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宽的笔顺怎么写
宽的笔顺是:点、点、横撇/横钩、横、竖、竖、竖、横折、撇、竖弯钩。
宽
拼 音 kuān 部 首 宀 笔 画 10 五 行 木 繁 体 宽 五 笔 PAMQ
1.横的距离大;范围广(跟“窄”相对):~银幕。这条马路很~。他为集体想得周到,管得~。
2.宽度:我国国旗的~是长的三分之二。这条河有一里~。
3.放宽;使松缓:~限。~心。听说孩子已经脱险,心就~了一半。
4.宽大;不严厉;不苛求:~容。从~处理。对己严,待人~。
5.宽裕;宽绰:他虽然手头比过去~多了,但仍很注意节约。
6.姓。
扩展资料
组词
一、宽阔 [ kuān kuò ]
1、宽敞开阔;宽大。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焦生见亡妻》:“妻行渐急,恐失之,遂鞭驴而往东南,见道路宽阔。”《元典章·刑部十六·禁影占富户不交当差》:“本省所辖地面宽阔,人民众庶。”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洞中始犹宽阔,继乃逼仄,俯行约里许又出一洞。”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 杨旭 宽阔的圆脸,在手电筒一映之下显得异常苍白。”
2、宽度和长度。
蒋光慈 《短裤党》三:“ 李金贵 和 邢翠英 住的是楼底下靠着后门的一间,宽阔都不过五六尺的样子。”
二、宽广 [ kuān guǎng ]
1、使开阔、广大、宽宏。
《汉书·田千秋传》:“初, 千秋 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羣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 唐 拾得 《诗》之十八:“运心常宽广,此则名为布。辍已惠於人,方可名为施。”
2、面积大,宽阔。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太子国必宽广,林木繁稠,平地具布黄金,树枝银钱遍满。”《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他店内房屋宽广,下的客商多。” 袁静 《伏虎记》第十回:“走热了,他把黑毡帽一摘,露出宽广的额头,雪白的头发。”
3、谓范围广大。
沙汀 《丁跛公》:“那些对他开玩笑的人,范围是颇为宽广的。” 魏巍 《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二:“人的精神生活,有极宽广的领域。”
三、宽容 [ kuān róng ]
1、宽厚能容忍。
《庄子·天下》:“常宽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谓至极。”《后汉书·傅燮传》:“陛下仁德宽容,多所不忍,故阉竖弄权,忠臣不进。”
2、包容;原谅;不计较。
《宋书·郑鲜之传》:“我本无术学,言义尤浅,比时言论,诸贤多见宽容。”
3、引申指宽恕。
清 李渔 《风筝误·拒奸》:“你不从就罢了,何须告诉母亲,待我陪个不是,求你宽容了罢。”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4、宽舒从容的神色。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桓公 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 谢安 、王坦之 。 王 甚遽,问 谢 曰:‘当作何计?’ 谢 神意不变,谓 文度 曰:‘ 晋 阼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 王 之恐状转见於色; 谢 之宽容愈表於貌。”
2. 怎么写宽窄巷子的作文
暑假的最后一天,凉爽的秋风伴着我的好心情,我和妈妈来到宽窄巷子玩赏。
漫步进入宽巷子,古香古色的房屋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步入了一百多年前的旧中国。走在宽宽的巷子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复古,四合院外的青色翠竹为单调的灰墙增添一份绿色的生气。微风轻抚面颊,带来一阵清新的茶香味,随那淡淡的茶香望去,巷子的两旁是一个个茶馆,一些人正在那里喝茶、谈天。
巷子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古味十足,连卖的物品都是那么的精美、那么的富有韵味:一本精心剪出的十二生肖如意纸画、一张画有红楼梦里人物的竹叶书签、一个个面人娃娃都会让你赞不绝口!
慢慢地向里走去,一幢欧、美结合式的小洋楼映入眼帘,使人眼前一亮。通过门前的铁牌我知道了,这一幢洋楼有个爱情故事:从前,有一对恩爱的外国夫妻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修好了这幢洋房,正当他们沉浸欢乐中时,不幸却来临了,男人被召上了战争前线,一去不复返,他再也没回来了!女人在这幢洋楼中度过了她的余生,在等待中度过了她的余生,在思念和回忆中度过了她的余生……。没想到一幢简简单单的洋楼却有着如此凄美的爱情故事!我想这也许就是现在这里为什么要卖手工巧克力的原因吧!因为巧克力也是这样的,浓浓的苦味中透出一丝淡淡的甘甜!也许等待也是一种美,也许思念和回忆也是一种美,但它们都是很难体会到的。
在窄巷子里我看到了一幢别有风格的房子,这房子的墙面上添有很多大小一致的玻璃方块,方块上又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立体图案:或是小花、或是十二生肖……这样有特色的古屋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一幢又一幢的古屋从我眼前消失……整个下午我都沉浸在这古典的气氛中、沉浸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中。
宽窄巷子传承了古都的传统文化和经典风范,方寸之间,流露出的点点滴滴,都是古乡古色……我喜欢这古乡古色,我喜欢这别具一格的设计,我喜欢这韵味十足的感觉……
3. 作文:成都的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大家知道宽窄巷子的由来吗?而且这巷子以前还曾经叫过胡同呢宽窄巷子始建于清朝,是成都33条清朝兵丁巷子中仅存的2条,属合院式建筑。康熙57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
清朝廷派3000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少城被定作“八旗”军营及其家眷住处,属禁地。位于其中的宽巷子西口为镶红旗的地盘,窄巷子西口则为正红旗驻地。
当时的名字并不叫宽窄巷子,而是被分别称为“兴仁胡同”和“太平胡同”。直到民国初年,这种明显具有北方风格的名称才被“宽窄巷子”所取代,并一直沿用至今。
浓缩南北民俗 由于八旗子弟生活闲散,追求享受,这个区域也就成了成都休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青砖墙,四合院,高门楼,花墙裙,既有南方川西民居的特色,也有北方民俗文化的内涵。
随着成都旧城改造运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式建筑、胡同和社区被现代高层住宅楼、商务楼所取代,“宽窄巷子”却在城市改造的废墟中异军突起,原住居民们纷纷在巷子里开起了颇具地方特色的茶馆和酒吧,不到两百米的街道上竟然挤下了十余家。在这两条小巷子里,“老成都”氛围越来越浓烈,盖碗茶、豆花饭等恬静的市井生活场景仍在这儿顽强地再现……林文询老师认为,宽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更是今天成都最著名的新“名片”和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