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马数字从一到十怎么写法
I - 1 unus
II - 2 duo
III - 3 tres
IV - 4 quattuor
V - 5 quinque
VI - 6 sex
VII - 7 septem
VIII - 8 octo
IX - 9 novem
X - 10 decem
XI - 11 undecim
XII - 12 duodecim
XIII - 13 tresdecim
XIV - 14 quattuordecim
XV - 15 quindecim
XVI - 16 sedecim
XVII - 17 septendecim
XVIII - 18 duodeviginti
XIX - 19 undeviginti
XX - 20 viginti
XXI - 21 viginti unus
XXII - 22 viginti duo
XXVIII - 28 duodetriginta
XXIX - 29 undetriginta
XXX - 30 triginta
XL - 40 quadraginta
L - 50 quinquaginta
LX - 60 sexaginta
LXX - 70 septuaginta
LXXX - 80 octoginta
XC - 90 nonaginta
XCIX - 99
C - 100 centum
CI - 101 centum et unus
CXCIX - 199
CC - 200
CCC - 300
CD - 400
D - 500
DCLXVI - 666
M - 1,000
MCMXCIX - 1,999
MM - 2,000
MMM - 3,000
MMMM - 4,000
MMMMCMXCIX - 4,999
IƆƆ - 5,000
扩展资料
罗马数字采用十进制,除了1(I)和10(X)之外,中间使用5(V)进行分割,在计数时只需要注意4和9两个数字就好了,4表示为IV(4=5-1),而不是IIII;9表示为IX(9=10-1),而不是VIIII(5+4)。同理,10(X)和100(C)之间使用50(L)进行分割,40表示为XL(40=50-10),而不是XXXX;90表示为XC(90=100-10),而不是LXXXX。
罗马数字在每个数位上单独进行加减法计算,不能够跳位计算。
罗马数字是基于日常物品交换而产生的数字,并没有0和小数的概念。其实0这个概念看似简单,却一直限制着人们对于数学的理解,从下面这个地图可以看出,古代的众多文明当中均没有出现0这个概念,希腊和罗马也没能理解这个问题。
2. 大写一到十怎么写 大写数字一到十写法 中文数字大写历史渊源
壹(壹)、贰(贰)、叁、肆(肆)、伍(伍)、陆(陆)、柒、捌、玖、拾大写数字一到十的历史渊源大写数字一到十是东亚地区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
《大写数字的来历》一文是这样说的:“为反贪树廉,朱元璋还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大写,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这就是说,大写数字一到十的使用,是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因为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用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
后来“陌”和“阡”被改写成“佰、仟”,并一直使用到现在。大写数字一到十的本意为何汉字中的数字原本没有大小写之分。
“大写数字”实际上是“小写数字”的10个同音别字,“大写数字”原本另有其意,有一些沿用至今,另有一些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遗失、忘却。壹:专一君子壹教,弟子壹学,亟成。
——《荀子·大略》译:君子一心一意地教,学生一心一意地学,很快就会有成就。贰:变节,叛变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诗经·卫风·氓》译: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叁:“参”的另一种写法,加入,接见肆:任意妄为伍:古有“五人为伍”之说陆:高出水面的而地势平坦的土地柒:漆树或漆料捌:聚拢谷物的没有齿的耙(有齿为耙,无齿为捌)玖:黑色的美石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诗经·卫风·木瓜》译:(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拾:捡。
3. 一到十的大写数字分别怎么写
一到十的大写分别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大写数字是东亚地区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弿,利用与数字忌音的汉字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
大写体有时又称做上层字盘体(uppercase)。因为西方在过去活字印刷时期,凡大写字体都会放在检字抽屉的上层,故也有此别称。
大写体一般和小写体的字体高度宽度是有明显分别的,但在有些语言中也不分大小写,拉丁字母在发明初期,只有一种字体,即大写体。
扩展资料:
大写的作用
1、用于一句的句首。
2、缩写。
3、增加易读性。例如:招牌和标签。
4、在某些语言中,有强调的效果。相当于语文中的感叹号。
5、人名和地名等专有名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写
4. 一到十有几种写法
一到十有三种写法。
1、阿拉伯写法:1 、2 、3 、4、5、6、7 、8 、9 、10。2、数字汉字写法:一、二 、三 、四 、五、六 、七、八、九、十。
3、人民币金额写法:壹 、贰 、叁、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阿拉伯数字对应大写表:金额单位(位数)对应表:扩展资料:《咬文嚼字》2004年第12期上刊登的侯嘉亮先生《大写数字的来历》一文是这样说的:"为反贪树廉,朱元璋还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 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大写,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这就是说,用大写数字记数,是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
汉字中的数字原本没有大小写之分。"大写数字"实际上是"小写数字"的10个同音别字,"大写数字"原本另有其意,有一些沿用至今,另有一些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遗失、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