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批改记录
作业批改记录在中小学教学工作中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是作业批改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作业批改情况的分析、总结与提炼,是检查了解学生认知程度、技能训练水平乃至教师教学完成情况的重要文字记录。其突出特点是:它是作业批改工作完成后(或进行中)的文字记录,是阶段性记录;但就作业批改的长期性来说,它又是经常性记录。由此可知,作业批改记录与整个教学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它或多或少地对教学活动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对作业批改记录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也是十分必要的。
作业批改记录的具体内容及写法大体如下:一、时间
与作业批改有关的时间有:布置作业时间、交作业(完成)时间、批改作业时间、作业批改记录时间等。除有必要(不同科目具体要求、收集数据等特殊需要),一般省去前三个时间,只写最后一个时间,即作业批改记录的实际记录时间。对于一次能够批改完的批量作业,作业批改时间应与作业批改记录时间一致。时间应具体写清年月日。
二、作业内容
即所批改作业的总称。一般要写清年级、科目、册别、章节(或篇目)、练习序号等。必须做到简明扼要,力戒只简单地标注作业所在的页码。
三、作业类型
作业可分为课堂作业和课下作业,课下作业又可分为校内作业和校外作业(家庭作业)。作业批改记录应写明作业类型,以便对环境等因素对学生作业质量的影响有个客观准确的分析与评价。课堂作业多为当堂练习,当堂订正,对出现的问题当堂采取补救措施,一般不需作业批改记录。因此,作业批改记录所涉及的作业类型主要是课下作业中的校内作业和校外作业(家庭作业)。
四、完成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中,除列出应交作业人数、实交作业人数外,还要写清未交作业学生姓名,以便查实具体原因。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还应列出实际按量完成人数,未按量完成的同样也要写清姓名,以便查实未按量完成的具体原因。此项重点记录未完成作业学生姓名,目的是为了弄清原因,不使一人掉队。
以上四项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写得简明一些,不可文字冗杂,因为这还不是作业批改记录的主要内容。
五、质量分析
此部分应重点写清质量分析结果(利用不同形式显示),力求直观,一目了然。
六、问题分析
对于学生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首先,要分清是普遍性问题,还是个别性问题;是知识性问题,还是技能性问题。其次,要认真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题目偏难,还是学生认知能力所限;是教师教学有偏差,有漏洞,还是学生训练不扎实,所学知识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对于以上问题及原因要作较为详细的分析与记录,要结合作业实例,力戒抽象、空泛。
七、补救措施
补救措施实际上就是问题的解决办法。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单单是作业本身的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立足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认知过程及训练过程,力争从源头上控制问题的产生,切断问题的源头。基于此种认识,作业批改记录的补救措施不能只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而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普遍性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措施,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和基础训练的质量和效益。
2、针对学生不同的认知程度和技能训练情况,确定不同的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针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利用适当场合(作业讲评或课上有关内容的讲解)加以认真分析,指出症结所在,避免再出现类似错误,做到举一反三。
4、及时进行教学拾遗、教学反思和查漏补缺,保持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
依据以上几条原则,结合作业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确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质量分析、问题分析和补救措施是作业批改记录的主要内容,应尽可能写得深入透彻,但分析不能脱离具体事例泛泛而谈,要有针对性、指导性。
总之,好的作业批改记录能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反映教与学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有利于及时调控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及时写作业批改记录,对于严谨治学态度和良好教风的养成,乃至对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2. 如何做好作业批改记录
重视作业批改记录,有利于摸清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到新旧 知识间的衔接及新知识的传授。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教师的耐心和 细致。那么,如何做好作业批改记录呢?
具体做法是:
第一、明确作业批改记录的内容。完整的作业批改记录应包括: 批改时间、班级、学生应交和实交作业数(没有交作业的学生情况要 查明,并记录)、作业内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好的方面及作业布 置得与失的小结等几部分。其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是作业批改记录 中的重要部分。
第二、记录好作业布置的内容。这样做可以使教师在批阅作业并 记录的过程中,发现作业布置的深浅是否适度,重、难点是否顾及, 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是否结合,并在相应习题后注明,便于教师掌握 信息,及时调整,使下一次的作业布置体现全面性。
第三、记录好完成作业较好的学生。教师在集体辅导时,可展示 他们在书写、答题格式、解题思路、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等方面的优点, 也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业批好让班上同学“传观” 这对其他学生可以 。 起到示范和榜样的作用。
第四、记录作业中反馈出来的知识缺陷。包括:哪些缺漏是属于 个别现象,哪些是普遍现象。缺漏部分是属于知识性、能力性的,还 是属于观点或技巧性的?对个别现象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 普 , 遍现象则进行集体辅导。
第五、根据作业批改记录调整教学。针对记录中的个别辅导对 象、谈话对象、面批面改对象,教师还应在作业记录本上有针对性地 确定下一堂课的提问对象,并在课时计划上安排好,做好因材施教。 实践证明,这有助于转化差生,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激发学习情趣,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总结记录作业。教师在作业批改记录后,还应小结此次作 业布置的得与失,以便总结经验,纠正不足,不断改进,使作业布置 更为合理。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做好学生作业的批改记录,有助于教师了 解学生的知识遗漏情况,纠正教学过程不当的地方。做好作业批改记 录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