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红头文件文号如何写
*******公司文件
****【2009】28号
★
关于下发《 》的
通 知
******(主送机关)
***********公司
****年*月**日
主题词:
抄 报:
抄 送:
*******(发文单位) ****年*月**日印发*份
保密等级字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64663065体:一般用4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4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
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4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4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4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4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4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4号仿宋体)
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4号仿宋体)
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小4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常用4号黑体
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2. 机关公文文号编制规则
机关公文文号编制规则如下:
年份使用公元纪年,在“[ ]”内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例如:*政字[2011]11号,“*政”是**人民政府的代字,“[2011]”是发文的年份。
联合行文只标注主办机关发文字号。发文字号一般标注在文头之下、横线上方居中。
文号的形式为:地区简称+卫+执法类别+执法性质+〔年份〕+序号,如黄卫食罚〔2006〕001号。
文书本身设定编号的,应在文书标注的"编号:"后印制编号,编号形式为年份+序号,如2006-001。
另外,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扩展资料:
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公文编号一般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机密公文应根据机密程度划分机密等级,分别注明“绝密”、“机密”、“秘密”等字样。机密等级由发文机关根据公文内容所涉及的机密程度来划定,并据此确定其送递方式,以保证机密的安全。
密级的位置:通常定格标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机密公文还要按份数编上号码,印在文件版头的左上方,以便查对、清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文号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公文格式
3. 药品批准文号正确怎么写
1、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试生产药品批准文号格式:国药试字+1位字母+8位数字。进口药品注册证格式:由字母H(Z或S)后接八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前四位为公元年号,后四位为顺序编号。化学药品使用字母“H”,中药使用字母“Z”,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整顿的保健药品使用字母“B”,生物制品使用字母“S”,体外化学诊断试剂使用字母“T”,药用辅料使用字母“F”,进口分包装药品使用字母“J”。数字第1、2位为原批准文号的来源代码,其中“10”代表原卫生部批准的药品,“19”、“20”代表2002年1月1日以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其它使用各省行政区划代码(见附件一)前两位的,为原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药品。第3、4位为换发批准文号之年公元年号的后两位数字,但来源于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文号仍使用原文号年号的后两位数字。数字第5至8位为顺序号。
2、每种药品的每一规格发给一个批准文号。除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委托生产和异地加工外,同一药品不同生产企业发给不同的药品批准文号。
3、自2002年1月1日以后批准生产的新药、仿制药品和通过地方标准整顿或再评价升为国家标准的药品,一律采用新的药品批准文号格式。
4、自2002年1月1日以后批准发给的化学药品《进口药品注册证》,其注册证号格式亦作部分改变,其中字母“X”改为“H”,其它部分不变。原已发给的旧格式注册证号在换发《进口药品注册证》时用新格式取代。
5、药品批准文号及化学药品的进口药品注册证号换发后,印有原格式批准文号及注册证号的包装标签在2003年12月31日后禁止流通使用。
6、药品批准文号采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4. 关于公文写作的格式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全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使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第三条 公文处理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 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第五条 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
第六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模范遵守本办法并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第七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指导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
第八条 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应当设立文秘部门或者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第二章 公文种类第九条 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三)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五)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七)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九)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十一)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十三)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三章 公文格式第十条 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一)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其中,“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二)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三)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四)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五)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其中,“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六)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七)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八)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九)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
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十)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十一)公文如有附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应当加括号标注。
(十二)公文应当标注主题词。上行文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
(十三)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十四)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在民族自治地方,可以并用汉字和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习惯书写、排版)。第十一条 公文中各组成部分的标识规则,参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
第十二条 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左侧装订。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四章 行文规则第十三条 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第十四条 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第十五条 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第十六条 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
5. 行政公文的发文字号
1。行政公文的发文字号是很重要的,方便归档和查找,还有体现公文的严肃性,严格的公文都是有发文字号的,除开一些特殊的文件,比如汇报材料,办公室通报,大事记和一些函件等。所以有些情况也是可以省略的。
2。发文字号都是在标题的下方,正文和文头的横线之上。
3。实际生活中有不写的也不一定都是错的,现在中央规定各地要少发文,所以很多地方为了节约文号,函件和通过机要通道传送的文件很多都不用文号的,从现实意义来说这么做也不是错的。希望能帮到你```
6. 资产评估报告的标题及文号怎么写
一、概述(一)进行资产评估必须按本规定撰写资产评估报告书,并作为资产评估机构提交委托方和提请财产评估主管机关确认批复的基本内容与格式。
(二)评估报告书包含的基本内容和格式:1、评估报告书封面及目录;2、评估报告书摘要;3、评估报告书正文;4、备查文件;5、评估报告书装订。二、评估报告书封面及目录(一)评估报告封面须载明下列内容:1、评估项目名称;2、资产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的编号(该编号需注明年度及报告书序号);3、资产评估机构全称;4、评估报告提交日期;5、评估报告封面可载明评估机构的业务商标(即图形标志)。
(二)评估报告的目录在评估报告书的封面后排印,包括每一章节的标题及相应的页码。(三)评估报告须按评估报告书、评估说明、评估明细表分册装订(注明评估报告共包括几册),各分册扉页上分别打印该册目录。
三、评估报告书摘要(一)评估机构应以较少的篇幅,将评估报告书中的关键内容摘要并刊印在评估报告书正文之前,以便使各有关方了解该评估报告书提供的主要信息,方便企业在注册等情况下的使用;(二)"摘要"与资产评估报告书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按评估报告的统一格式要求由注册资产评估师、评估机构法定代表人及评估机构等签字盖章并署明提交日期;(三)"摘要"必须与评估报告书揭示的结果一致,不得有误导性内容,并应当采用下述文字提醒使用者阅读:"以上内容摘自资产评估报告书,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应认真阅读资产评估报告书"。四、资产评估报告书正文(一)评估报告书正文应按照以下基本内容和格式撰写:1、首部;2、绪言;3、委托方与资产占有方简介;4、评估目的;5、评估范围与对象;6、评估基准日;7、评估原则;8、评估依据;9、评估方法;10、评估过程;11、评估结论;12、特别事项说明;13、评估基准日期后重大事项;14、评估报告法律效力;15、评估报告提出日期;16、尾部。
(二)首部1、标题。标题应简练清晰,含有"XXXX(评估项目名称)资产评估报告书"字样,位置居中偏上;2、报告书序号。
报告书序号应符合公文的要求,包括评估机构特征字、公文种类特征字(例如:评报、评咨、评函,评估报告书正式报告应用"评报",评估报告书预报告应用"评预报")、年份、文件序号,例如:XX评报字(1998)第18号,位置本行居中。(三)绪言 应写明该评估报告委托方全称、受委托评估事项及评估工作整体情况,一般应采用包含下列内容的表达格式:"XX(评估机构)接受XXXX的委托,根据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资产评估方法,对为XXXX(评估目的)而涉及的全部资产和负债进行了评估工作。
本所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资产和负债实施了实地查 勘、市场调查与询证,对委估资产和负债在XXXX年XX月XX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作出了公允反映。现将资产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四)委托方与资产占有方简介1、应较为详细地分别介绍委托方、资产占有方(两者合一的可作为资产占有方介绍)的情况,主要包括:(1)名称、注册地址及主要经营场所地址、法定代表人、历史情况简介;(2)企业资产、财务、经营状况,行业、地域的特点与地位,以及相关的国家产业>策。
2、须写明委托方和资产占有方之间的隶属关系或经济关系,如无隶属或经济关系,则写明发生评估的原因;3、如资产占有方为多家企业,须逐一介绍。(五)评估目的1、应写明本次资产评估是为了满足委托方的何种需要,及其所对应的经济行为类型;2、须简要、准确说明该经济行为的发生是否经过批准,如已获批准,则应写明已获得的相关经济行为批准文件,含批>名称、批准单位名称、确立日期及文号。
(六)评估范围和对象1、须简要写明纳入评估范围的资产在评估前的账面金额及资产类型;2、如纳入评估的资产为多家占有,应说明各自的份额及对应的主要资产类型;3、须写明纳入评估范围的资产是否与委托评估及立项时确定的资产范围一致,如不一致则应说明原因。(七)评估基准日1、写明评估基准日的具体日期,式样为:本项目资产评估基准日是XXXX年XX月XX日;2、写明确定评估基准日的理由或成立的条件;3、须对确定评估基准日对评估结果影响程度作出明确揭示;4、申明评估中所采用的价格是否是评估基准日的标准,如不是则说明原因;5、评估基准日的确定应由评估机构根据经济行为的性质商委托方确立,并尽可能与评估目的实现日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