所?……我吓哭了。这时,雷声小了些:“人家的东西再好也不能拿。走,我跟你一起去李奶奶家,只要承认错误,从此改正,就是好孩子。”。妈妈领着我的手,我另一只手插着那条粘满泥土的小金鱼。一步一步向李奶奶家走去。妈妈说得真对,我认错,李奶奶不但没骂我,还把那条小金鱼送给了我。那一次,妈妈的雷声教育了我。我对妈妈雷声有了新的认识。
现在你明白了吧?我喜欢的不是大自然的雷声而是我妈妈的雷声,也许别人会说:“你妈妈太厉害了!”不,这正是雷声,千万次地督促我,使我健康成长。读了这篇作文我也喜欢雷声了。
6. 我去,怎么写啊
关爱是一片天空,给人无限的希望;关爱是一片森林;关爱是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人们美好的未来。在我成长的岁月中,有很多别人关心我的事情,现拾起记忆中的一朵浪花,与你分享。 还记得在我四年级时有一个同桌,他是一个非常调皮的男生,他说话总是带口头禅,爱骂骂咧咧,平时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我们两个总计较,所以有过肩碰肩坐着却连一个半月没有开口说话的记录。 一天早晨,我忽然觉得身上很热,难受不已,妈妈给我量了量完体温后,啊!38度,唉!我发高烧了,头还很疼。妈妈给我吃了安瑞克退烧药,让我再家休息不要去学校了,我只是觉的头晕目眩,身子直打晃。没办法,今天只能请假在家休息了,到了下午四点多,大概是消炎药吃对了,烧退了一些,我感觉身子轻松了一些,头疼也好多了,明天就可以上学去了,可是今天的老师发的作业本和留的作业怎么办?谁会帮我带回来呢?正在我焦急的时候,突然家里门铃响了,妈妈打开门一看,竟然是我的调皮同桌,他一改往日吊儿郎当的样子,进屋后,将我的作业本放下后,马上把今天老师留的作业告诉了我,并给我认真地讲起了今天所学的课程。直到讲到6点钟我家要吃晚饭了,见妈妈要留他在我家吃饭,他才离开。第二天上学时,我一样不拉地将写完的作业完整无缺的交给了老师。 这件小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是每当我回首往事时,都会遗憾自己女孩子的小气,当时为何不待他更温和一些,因为他帮助过我,给了我一份关爱。 老师常对我们讲:关爱是一句问侯,给人春天的温暖;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生活中只有充满爱,才会让我们的心灵变的博大,我也记住了老师的教诲,做一个诚实而又热忱的人,由衷地去关爱身边的人。关爱无处不在,它就像清新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它就像炎热夏天的一阵凉风,它就像雪中送炭。 尤其是母爱,伟大又无私。 有一次,大雨滂沱、大雨如注。我从学校走回来时,因为早上是晴天,所以我就没有带雨伞。没想到到了下午,天气聚变,开始下大雨了。于是我便以百米飞奔的速度冲了回去,但衣服还是浸湿了。我马上换了一下衣服,以为不会生病。可是我一开始做作业,就喷嚏连天,鼻涕直流。妈妈一看不对劲,马上给我量了一**温,一看体温计,天哪!三十九度半!妈妈立马扶着我去了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说:“高烧很厉害,要打针和挂盐水。”我一听,急了:打针,还要挂盐水,天哪,我可不想干。我对妈妈说:“妈妈,可不可以不要打针和挂盐水,吃一点药,可不可以?”“不行,一定要按医生说的做,而且打针和挂盐水又不怎么痛,就像蚊子叮一下一样。”说话间,我觉得手臂上一阵凉爽。说完后,护士对我说:“打好针了,可以去挂盐水了。”我非常惊奇:不是说打针的吗?怎么一点儿也不痛? 妈妈扶着我到了挂盐水的地方,护士先在我手掌下绑了一个药盒,然后在我手背上涂了一点儿酒精,最后插了一个针管,开始挂盐水。 随着盐水的“嘀咚、嘀咚”的声音,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我饥肠辘辘,对妈妈说:“妈妈,我饿了。”“哦,那我去买吃的。”妈妈说。 饭菜买来了,妈妈小心翼翼地将饭菜一口一口地送到了我的嘴里。若有一些菜汁儿流了出来,妈妈就用餐巾纸擦掉。 不知不觉,我睡着了,但是妈妈却眼睛不闭地陪着我。 天亮了,我的病也好了,但我发现妈妈的眼圈黑了,乌浓的头发中多了几根银发,看到这儿,我热泪盈眶。 母亲的爱无以回报,就像孟郊《游子呤》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啊!我长大后一定会涌泉相报的。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