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药品标签怎么写
注册商标:明确标示生产厂商注册的商标。
质量标准:质量标准同时用颜色和汉语拼音代码两种方式显示。颜色显示区域为标签下部厂商信息区域;汉语拼音代码(如BZ、SH、DZ、SY)在显著位置标示。
中文名称及型态:产品名称以中国化学会1982年公布的“无机化学物质系统命名原则”、“有机化学物质系统命名原则”为主要依据,兼顾长期使用的俗名、商品名。并且尽可能准确地给出能够描述该化学试剂的型态或剂型,例如:水溶液、醇溶液、粉、块、棒、膏,甚至粒度如200目等。
英文名称:产品名称以IUPAC 1982年公布的“无机化学物质系统命名原则”、“有机化学物质系统命名原则”为主要依据,兼顾长期使用的俗名、商品名。
CAS登录号:由方括号内的9位数构成,以连字符分成三个部分,例如,[58-08-2]是咖啡因的CAS登记号。
分子式=分子量:正确书写分子简式,即分子示量式,按照1968年公布国际原子量准确计算分子量。如NaOH=40.10。
主成份含量:按照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所规定的分子方法,测定的该化学试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如99.9%。
包装量:固体物质给出该化学试剂的质量包装量,如1g、5g、10g、25g、100g、250g、500g、1000g等。液体或气体给出该化学试剂的体积包装量,如1ml、5ml、10ml、25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
外观:用简洁、准确的字词来描述该化学试剂的颜色、嗅味、物态等物理状态。
物理常数:依次顺序给出“熔点、沸点、密度、粘度、旋光度、折光系数、溶解度”等物理常数测定值。
特征光谱:给出“紫外、红外、核磁光谱”等特征吸收峰。
干扰杂质含量:给出主要杂质质量百分含量,尤其是主要干扰杂质的质量百分含量的准确测定值。
危险品规则号:属于危险品的必须标示危险品规则号。
生产批号:给出生产批号以利于溯源。
2. 什么是药品标签
1.药品的标签是指---药品包装上印有或者贴有的内容,分为内标签和外标签。
药品内标签指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的标签,外标签指内标签以外的其他包装的标签。2.药品的内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
包装尺寸过小无法全部标明上述内容的,至少应当标注药品通用名称、规格、产品批号、有效期等内容。3.药品外标签应当注明药品通用名称、成份、性状、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企业等内容。
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不能全部注明的,应当标出主要内容并注明“详见说明书”字样。对贮藏有特殊要求的药品,应当在标签的醒目位置注明。
4.药品标签中的有效期应当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用两位数表示。其具体标注格式为“有效期至XXXX 年XX 月”或者“有效期至XXXX 年XX 月XX 日”;也可以用数字和其他符号表示为“有效期至XXXX.XX.”或者“有效期至XXXX/XX/XX”等。
3. 非药品标签写法是如何规定的
是不是药品?是西药还是中药?是保健品还是食品?是真、是劣、是假?从外包装上就能分辩的一清二楚。
最简单而又确切的鉴别方法:就是看包装上的批准文号。 1. 药品在包装上一定能够看到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或Z.S.J.B)+4位年号+4位流水号”,它的意思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上市销售的药品,H字母代表化学药品、Z中成药、S生物制品、J进口药品、B保健药品。 2.如果包装上没有“国药准字”肯定是假药,或者有“国药准字”你登陆国家药监局数据库查询,输入“国药准字”和年号、流水号,查不到的也是假药。 在药品的包装上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超过有效期的都是劣药。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应该到当地药监局举报获赔。
那么有时你到药店买药品,营业员把保健品或食品推荐给你,你也自愿接受了,你就上当了。这种情况就不好投诉了,因为人家没有讲卖给你的是药品呀。
再跟你讲一下保健食品(保健品)和食品的简单鉴别方法。 1.保健品在包装上一定能够看到国家药监局的批准文号:国食健字G(J)或卫生部的批准文号:卫食健字(卫食健进字)。 后面标的字母G指国产J指进口。并且规定在包装或标签上方必须标有保健品的特殊标识:“蓝帽子”,一个类似蓝帽子的图案,下面有保健食品四个字。没有蓝帽子的就是假的保健品。 2.食品在包装上标示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都是以QS开头后面是流水号。有“卫生许可证号”以各省的简称开头后面是流水号,如豫卫食证字、粤卫证食字、沪卫食证字等,它的标识是一个长方形的白底里有个变形蓝Q字加白色的S。QS标识下面有质量安全四个字。
总之你买药品时就要看有没有批准文号:“国药准字”,有国药准字你还有疑问的话,你就登陆国家药监局数据库,查不到就是假药。你买保健品时就要看:有没有蓝帽子和国家的批准文号,你也可以登陆国家药监局数据库,查不到的就是假保健品。你买食品时要看有没有QS标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号。连你家的酱油标签上也有QS标识。现在有些化妆品也有QS标识,因为QS标识是质量安全的标识。
4. 怎么通过药品标签来对药有个全面了解呢
药品的包装(标签)就像它的身份证,上面有它的名字、生日和身份证号,读懂这些我们就能对一种药物有一个基本而又全面的了解。
通用名 在中文的包装盒(标签)上,最为硕大的一个名字是药物的通用名。这相当于一个人印在身份证的大名,无论他有多少个其他花哨的名字,他的大名都只有那一个,可谓“穿上马甲照样认识你”。
根据通用名,我们会读出药物的有效成分。如果只有一两种成分,就会把成分的全名写在其中;而如果是多种成分的话,就会采用简写(例如治感冒常见的酚麻美敏片,“酚麻美敏”4个字分别代表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右美沙芬和氯苯那敏这4种有效成分)。
商品名 在药物通用名的上下,还有一个印得比较小的商品名。商品名相对通用名更好记忆,而且其中很多都可以帮助人理解药物的用途(例如“泻立停”),因此生活中人们普遍使用这个名字。
至于为什么商品名印得那么小嘛……这是规定,防止企业用花哨的商品名和注册商标来忽悠消费者。 批准文号 如果通用名是药物的大名,批准文号就是它们的身份证号——。
药品的批准文号代表国家允许该种药品在国内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对于国产或在国内分包装的药物,其批准文号都以“国药准字”开头,后跟不同的字母(H:化学药,Z:中药,S:生物制品,J:进口分装。
总之就是拼音首字母)及8位数字。如果是直接进口的药品,则没有“国药准字”,直接就是字母+8位数字。
每个批准文号对应唯一的药品,可以在国家药监局的网站上查询到相应档案。只有有这个“身份证号”的,才是在国内具有合法身份的药物。
这里要特别注意,标有“卫食健字”并带有“蓝帽子”标志的是保健品而不是药品。 非处方药 看完姓名和身份证号,我们再来简单地鉴别一下药物的安全性,也就是它是否是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标志是一个写有“OTC”字样的椭圆形,这种药安全性相对较高,不用医生处方也可以自己买来用。 进一步说,非处方药的安全等级也有差别,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
甲类用红色表示,安全性稍差,使用时要更加谨慎;而乙类用绿色表示,安全性更好。在黑白印刷的标签上,则通过OTC标志右下角的“甲类”/“乙类”字样加以区分。
如果没有“OTC”标志,就说明该药品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才行。 保质期、批号 最后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药品的保质期和批号。
药品的保质期通常比较长,很容易让人忘记它究竟什么时候过期。因此,每次从家庭药箱里找出“存货”来用的时候,都别忘了关注一下它是否还在保质期内。
过期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都不能保证,是绝对不可以使用的。(特别提示:千万不要把过期药和空药盒卖给“收药”的小贩,他们会拿去再卖给不知情的人。)
至于批号,一般来说用处不大,不过如果用药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批号信息有助于进行调查和召回同一批生产的其他药品。 包装上通常会有关于药物用法用量、适应症等的简要信息,不过要想对这些方面有深入的了解,就需要阅读药品的说明书。
不过,目前的很多说明书对于患者而言显得并不很“友好”,从头读下来难免晕头转向。但其实,对于使用者而言,并不是说明书中所有的信息都有用,我们只需抓住重点即可。
【名称】这个在包装上看过了,pass。 【成分】如果同时在吃多种药物,成分还是看看为好。
核对一下几种药品之间主要成分有没有一样的,如果有就不要一起吃了,因为同一种成分重复吃有可能会吃得太多,安全性失去保证。至于化学式什么的,让它见鬼去吧。
【性状】没什么用,pass。 【适应症】如果是自我用药,适应症是非常重要的。
要仔细核对自己的症状和说明书描述的是不是一样。如果不能确定,最好还是求助于专业人士。
【规格】用处不大,pass。 【用法用量】重要!仔细看!注意药量的单位,可能是多少片,也可能是多少毫克或毫升之类的,有时候可能自己需要换算一下。
【不良反应】看一下为好。这一项里包括吃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
了解了这些,一方面可以预先做好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早处理。有的说明书上会把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之类的数据写得特别详细,这时只看其中概括的条目就行了。
【禁忌】非常重要!一定要仔细核对!如果符合“禁用”中提到的情况,就无论如何也不要吃这个药;如果符合“慎用”中的情况,则谨遵医嘱。 【孕妇及哺乳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如果是这些人群用药的话,这一项值得关注。
不过真正明确地指出“能用”或“不能用”的情况其实很少,很多时候都只是“尚不清楚”,这时候就只能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了。 【注意事项】如果有这一条,一定要看!注意事项可谓说明书的精华之所在。
在一些做得比较好的药品说明书中,注意事项中会用浅显的语言集中叙述用药中的各种重要问题,对用药人非常有帮助。但是,很多说明书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药物过量】如果药物真用过量了,接下来的事都是医生的工作,所以这个不用看了。
【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这是专业人士的事,让他们纠结去吧,直接pass就好了。 【贮藏】这。
5. 药品包装的标签应具有哪些内容
一、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制剂:
(一)内包装标签内容包括: 【药品名称】、【规格】、【适应症】、【用法用量】、【贮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及【生产企业】。由于包装尺寸的原因而无法全部标明上述内容的,可适当减少,但至少须标注【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三项(如安瓿、滴眼剂瓶、注射剂瓶等)。 (二)直接接触内包装的外包装标签内容包括: 【药品名称】、【成份】、【规格】、【适应症】、【用法用量】、【贮藏】、【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包装】、【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及【生产企业】。由于包装尺寸的原因而不能注明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均应注明“详见说明书”字样。 对预防性生物制品,上述【适应症】项均应列为【接种对象】。
(三)大包装标签内容包括: 【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贮藏】、【包装】、【批准文号】、【生产企业】及运输注意事项或其它标记。
二、原料药标签内容包括: 【药品名称】、【包装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贮藏】、【批准文号】、【生产企业】及运输注意事项或其它标记。
三、中药制剂:
(一)内包装标签内容包括: 【药品名称】、【规格】、【功能与主治】、【用法用量】、【贮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及【生产企业】。因标签尺寸限制无法全部注明上述内容的,可适当减少,但至少须标注【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三项,如安瓿、注射剂瓶等。中药蜜丸蜡壳至少须标注【药品名称】。
(二)直接接触内包装的外包装标签内容包括: 【药品名称】、【成份】、【规格】、【功能与主治】、【用法用量】、【贮藏】、【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包装】、【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及【生产企业】。由于包装尺寸的原因而不能注明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均应注明“详见说明书”字样。
(三)大包装标签内容包括: 【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贮藏】、【包装】、【批准文号】、【生产企业】及运输注意事项或其它标记。追问:
【药品名称】、【成份】、【规格】、【适应症】、【用法用量】、【贮藏】、【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包装】、【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及【生产企业】等,这个问题本身问得就有问题,没说是哪个包装。追问:
这是试卷上的原题。回答:
我知道,但它确实没问清楚……你可以把上面那些写上去,【药品名称】、【成份】、【规格】、【适应症】、【用法用量】、【贮藏】、【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包装】、【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及【生产企业】等
6.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是如何领取和销毁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五章 物料”中对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的领取、发放、使用和销毁等等均有明确规定:
第四十六条 药品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必须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式样、文字相一致。标签、使用说明书须经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校对无误后印制、发放、使用。
第四十七条 药品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应由专人保管、领用,其要求如下:
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均应按品种、规格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按实际需要量领取。
标签要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残损或剩余标签应由专人负责计数销毁。
标签发放、使用、销毁应有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