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姓氏的zi怎么写的
訾(zī)。
介绍訾姓:
一、姓氏源流
訾(Zī)姓源出有四:
1. 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期周国有地名为訾(在现今河南省巩县一带)的,居住在此地的人家就将地名作为姓氏,形成訾姓的一支。
2. 为他姓所改。古代有訾陬氏部族,帝喾的一个妃子即为该部女子,訾陬氏后人有的省去陬字,成为訾姓。
3. 出自祭氏所改。南北朝的时候,居住在齐地的祭姓人认为祭姓不吉利,于是将祭姓改为訾姓,称此氏。
4. 出自姜姓,以城名为氏。周朝的爵位为伯的祭国(今河南省郑县的东北)有城名为訾。后来这个城被齐国夺取,此城的人遂以訾为姓。
5. 得姓始祖:祭伯。关于訾姓,《姓苑》上有“今齐人本姓祭,以不祥为訾。”的记载。由此可见,訾氏是由祭氏改姓而来的。
二、迁徙分布
1.訾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最先出现的訾姓,是从訾陬氏简化而来的。夏朝诸侯国中有皆陬国,它的国民大多是称为訾陬氏。而訾陬氏后来简称为訾氏。古代姜姓纪国(今山东省寿光县纪台村)有訾城,后为齐所灭,但子孙仍以訾为姓,以纪念这个曾经存在的国度。春秋时,周国有一地名为訾(今河南巩县)的地方,当地的居民世代就以地名为姓,为訾氏。訾姓的望族居渤海郡(在今天的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湾沿岸一带)。
2. 姓氏中bian字怎样写
姓氏中bian字是边
一、边的读音:biān
二、汉字释义:
1、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
2、国家或地区交界处。
3、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
4、旁侧,近旁。
5、方面。
6、表示方位。
7、姓。
三、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
四、部首:辶
五、相关词组:
河边、手边、里边、右边、那边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横折钩、撇、点、横折折撇、捺
二、词语释义:
1、河边
靠近河流的地方 。
2、手边
犹身边。
3、里边
一定时间以内他一年里边没有请过一次假。
4、右边
靠右的一侧。
5、那边
在那里。
3. 姓氏中的 gu 字怎么写
姓氏中的 gu 字这样写:辜、鼓、古、骨、谷、榖、固、顾等八个姓氏。
一、辜:gū
1、罪:无~。死有余~。
2、背弃;违背:~负。~恩背义。
3、姓。
4、辜字属于古字族。在古字族里,古字都是声符兼义符。古字族汉字都与“过去的”、“旧时的”之义有关。辜的本义是“根据古俗惩处”,转义为“罪行、罪犯”。此外,辜还是姓氏的一种,源自林姓,为比干之后。
二、鼓:gǔ
1、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腰~。手~。花~。
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用风箱等扇(风):~风。
5、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
6、凸起;胀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额上的青筋都~起来了。
7、形容凸起的程度高:钱包很~。口袋装得~~的。
8、姓。
三、古:gǔ
1、古代(跟“今”相对):远~。厚今薄~。
2、经历多年的:~画。~城。这座庙~得很。
3、具有古代风格的:~拙。~朴。
4、真挚纯朴:人心不~。
5、古体诗:五~。七~。
6、姓。
7、古“gǔ ”,从十从口。从十,口。识前言者也。古人、古旧、古楼、古塔、古都、谷壳等等,在字典中有多种意思,有名词和形容词两种词性。
四、骨:gǔ gū
1、[ gǔ ]
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头。~骼(全身骨头的总称)。~节。~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干(gàn)。
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扇~。
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气。
2、[ gū ]
1)〔~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
2)〔~碌〕滚动(“碌”读轻声)。
3)骨,即骨骼,指人或动物肢体中坚硬的组织部分。
五、谷:gǔ yù
1、[ gǔ ]
1)两山或两块高地中间的低洼地:峡~。万丈深~。
2)谷类作物的总称。也特指粟:五 ~。~草。
3)古代百谷的统称,即农作物的统称。
4)〈方〉稻。也指稻的子实。
2、[ yù ]
1)见〔吐谷浑〕
2)谷,gǔ,从水半见,出於口。泉出通川为谷,两山闲流水之道也。谷,从禾从壳(壳,坚硬的外皮包裹)。谷,必有稃甲,百谷之总名,粮食作物的总称。
如五谷有:麻,黍,稷,麦,豆。"谷"在汉字中是一个单字,具有一词多义,大致可理解为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本字发音为拼音ɡǔ,又发音lù 以及yù,所以它是一个多音字,稻谷的谷、山谷的谷,本来是两个字,《简化字总表》将这2个字合并。'"谷"共7笔画。另外"谷"也可作姓。
六、榖:gǔ
即“楮”
七、固:gù
1、结实;牢固:稳~。加~。本~枝荣。
2、坚硬:~体。凝~。
3、坚决地;坚定地:~辞。~请。~守阵地。
4、使坚固:~本。~防。
5、鄙陋:~陋。
6、同“痼”:~疾。~习。
7、姓。
8、本来;原来:~有。~当如此。~所愿也。
9、固然:坐车~可,坐船亦无不可。
八、顾:gù
1、回头看;泛指看。例 :回~。举目四~。
2、拜访:三~茅庐。
3、照管;注意:奋不~身。~大局。
4、商店或服务 行业称前来购买货物或要求服务:惠~。~客。
5、文言副词。反而:足反居上,首~居下。
6、文言连词。但是;只是:虽年高,~精神不减。
7、顾,中国汉字,多音词,读作:gù。主要做疑问词,后面跟名词或数量词,表示要求在所问范围中有所确定:~样。
~里(什么地方。用于反问句,表示否定,如“我~~知道?”“他~~笨啊?”谦辞,推辞对自己的褒奖)。中国汉字,繁体写法:顾。
4. 姓氏nai字怎么写
是 “乃”
据族谱,广西乃氏系由山东白马县(此县名现已无从查究)迁到广东东莞,后迁到广西隆安定居至今。
当年,乃氏始祖“马矩公”来到现隆安县震东村花乃屯,看到此地傍山临江,右江河水悠悠,青山翠绿葱郁,山河间良田千倾,地势平坦,极适宜居住生活,遂定居于此。
此后经六十余代繁衍生息,乃氏后人现已达近千人众,花乃屯在震东村已成为最大的自然屯,分为6个生产队,各个生产队的乃氏后人都是血缘较近的族亲。由于已历经几十代,在不同的生产队间,甚至出现了乃氏之间通婚,族人也并不禁止。当然,绝大多数的婚姻还是与外姓联姻。
震东村的大部分自然屯都是依右江畔分布,自上而下分别为:那旭屯、巴眉屯、花乃屯、花潘屯、花陆屯、花周屯、花何屯、花吴屯、花苏屯、汪潘屯、周黄屯等,几乎每个屯都是以该屯村民的姓氏起名,如花乃屯就是乃姓村民为主。隆安县城别名蝶城,四周分布的自然屯都是以花为名,此也为当地一趣谈~!!
希望各地的乃氏后人能互相联络,寻根问祖,清明时节,一起拜祭我们共同的祖先~!!为振兴乃氏家族共图谋,为子孙后代谋福祉,此乃我们乃氏人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