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貂蝉外貌描写 (原文)
原文:“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出自《三国演2113义》作者罗贯中对貂蝉的赞词。
罗贯中又诗曰:“红牙摧拍燕飞忙,一片行云5261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扩展资料:
貂蝉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在正史中没有大肆渲染,却在艺术作品中绚烂夺目的人物。貂蝉原名任红昌,祖籍山西4102,与名将关羽为同乡。她在战乱时被司徒王允救下,因美貌被王允认作自己的义女。 貂蝉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愿为义父担忧。
定下连环美人计,离间董卓与养子吕布的关系。王允先把貂1653蝉暗地里许配给吕布,再明着把貂蝉献给董卓做妾。貂蝉嫁给董卓之后对吕布暧昧送情,周旋于父子二人之间。最后吕布为了貂蝉,杀了位高权重的义父董卓。而内吕布在后来的战争中殒命。
对于貂蝉的结局,有人说她在吕布死后被乱军斩杀容,有人说她被曹操献给关羽后被关羽杀死,还有人说她与心中的英雄远离乱世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貂蝉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民间传说美人)
2. 找描写貂蝉的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
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
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
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象,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身着丝绸粉红衫,脚踏绣花三寸莲。未言先笑婀娜影,月下焚香祈苍天!《1》 娥眉如月樱桃唇,鼻若悬胆玉面颜。
十指尖尖犹嫰笋,回眸一笑醉万年。
3. 貂蝉的字是什么
貂蝉,姓任,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入宫中,掌管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
貂蝉与西施、王昭君、杨贵妃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她的名字“貂蝉”其实起源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通过《宋书•礼志》中的记载来看,“貂蝉”最早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中,给官员们保暖的一种服饰。在秦汉时期,这种东西成为了皇帝近臣的饰品。《宋书•礼志》中还提到,汉魏时期宫中曾有女尚书出现,她们“着貂婢,佩玺,陪乘”。女尚书赋予了这个名字柔美的韵味。
再说小说中的人物“貂婵”。在正史中,根本没有关于她身世的明确记载。那么,这个人物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她到底是谁呢?
《三国演义》中说她是王允的歌伎,利用美人计挑起了吕布和董卓之间的矛盾,借吕布的手杀掉了董卓。但是,这只是小说中的描写,不能作为事实依据。
综合史籍中的说法,关于貂蝉的身份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貂蝉是吕布手下部将秦宜禄的妻子。在《三国志•关羽传》中说,秦宜禄的妻子长得颇有姿色,关羽原本想把她娶来做妻子,但是却被曹操留下了,这引起了关羽的嫉恨之心。性子刚烈的关羽,一怒之下就杀死了秦宜禄的妻子。由此事还衍生出元杂剧《关公月下斩绍蝉》。
另一种说法是,貂蝉是董卓的婢女。在《后汉书•吕布传》中记载,董卓派吕布看守宫中的小门,吕布却趁机与董卓的婢女私通,而与吕布私通的这个婢女就是貂蝉。
还有一种说法是,貂蝉就是吕布的妻子。据《三国志•吕布传》中记载,吕布的妻子曾说过“妾昔在长安,已为将军所弃,赖得庞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须顾妾也。”由此可见,貂蝉应该是吕布的妻子。
这几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谁都无法说服他人。
4. 关于貂蝉作文
春节时笔者省亲忻府区,再次经过城东两三里外的貂蝉陵园,目睹颓败景象,陡生感伤之情,遂有了关于貂蝉种种遗憾的记叙。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貂蝉以侍婢出现,以死者家属退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死成了千古之谜。
貂蝉生于何方?一说临洮,一说米脂,一说忻州。
临洮之说源于《三国志平话》,貂蝉向王允自我介绍:贱妾本姓任,家长是吕布,自临洮关相失……;米脂故里说则因陕北谚谣曰: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貂蝉是忻州木芝村人显然更有说服力,在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貂蝉对王允说“您孩儿又是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刷选宫女,将您孩儿取入宫中,掌貂蝉冠来,因此唤做貂蝉。”忻州民间有云:忻州无好女,定襄无好男,意即自忻州出了貂蝉,定襄出了吕布后,当地风水都被占尽了。除了这些,至今木芝村的老者说,该村外曾立过“貂蝉故里”的石碑,村中还有墓与庙,还有一条以王允命名的街道等。
白门楼事发后,貂蝉会是怎样的命运呢?有这样几种传说。一说是曹操得知关羽把貂蝉藏在静慈庵,就暗中派人缉拿,貂蝉为绝曹的野心,遂扑剑自杀;一说貂蝉出家为尼,其间写了佚名的《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寿终庵中;一说曹操采纳荀攸之计,为离间桃园三兄弟,而把貂蝉明许关羽,暗应刘备,为绝曹念,关羽杀了貂蝉;还有一说是,关羽把貂蝉送回了木耳村(今木芝村),貂蝉一直未嫁,所以村中便有了貂蝉墓及纪念殿堂,还在后殿供奉了关公。前些时候又添新闻,成都北郊一位曾姓老人曾捡得一块碑,碑文曰:貂蝉,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为国捐躯……随炎帝入蜀,葬于华阳县外北上涧横村黄土坡……按此说,貂蝉极有可能流落于蜀中而了结残生。
去年春天,由陈凯歌执导的40集电视连续剧《吕布与貂蝉》热播好久,令人遗憾的是,剧中的貂蝉成了张角转世,巧言辩善武功,活脱脱成了一个世间高人。而其与吕布的爱情长跑也免不了红颜祸水的感觉,实在有损貂蝉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戏说过头往往会扭曲了一个事实。好在该剧之后又被勒令修改,但愿再播之日能给人们留下好的印象。
以写了500余万言《中国历代演义》而著称于世的蔡东藩先生不仅肯定了貂蝉的存在,而且予以极高的评价:“司徒王允累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并说:“庸讵知为一身计,则道在守贞,为一国计,则道在通变,普天下之忠臣义士,猛将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蝉独能除之,此岂尚得以迂拘之见,蔑视彼姝乎,貂蝉,貂蝉,吾爱之重之!”
细揣摩又生一憾,貂蝉,元好问、公孙杵臼……忻州人文景观多矣,何以落得红墙圈寂寞,不见游人来的地步呢?
千百年倏忽,逝者如斯夫,一身娇艳的貂蝉留下了一生的谜团,写就了一段历史,也带给后世一个美好的形象,果遇有心人,关于貂蝉的种种遗憾终将不再有。
5. 谁有写貂蝉的作文
说什么郿邬春深,全不晓天意人心,受禅台反成了断头台帝王梦何处寻。远离了富贵繁嚣地,告别了龙争虎斗门,辜负了锦绣年华,错过了豆蔻青春,为报答司徒大义恩深,拼舍着如花似玉身,从今后再不见儿的身影,也再不闻儿的声音。貂蝉已随着那清风去,化作了一片白云……
每当耳边响起这幽怨无奈的曲调,莫名的忧伤不可抑制的汹涌而来。黄沙、落日、车铃、画戟,重又把我带回了那个硝烟四起,群雄逐鹿的年代。晨曦中一行车马慢慢走来,貂蝉在模糊中渐渐清晰。
一张清丽绝尘的脸,一双多情杏眼,婀娜的身段,曼妙的舞姿。这倾国倾城之貌,多才多艺之身,曾是多少女子可望而不可及的资本,而这一切在三国都是错误!青春,美貌,多情却用作了千百年来屡试不爽的美人计;权力,****,阴谋演绎着一出惊心动魄的连环计。而貂蝉却成了那些所谓政客忠君报国的一颗棋子,为东汉王朝作了一世的陪葬。乱世出英雄,人们渴望英雄,但没有人会喜欢英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生逢东汉末年,权臣当道,朝纲败坏,行将就木的东汉王朝在刀光剑影,阴谋诡计中风雨飘摇。自西凉军阀——飞扬跋扈的董卓进京,更是易帝、迁都、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而朝中大臣的都敢怒而不敢言。丁原反击不成,赔上性命不说,还“送给”董卓一个骁勇善战的义子吕布;曹操行刺未遂反成献刀,三英战不胜吕布;袁家兄弟率阵容强大的关东盟军,却逡巡不前,最终做鸟兽散。而就是这个群雄都拿他无可奈何之人,却在貂蝉的巧妙周旋下灰飞烟灭。“谁说女子不如男”小女子也可抵千军万马;“信知生男恶,反知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果真如此吗?试问:此时,那些成天念叨着匡扶汉室、忠君报国的男子又哪儿去了?竟要一个女子用其柔弱的身躯去担当!竟还会有人说“红颜祸水”,漂亮女人更有可能是间谍,叹叹,男子自己把持不住,还有脸怪女子!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我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只为王允的一个嘱托,一记叩首,貂蝉可以赴汤蹈火,拼舍如花似玉身在所不辞。这对那个道德沦丧,充斥着尔虞我诈的社会,对那些道貌岸然的男子是多么大的讽刺。马中赤菟,人中吕布。当王允把貂蝉与吕布相见的那一霎那,神魂颠倒,心花怒放的不仅是吕布吧,哪个女子不怀春?年方二八,拥有闭月之貌,情窦初开的貂蝉又岂是铁石心肠?一个是气宇轩昂、骁勇善战;一个是闭月羞花、柔情似水。这就是理想中的英雄美人吧,若非这个时代,也许他们可以书写美好的结局,可故事远未结束。当王允又将貂蝉献与董卓,一方美玉被陷于污淖,无情蹂躏摧残,她的心又是如何慢慢凋谢?多少次对月哭泣。当她身心俱疲地离间周旋于这对“父子”间,小女子关乎爱情、幸福的美好憧憬早已被消磨殆尽,在她的生命里也不可能再有纯属感情一说了。当受禅台反成了断头台,满城百姓欢呼雀跃之时,又有谁还想起了千疮百孔的貂蝉?!
三国,乱世,这是一个拒绝爱情,排斥女性的时代。“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刘备如是说。《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屈指可数,而仅有的几位中,不是正言凛然、深明大义的徐庶之母,就是包办婚姻、替女儿相亲的吴国太,毫无自身情感的交代。难得孙尚香一烈女子也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江东二乔纵是与孙郎周郎结成伉俪,也终不了青春守寡,孤独终老。而其中最浓墨重彩就是千古美女貂蝉了,不免引起后人无尽的遐想,可悲?可敬?可叹!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杜鹃声声不忍闻。今后再不见儿的身影,也再不闻儿的声音;从今后还有谁会记起我貂蝉,还有谁能陪我看落花满肩?走吧,走吧。不如随那清风让我绝世尘封。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北雁南归,啼叫哀鸣,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暮色四合,一阵阵车铃由近而远,两行深深的辕车印在慢慢消逝,载着那个身影越走越远,逐渐消失在那空旷的天边
6. 写貂蝉的诗词有哪些
郑问之《三国志》里的貂蝉:
休问琴弦世事非 唯知清月皎洁稀
此生已是浮萍命 他世偕求草色微
空有红妆期未约 觉无情意不逢归
绿腰岂愿随风舞 何奈心魂乱战飞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貂蝉以侍婢出现,以死者家属退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死成了千古之谜。 一 貂蝉的生貂蝉生于何方?一说临洮,一说米脂,一说忻州。 临洮之说源于《三国志平话》,貂蝉向王允自我介绍:贱妾本姓任,家长是吕布,自临洮关相失……;米脂故里说则因陕北谚谣曰: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貂蝉是忻州木芝村人显然更有说服力,在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貂蝉对王允说“您孩儿又是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刷选宫女,将您孩儿取入宫中,掌貂蝉冠来,因此唤做貂蝉。”忻州民间有云:忻州无好女,定襄无好男,意即自忻州出了貂蝉,定襄出了吕布后,当地风水都被占尽了。除了这些,至今木芝村的老者说,该村外曾立过“貂蝉故里”的石碑,村中还有墓与庙,还有一条以王允命名的街道等。以写了500余万言《中国历代演义》而著称于世的蔡东藩先生不仅肯定了貂蝉的存在,而且予以极高的评价:“司徒王允累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死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并说:“庸讵知为一身计,则道在守贞,为一国计,则道在通变,普天下之忠臣义士,猛将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蝉独能除之,此岂尚得以迂拘之见,蔑视彼姝乎,貂蝉,貂蝉,吾爱之重之!” 细揣摩又生一憾,貂蝉,元好问、公孙杵臼……忻州人文景观多矣,何以落得红墙圈寂寞,不见游人来的地步呢? 千百年倏忽,逝者如斯夫,一身娇艳的貂蝉留下了一生的谜团,写就了一段历史,也带给后世一个美好的形象,果遇有心人,关于貂蝉的种种遗憾终将不再有。 二 貂蝉的死貂蝉在《三国志》里是没有的,她出身于戏曲家言;自然她的命运也是。元杂剧《关大王月夜斩貂蝉》说,吕布败亡,张飞俘获貂蝉,将她送给关公。关公夜读《春秋》,看到书中都是妖女误国,于是便决意杀了貂蝉。 此或非凭空捏造。据《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称,关羽在同曹操一起攻打吕布时,战前就向曹操要求将吕布部将秦某老婆赐给他。城破,曹操见色生心,变卦自己留着享用了。此事在《魏氏春秋》里也有记载。民间艺人不用考证,相信秦妻就是貂蝉,因为关羽被人夺爱,火冒三丈,所以杂剧家据此作了《斩貂》的剧目,为关公出出气,聊表“我得不到的,你也休想得。 《关大王月夜斩貂蝉》一戏后来演变成:关羽敬重貂蝉,要释放她,不料倚墙的青龙偃月刀自己倒下来,将貂蝉误杀了;或者是关羽以刀斩貂蝉的影子以代身,不料却把人斩死…… 总之,貂蝉终归是被杀掉了。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姓任,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入宫中,掌管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蝉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与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蝉,貂蝉毅然扑剑身亡。 我以前想貂蝉的结局时,设想了很多,都不尽如人意。现在一想,央视版《三国演义〉的貂蝉结局,倒是最好的: 紫陌红尘,西风古道,风尘恋恋,老马旧车。貂蝉身着红裳,最后凝望了一眼那曾经风虎云龙的长安城,然后黯然垂下车帘。这一刹那,千年的风尘被她锁在车外,天下已经与她无关。
有歌曰:说什么眉坞春深
全不晓天意人心
远离了富贵烦嚣地
告别了龙争虎斗门
辜负了锦绣年华
错过了豆蔻青春
为报答司徒大义深恩
拼舍这如花似玉身
从今后再不见尔的身影
也再不闻尔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