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文破折号的正确写法
中文破折号在书写习惯中就是一个长线。破折号占两格。
中文的破折号在电脑中输入为“——”,输入方式为按住shift键+-(减号)即可。
破折号(——),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
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表示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时空的起止,或用为夹注。中文破折号源自英文中的EGJYUD;但由于直排时易与丨混淆,故改为占两个。
扩展资料
标点写法: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1、点号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
2、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3、标点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正确,标点符号要占格写,破折号占两格,省略号每三点占一格。
4、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后部分各占一格,前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末尾,后半部分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
5、点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省略号、破折号不能分两截放在上行末尾和下行开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破折号
2. 破折号有几种表示
第一,解释说明。
第二,话题转变
第三,声音延长。
第四,阻断停顿。
表示注释说明
附:
1.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
——她可忘不了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2. 在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林海》)
破折号主要有三种作用:一是表示注释说明,二是表示声音延长,三是表示话题转移。可是在具体的过程中,我们碰到了难题,如例1、例2中的破折号,看起来全都有注释说明的作用,又有话题转移的作用,但仔细想想又觉得这两种作用都不是。
这两处破折号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例1、例2中的破折号都有突然转移话题的作用。所谓转移话题,是指一句话的意思还没说完,思路突然转变又另起话头。凡是中途突然改变叙述角度的,都可用破折号表示。
例1写大年夜,天快黑了,每家每户都开了粉,烧好了烤鹅,正准备过节。写到这里突然改变叙述角度,说:“她可忘不了这个。”因此用了破折号。
例2叙述的主体是“小花”,后来突然改变叙述角度写了“小蝴蝶”(“它们”),因此用了破折号。
3. 求20句带有破折号的句子
有分析,有例子,参考
破折号 破折号(——),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6月1日实施)“表示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时空的起止,或用为夹注。”(《重订标点符号手册》,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中华民国90月台湾学术网络三版)
破折号的作用
1.解释说明
2.表示递进
3.表示延长
4.表示转折
5.电脑应用
6.加强重点
由于在电脑键盘中并没有和中文破折号相对应的按键,很多人会使用两个全角连接号“--” (FULLWIDTH HYPHEN-MINUS, U+FF0D) 代替。较正确的做法(如中文维基百科提供的)是使用两个连续的“—” (EM DASH, U+2014),如“——”,正确的字体会将符号造成和中文字一样宽,上下居中(繁简体相同);但在某些字体中这两个符号连用时中间会(不正确地)断开,不符合标准,有些软件(如Microsoft Word)会自动将之换成两个水平划线符号“——” (BOX DRAWING LIGHT HORIZONTAL, U+2500),这样中间就不会断开。
折号有哪些主要用法
破折号是一个用途比较广的标号。它的主要用法可以归纳如下。
1. 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例如:“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括号也表示解释说明,但是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是较重要的信息,要读出来的。而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没有它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读时也不必连着正文念出来。
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例如:“太阳系除了九个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外,还有40个卫星以及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2. 表示话题的转变。例如:“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破折号前是讲述自己情况, 后面突然转而询问对方别的事。
3. 表示话语的中断。例如:“‘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前一例的破折号表示下面的话没说出来。后一例表示说了半句暂时中断,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下去。
4. 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5. 表示引出下文。例如:“在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文章里,他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与现实处境作了这样一番总结——”“小姑娘的相貌神态酷似她的母亲,我的心一颤。眼前又浮现出十年前我在槐树村生活的情景——”这种由破折号引出的下文常常是另起一段。
6. 表示总结上文。例如:“其实这位选评者不但缺乏古代文学艺术常识,甚至对一般古汉语词汇的涵义也不甚理解。他把‘挹注’(挹彼注此,损有余以补不足)讲成‘不在乎,不注意’;把‘含香之署’(尚书省的别称)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怀里揣着名片,‘刺’即今之名片)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
7. 分行列举,每个分列项前用破折号。例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迫切需要确立的主要原则是:
——民主集中制法制化原则;
——党的领导法制化原则;
——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
——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8. 用在副标题的前面。例如:
语言与哲学
——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9. 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例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摘自《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语文出版社 1999年1月第1版)
4. 用破折号写一句话
破折号
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或表示语义的转换、递进、中断、延长等。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其作用主要有:
1、表示注释。
如:(6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如:(62)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54)“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63)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如:(64)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5、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表分项列举。
7、用于副标题前。
● 【提示】 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前者强于后者,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65)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66)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当语句容易引起误解时要用两个破折号。破折号前可用点号以示强调突出。
(67)如: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5. 破折号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应该怎么写
破折号是一个用途比较广的标号。
它的主要用法可以归纳如下。1、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如果解释或补充的话是在句中,往往前后两处都用破折号。括号也表示解释说明,但是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是较重要的信息,要读出来的。
而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没有它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读时也不必连着正文念出来。破折号和“即”“就是”“有”“是”等词语都可表示解释说明,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如:第一类:解释作用 (1)※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漕——就是“中外之界”。(应将破折号去掉) 如:(2)任何一门科学中的每一个新的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3)“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4)“太阳系除了九个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外,还有40个卫星以及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
“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5)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6)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7)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第二类补充说明 (1)倘是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2)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 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3)一时众人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破折号后面的部分都是对前面部分的补充说明。2、表示话题的转变。
例如:“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破折号前是讲述自己情况, 后面突然转而询问对方别的事。
3、表示意思的递进。(1)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2)表意思递进(紧承) 团结——批评——团结4、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1)“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2)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3)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4)周朴园 话很多。
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5)鲁大海 告诉不告诉于你没有关系。
——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5、表示话语的中断。(1)“'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前一例的破折号表示下面的话没说出来。
后一例表示说了半句暂时中断,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下去。(2)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3)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曹禺《雷雨》) 分析:破折号表示停顿。
它们表示说话人说话起了一个头,又有意把话头停住。表示说话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停顿.4、表示声音的延长。
(1)“'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2)“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3)“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4)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5)周朴园 你——你贵姓?(曹禺《雷雨》) 分析:周朴园的问话‘你——你贵姓’是因为对鲁侍萍感到惊奇而突然情不自禁发问的。这里的破折号正说明了这种心理状态。
这种破折号所表现的语音延长,是受到感情制约的,它能反映出人物种种复杂的心理状态:热烈兴奋、激动喜悦,惊奇诧异、悲哀畏惧,等等。这种语音延长或停顿,可称作感情延长或感情停顿。
(6). 鲁侍萍 (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周朴园 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
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曹禺《雷雨》) 分析:鲁侍萍提出要见见自己亲生的儿子周萍,这是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的。此时鲁侍萍的心里扑腾着:自己的要求是提出还是不提出?自己的要求是否会遭得拒绝?例句中‘我’后面的破折号,形象地把这种矛盾心理表达出来了。
周朴园说的话中的两个破折号则反映了他思索和内心的矛盾,他想拒绝,但又怕触怒鲁侍萍。声音的延长是表示人物内心思考的过程。
(7) (3)周朴园 五十年前,在无锡有一桩很出名的事—— 表示语音的延长,表示说话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延长,这里的破折号形象地揭示了周朴园奸刁、老于世故的性格。(8)周朴园 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
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
不过—— 吞吞吐吐,迟迟疑疑,这标号写出了周朴园的担心、恐惧,点出了伪君子的面目。(9)鲁侍萍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