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好一篇纪念文
不知道你要纪念什么,我有时候会写一些关于人事物的
人的话主要写的是亲身经历,如果你写的是那种没有见过的人的纪念文那就去查一下资料然后把自己贴近那个人物将她可歌颂或者值得纪念的事迹用第二人称的角度说出来可能会更加的打动人心一下,如果只是想纪念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就用第一人称去阐述客观事实,少加主观的事情。
关于事情的话同理,跟自己有关的话就用客观事实先陈述一下,然后可以穿插一下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如果是纪念一些已经发生过的伟大事迹含有歌颂意味的话不妨加一点穿越的因素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说出对这件事情有多赞赏以及原因,这就可以多加一些主观内容。
如果是几年一件东西的话可以从故事入手分几次带入这件东西,效果想必会很好,很多人都会这么写,开头可以以这个开始,然后结尾也用这个,首尾呼应
2. 怎么写关于纪念先祖的文章
以下的别人写好的文章,我加了些注释,楼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稍做修改,如果自觉自己古文言功底不很好的话也可以给我发信息,给我说下具体情况,我可以帮你稍做处理。
呵呵,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抄不会抄了..祭先父文 维年月日,女国梅国桂国新子德尚德洪,以清酌庶羞之奠,致于先父之墓下,聊以达诚申信,而吊之以文曰:吾皇考讳森梁字道均,临川人也。二00三年十月二日葬于抚州黄土隆中,享年九十有二。
忆先公曩生之昔,自幼聪慧,甚为先祖所爱,逮乎弱冠,求学京华,又深为师长所识,诱掖有加,各门课业,均列优等,尢于文字学,更致力专攻,不墨守旧说,不拘泥于前人传注,独立思考,断以己意。所撰论文,入选校刊,编者推介,有幸与鲁迅之美文并载于同期刊物。
其时中华,国运不昌,列强入侵,日寇猖獗,鲸吞我三省,蹂躏我袍泽。先公信守民族之大义,毅然决然,投身于爱国之麾下,振臂于示威之行列。
开全民抗日之先河,响驱逐倭寇之号角。斯也者,乃彪炳青史之“一二·九"运动也。
先公学成之后,谢绝恩师之盛情,返回生养之故里。游子归乡,祖父开颜。
然此一归,错失良机,蛟龙始成池中之物,鲲鹏犹为笼中之禽,千里终成厩中常畜,栋梁用于泥土坯屋。惜哉惜哉!教育园圃,先父耕耘五十余年;呕心育人,家严沥尽一生心血。
其学之广之深,门生喋喋;其德之高之尚,受业啧啧。弟子千数,贤者百计;春风吹拂欧美亚,化雨沾濡才子乡。
呜呼吾皇考!孰料祸从天降,遭罹罔屈,息声讲坛,负箧而去;青衿太息,同仁皆冤。然先公犹能自达,不累心胸,言语未尝自及,吾侪未见其悲忻。
夫何能然?此无他也,乃学之力也。古之圣贤有论:自古有死,皆归无物。
惟圣与贤,虽埋不没。想吾先公当属“虽埋不没”者。
升于天阙,玉帝延之为高朋;降临黄泉,先贤视之为知己。且听其歌曰:“墓矗青山兮乐灵台,魂游赤地兮谒圣域。
访玉茗兮闲坐牡丹亭,游褒禅兮重探非常之观,登岳阳兮聆听忧乐之箴言,进辅仁兮拜谢恩师之教泽。”呜呼先公!汝之生,命途多舛;汝之死,得其值也。
死生之理,吾侪固知其如此,然缅怀先公之恩泽,不觉临风落泪,不能为太上之忘情也。歌曰:"天之迈兮音尘阙,梦之乡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冥路阻兮不可越。”
尚飨!注释:先父:与下文的皇考、先公、家严一样,都是指父亲。死后要在父字前加一先字。
维年月日:维,发语辞,无意义;年月可填可不填,要填就填立碑时的日期。清酌庶羞:清酒美食,羞与馐同。
吊之以文:用这篇文章吊唁他。讳森梁:晚辈不能直接称呼长辈的名字,如果一定要称,就得在名字前加上一个‘讳’字。
曩生之昔:活着的时候。逮乎弱冠:到了20岁。
求学京华:到北平求学。墨守旧说:不知通变,死守以前的说法。
拘泥于前人传注:被前人的注释所拘束,不敢变。袍泽:即同胞.诗经里有"与子同袍,与子同泽"的诗句。
斯也者,乃。..:这啊,就是。
.彪炳青史:照耀历史。“蛟龙。
.泥土坯屋"四句:大海中畅游的蛟龙成了浅水池中的鱼虾,一振翅飞出不知几千里的?鹏成了笼中普通的鸟,千里马成了马厩中普通的马,栋梁之材用到泥屋土坯中去了,所以后文就很惋惜地说“惜哉惜哉”。岳父生前也对我说过,若当年留在北京,早已是教授了。
所以,我连用了这四句代妻及妻姐妻弟诉说心中十分可惜的话。门生喋喋、受业啧啧:学生对老师的学识既广又深,喋喋不休地称道,对老师的高尚道德,啧啧称赞。
遭罹罔屈:蒙受冤枉。息声讲坛:课堂上没有了(他的)讲课的声音。
负箧而去:背着行李离开学校。青衿太息:学生长长地叹息。
曹操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衿,学子穿的服装,借指学生。
同仁皆冤:同事都认为是冤枉。不累心胸:心胸不被(这事)所累,照常过日子。
吾侪:我们,我辈,指姐妹兄弟五人。夫何能然?为什么能做到这样。
夫,发语辞,无意义。此无他也,乃学之力也:这没有别的原因,是学识的功力。
天阙:天宫。玉帝延之为高朋:玉皇大帝把他作为上等朋友请进宫殿。
先贤:已死的贤者(即后文要提到的写了临川四梦的汤显祖,写了游褒禅山记的王安石,在岳阳楼记里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的范仲淹,辅仁大学的恩师沈兼士等等)。且听其歌:听他(先父)的歌。
谒圣域:到圣人住的地方晋见圣人(即汤显祖等人,见“先贤”注释)。汝之死,得其值:先父的死值得。
死生之理,吾侪固知其如此: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的法则,人力是无力挽回,这样的道理,我们原本就懂得。太上之忘情:圣贤是能不为人世间的这些儿女之情所扰。
歌曰:姐妹兄弟五人回唱的歌。“ 天之迈”四句:天路遥远,我们与先父永远不能相见相处了,但在梦里我们与先父可以同赏一个月亮,站在先父坟茔前迎着风发出的叹息声,将在哪里停止?到阴府的路阻隔了,不可越过。
尚飨:请你(先父)享用(清酒美食)吧。文体规定要有这一句。
象开头几句一样,也是文体所规定要的。
3. 碑文怎么写
碑文的形式有多种,写法也有一定差异。
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扩展资料
墓碑文的体制,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文章著作、逝世时间,然后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后是铭文。墓志的内容也包括姓名世系、籍贯、行为事迹、年寿、逝世年月、子孙大略、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铭文是总括性的赞语,多为韵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骚体都行。
墓碑、墓志所包括内容大体相同,只是志求简明而碑尚丰丽。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几乎处处可碑,事事可碑。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宫室之碑,桥道之碑,坛井之碑,家庙之碑,风土之碑,灾祥之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观之碑,托物之碑等。
前人实行,后人效法,中国的名胜古迹,竟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因此,碑文竟成了使用范围极广的实用文体。碑的种类繁多,碑文的体裁各具特色,归纳起来,可分六类。功德碑,庙碑,墓碑,纪念碑,记事碑,诗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碑文
4. 祭奠词怎么写
格式内容
1.标题。写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
2."维"起。
3.死者逝世的情况。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迹。
6.表示哀痛之情。
7.结语用 "伏食尚飨"。
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
结尾祭文用“尚飨”一词结尾。“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
下面是一份祭文,“天堂在线”纪念网上有。
维:
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齐期刊、大维、二维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仅七旬。奔波劳碌,终生耕耘。风雨无阻。不避艰辛。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克己恭人。对待敌友,爱憎分明。维护集体,不讲私情。祖父之德,足启后人。老当益壮,宜寿长春。无奈不测,急病缠身。一卧不起,迅速辞尘。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黄泉有觉,来品来尝。
呜呼哀哉! 尚飨!
5. 如何写碑文
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题为某某碑,或题为某某碑铭,或题为碑并序、铭并序之类,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直书文章题目了。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
碑文一般包括姓名、籍贯、家世、经历、文章著作、逝世时间,然后是某年某月葬于某地,最后是铭文。墓志的内容也包括姓名世系、籍贯、行为事迹、年寿、逝世年月、子孙大略、葬时、葬地,最后是铭文。铭文是总括性的赞语,多为韵文,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或骚体都行。墓碑、墓志所包括内容大体相同,只是志求简明而碑尚丰丽 。
碑文自古以来,在形式上可以说不拘一格,下面仅就格式相对稳定的几种常用碑文的写作作一简单介绍。
墓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墓志铭
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一般由死者名和文种名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
2.正文
一般而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死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死者主要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死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
3.落款
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需指出的是,有的墓志铭立碑单位名称或撰文者个人姓名已写在标题下,所以落款只注明成文日期即可。
功德碑
古代歌颂公德的公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类功德碑通常也有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
2.正文
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
3.落款
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