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真的吗拼音怎么写
真的吗拼音: zhēn de ma
zhēn:声母zh,韵母en,读第一声。
de:声母d,韵母e,读轻声。
ma:声母m,韵母a,读轻声。
“真”基本释义:
1、真实(跟“假、伪”相对):真心诚意。
2、的确;实在:“人勤地不懒”这话真不假。
3、清楚确实:黑板上的字你看得真吗?
4、指真书:真草隶篆。
5、人的肖像;事物的形象:写真。
6、本性;本原:返璞归真。
7、姓。
扩展资料:
“真”组词:
一、真品 [ zhēn pǐn ]
基本释义:真正出于某个时代、某地或某人之手的物品(对仿制的或伪造的物品而言)。
二、真空 [ zhēn kōng ]
基本释义:通常指只有极少的气体分子,压强远小于105帕的气态空间。
三、真诚 [ zhēn chéng ]
基本释义:真实诚恳;没有一点儿虚假:真的心意。
2. 杜撰的拼音
dùzhuàn释义:
[fabricate;make up] 臆造;虚构,谓没有根据地编造;虚构。
出处:
宋 王茂 《野客丛书·杜撰》:“ 杜默 为诗,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为杜撰……然仆又观俗有杜田、杜园之说,杜之云者,犹言假耳。”
相关文献:
《朱子语类》卷六六:“道理人却说得去,法度却杜撰不得。”
《古今小说·众名姬春风吊柳七》:“这个词……有个一定不移之格。作词者,按格填入,务要字与音协,一些杜撰不得。” 清 赵翼 《题百体寿字》诗:“就中亦有杜撰笔,世无可证聊相期。”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四章:“得了,你别闭门造车来杜撰故事吧!”按,此词之源,另有三说:一说为 汉 田何 (号 杜田生 )故事,
参阅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一说为 南朝 梁 陶弘景 弟子 杜道士 故事,
参阅 清 洪亮吉 《北江诗话》卷五;一说为 宋 盛度 故事,
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杜撰》。
示例:
只恐又是你的杜撰。——《红楼梦》
相关故事版本一
古时候,有个叫杜默的人,喜欢做诗。但是,他写的诗,内容空乏,不着边际,毫无真情实感。而且,他的诗不讲韵律,有人说他写的东西,诗不像诗,文不像文,实在是不伦不类。他却常常在诗的后面署上自己的大名"杜默撰"三字,所以经常被人耻笑。一提其诗人就说"杜撰"。后人把不合乎常规的事情都称为"杜撰",再后来,“杜撰”又被引申为不真实地、没有根据地编造的意思了。
相关故事版本二
东汉明帝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236356535时,天竺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白马驮经来到都城洛阳,给中国带来了佛教和佛经,受到了汉明帝等一批权贵的追棒,并在洛阳敕建白马寺。佛教的火热引来了原本占据主流思潮的道教的不安,双方矛盾顿起,纠纷不断,汉明帝为解决纠纷,便约定双方来场斗法以一决高下,失败的一方要焚毁掉所有经典著作,并从此信奉加入另一方。结果道教一方惨败,道家经典也被当场焚烧,道家书籍在火光中逐渐逐渐地变会灰烬时,有一个小道士奋不顾身的跳入雄雄烈火之中,抢救出两本书来,这两本书就是《道德经》和《南华经》,即《老子》和《庄子》,故后人只承认这两本书是道教的正宗典籍,后来所增加的是由唐朝未期一个叫杜光庭的道士所撰写的,故称其它书籍为“杜撰”,杜撰一词便由此而来。
杜撰其人
杜撰,国内推理小说作者之一,以《三把钥匙》在《推理》杂志上首次与读者见面,小说以不可能犯罪为主,纯逻辑推理小说家。
3. 假字有几个读音
编辑词条假 假 #jiǎ 【释义】 ①不真实的,跟“真” 相反:假话|假钞|弄虚作假。
②设想;推断:假设|假定|假想。③如果:假如|假使。
④凭借;利用:狐假虎威|假公济私。 【假公济私】 #jiǎ gōng jì sī借公事的名义,取得私人的利益。
〖例句〗他们名为开会,实则假公济私,借开会的名义去游山玩水。 【假如】 #jiǎrú 如果。
〖例句〗假如你看到小偷正在偷别人的东西,你该怎么办? 【假设】 #jiǎshè 姑且认定。 〖例句〗假设我们每个同学每年能栽活三棵树,那么我校一年就可栽活六千棵树。
【假意】 #jiǎyì ①虚假的心意。②故意。
〖例句〗你别被他的虚情假意所迷惑,那只是因为他有求于你。 【假装】 #jiǎzhuāng 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
〖例句〗老远看见他走过来,我连忙把头转过去,假装没看见。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假 <形> (形声。
从人。“叚”亦兼表字义。
本义:不是真的) 同本义(跟“真”相反) 假,非真也。――《说文》 假,今不然也。
――《墨子·经上》 假寐永叹。――《诗·小雅·小弁》。
笺:“不脱冠衣而寐曰假寐。” 为假上将军。
――《史记·项羽纪》 假令单于初立。――《汉书·匈奴传》 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假姨姨(假亲戚,冒充的亲戚);假言(虚假不实的言语);假女(鸨儿称自己认作养女的妓女);假局(假局子。诱人的 假(叚)jiǎ ⒈虚伪的,不真实的,跟"真"相对:说~话。
造~山。~装正经。
~仁~义。严惩卖~货。
⒉利用,借用:~公济私。~途灭虢(虢:春秋时代的诸侯国)。
⒊如果,倘若:~如。~若。
~使。 ⒋设想,据理推断:~想。
~说。~设。
~定。 ⒌见jià。
假jià ⒈按规定的休息日或请求经批准暂时停止工作、学习的时间:节~日。耍暑~。
放~三天。请事~。
休病~。 ⒉见jiǎ。
假xià 1.嘉,美。 假gé 1.至;到。
假xiá 1.远。 2.通"瑕"。
缺点。 假jie 1.助词。
======================== 一点补充 ================================ 当今口语: 指某君行为虚伪殷勤,然而演技不佳,给人以拙劣的不良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