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应当有一身浩然正气的作文怎么写
吾养吾浩然之气
天地有正气,浩然沛苍冥。这一股浩然正气,就是天地间的阳刚之气,而能将这浩然正气寓于其中,并蕴藏自身浩然之气的文章,便是阳刚作文。
孟子说:“吾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即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品质。天地人为三才,而又以人最贵,人的思维是天地间最奇特的东西,将其辅以浪漫的天,现实的地,就可以产生浩然之气。所以,阳刚作文,必用心写就,言心事,书心情,用心写,才可以让人用心看,诚心赞,成一篇佳作。纵然不可传世,写出心中事,亦可舒缓心境,养浩然之气。那种闭门造车,如辛弃疾诗中“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人,想必一辈子,也写不出好文章,或许还真让自己抑郁万分。
这一股浩然之气,不仅对自己,它作为一种强大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也有极大反作用。遥想明清,大兴文字狱,使人人不敢言心声,写心事,终日只能歌功颂德。结果呢?鸦片战争一声响,天涯何处是神州,无论是两次鸦片战争抑或甲午中日战争,都险些葬送中国。多亏此时知识分子与人民开始敢于抗封建,言主张,召回阳刚浩然之气,救亡图存。直至中共,真正反映人民心声,才将中国救了回来。每每念及,不禁嗟然长叹。
这不禁使我想到了“百家争鸣”,儒墨道法,阴阳纵横,剑争天下。政见不齐者如苏秦张仪,你纵我横,各凭才学。相聚天下之时,犹如挚友,朝廷之上,却又宛如仇敌,唇枪舌战。人人都尽公不顾私,以天下为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主张就说,有文章就写,人人赤子之心,这是何等大气象,也唯有此气象,才配称“浩然沛苍冥”。
2. 有一种精神叫浩然正气作文怎么写
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绝美的珍珠;顽铁忍受了烈火的赤炼,坚持不懈,终于炼就成锋利的宝剑。一切豪言与壮语皆是虚幻,惟有坚持的信念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
窗外的小雨连绵的下着,敲打着坚硬的地面,大自然仿佛有个神秘声音在问我:“成功需要什么?”
坚持,我答。
翻开历史的卷轴,踏入古人的世界。
乌江畔,他仰天长啸:“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身一跃,滔滔江水向东流,淹没了他的长啸,淹没了他的一世伟业。
我不禁感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哎,项王,你为什么不坚持呢?大丈夫能屈能伸,重振旗鼓,一样是条好汉啊!
我失望的追寻,在历史的隧道里漫游。
牢狱中,他奋笔疾书,借着微弱的月光,我看清了他的面孔,头发蓬乱,饱经沧桑的脸上,刻着坚毅和不屈,啊,司马迁。这时,来了几个大臣,见到司马迁如此模样,叹息道:“何必如此执着呢?”司马迁合上竹简,坚定的说:“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说完,望了望皎洁的明月,若有所思。片刻,又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苍劲有力……
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却早已心潮澎湃:伟大的司马迁啊,正是您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成就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史记》,52万字啊!我相信,后人的敬仰,就是对您这份坚持的最大回报
合上书,我陷入了沉思:为项羽而忧伤,正是因为他不坚持,才失去了成就霸业的机会;为司马迁而感动,他的不懈坚持,苍天也会为之动容吧。
是啊,成功需要坚持,这话一点也不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试问:不能忍受磨炼,有几人能成功?功到自然成,成功之前难免有失败,然而只要能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可能成功就在眼前。
坚持梦想,努力拼搏,才能扬起梦想的风帆,在大海上乘风破浪。就像被贝多芬时时听见命运的敲门声;就像爱迪生刻刻点亮人生的明灯;像莱特兄弟,相信自己会飞,就一定能翱翔在蓝天之上。
3. 浩然正气写了哪种人生追求
“浩然之气”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这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创造的一个词语,是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
它对二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如果大致去说的话,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
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对孟子说的浩然正气,曾有一首长诗作出过生动的文学描绘,这就是一身正气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写的《正气歌》。
诗中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意思是说,浩然正气寄寓于宇宙间各种不断变化的形体之中。
在大自然,便是构成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元气;在人间社会,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时,便表现为祥和之气,而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时,便表现为仁人志士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气节。社会秩序靠它维系而得以长存,道义是它产生的根本。
他还列举了中国历史上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如不怕杀头仍秉笔直书的晋国史官董狐;坚贞不屈,誓死不降,在匈奴牧羊十九载的苏武;被俘后大喝“蜀中只有断头将军,而无投降将军的严颜;率部渡江北伐、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的东晋名将祖逖,还有充满忠贞正直之气的诸葛亮的《出师表》……等等,作为例证,说明浩然之气长存于天地之间。
4. 作家浩然的笔名为什么叫浩然
浩然原籍河北省宝坻县(今属天津市),1932年3月25日生于开滦赵各庄矿区,在蓟县王吉素村长大。他出身贫寒,10岁丧父、12岁丧母,在悲愁和凄苦中度过了不幸的童年。是**领导的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浩然的命运,使这个可怜的孤儿绝路逢生。浩然从内心感激**、**的恩情,14岁便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本名梁金广,“浩然”是他从事革命活动时的化名,取“浩然正气”之意,后来竟伴随着他的作品而名扬四海。建国前后,他做过8年村、区、县的基层干部。在新生活的感召下,从小就是个“戏迷”和“书迷”、受过民间文学熏陶、对文艺天生就有灵气和悟性的浩然萌发了当一名革命作家的强烈愿望。在收到上百篇退稿后,1950年10月20日《河北青年报》刊出了他的一篇千把字的短文《姐姐进步了》,使他进一步坚定了立志文学创作的信念。1954年,他的反映农村新生活的两篇小说习作发表于《河北日报》文艺副刊,使他被选拔到该报任记者。两年后,他又奉调入京,先后任《俄文友好报》记者和《红旗》杂志编辑。1956年,他的短篇小说《喜鹊登枝》发表于由老舍主编的《北京文艺》上,引起首都文艺界的关注。1959年,在浩然相继出版了《喜鹊登枝》、《苹果要熟了》等三部表现农村新人新事、充满浓郁泥土气息的短篇小说集之后,鉴于他在文学界和广大读者中的影响,著名诗人、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和秘书长的郭小川主动介绍浩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经过十年的刻苦自学、顽强拼搏,浩然在共和国十周岁生日之际,圆了自己的作家梦。那一年,他27岁。
1964年底,浩然调北京市文联成为专业作家。至1966年“**”爆发前夕,他创作出版了《新春曲》等10个短篇小说集、《小河流水》等4部儿童文学集和散文集《北京街头》,并推出了他的代表作、120余万字的三卷本长篇巨著《艳阳天》。
《艳阳天》一问世即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好评,浩然收到全国各地热心读者的来信一万余封。后来,同名电影的上映更使这部作品家喻户晓,影响深远。1999年,面向全球华人世界的香港《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1949年至1976年的中国大陆小说,只有浩然的《艳阳天》和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榜上有名。
谈到自己的创作成果,浩然先生激动地说:“自从立志从事文学创作起,我的青壮年时期没有睡过一次午觉,晚上12点以前没有上床休息过,从未贪恋享乐、虚掷光阴。即使卧病在床,也要读书、自修、翻笔记,或闭着眼睛构思故事,琢磨怎么写得更好些。”
浩然十分怀念他那勤劳、善良而又苦命的母亲。母亲一生要强,却没有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便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无尽的牵挂,抛下一双年幼的儿女,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人要有志气、有正气”是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对浩然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至今铭记在心。浩然感慨地说:“我们这一代工农出身的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空前的。我从内心感谢党、感谢革命、感谢时代,要永远走正直路,做正直事,当正直人!”
据新华书店统计的资料,仅在国内,浩然的作品就有50多种、一千多万册广为发行。有人说他是中国作品发行量最大的作家。他各个历史时期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就有11部之多。60年代《艳阳天》首次出版时,他将所得稿费1万元全交了党费。近年,新加坡一个财团要出200万元买下他作品的所有版权,被他断然拒绝。他说:“将来如果有人要改编我的作品,还得到国外去购买版权,那叫什么事!”广西一个饮料厂,以100万元的酬金请他给某饮料做电视广告,他婉言谢绝了。浩然说:“我为人的标准是,不要有野心,不要有贪心,不要有害人之心。要热诚待人,厚道而正直。”他始终恪守着这一原则。
应笔者请求,浩然先生欣然题写了“怀浩然正气,抒苍生真情”几个字赠予笔者。这两句话,也是浩然先生为人为文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