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给不知道年代的祖先立墓碑,请问碑文怎么写,怎么称呼,怎么落款
先说立碑的称谓和落款
立碑人的祖父的爷爷,立碑人称高祖,立碑人的祖父的父亲,立碑人称曾祖,再往上,谱系不详的,笼统的称太祖。
谱系清晰的,称某世族,当年你的始祖从某地搬迁到现地,订立了你们现在的家谱,他是立谱人,这位始祖在原籍是有名字辈份的,他不存在改名用新的家谱的可能,从他的孩子开始用新的家谱。称他为始祖,他的儿子启用家谱第一字,称一世祖,他的孙子启用家谱第二个字,为二世祖,以此类推。
高曾祖,父己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曾玄,此九族,人之伦。这是对应的,墓主人是祖,立碑人就是他的孙,墓主人是曾祖,立碑人就是曾孙,墓主人是高祖,立碑人就是玄孙。
墓里埋着你爷爷,你立碑你落款,你就是他孙子。
墓主人和立碑人的辈分相隔超过高曾祖父己这五辈,谱系清晰的,墓主人称某世祖,立碑人称某世孙。谱系不详的,墓主人称太祖,立碑人称世孙。
再说碑文
你这种情况,年代久远,无法写出先辈的具体功德,但是,先辈繁衍后代教育后代的功德是明摆着的,墓碑大字就冠上大德太公作为谥号,就可以了,他如果不大德,老天爷早就叫他绝后了。这位太公不可能是光棍,能传下后代还要有太君配合。所以,如果是竖碑,开头的大德太三字共用,第四字那个公的左面再刻上君字,这就与女祖宗合墓了。至于女祖宗的姓氏名字,多数不详了,就不用刻出来。
例:赵发扬
中华大德太祖²(君)赵讳发扬之墓
世孙 赵光大 携子孙
二零一八年清明吉时 贞珉
(贞珉这个词,是美饰立碑刻碑的书语。)
2. 祖先灵位牌怎么写
原发布者:wsy000007
祖先灵牌的写法 写祖先牌位各地方有不同,但格式和字数是有讲究的,需要严格遵守黄道公式:“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书写,就是中间正文一行大字的最后一个字要落在(道、远、通、达、遥、还) 带走之旁的字上,依上述公式文字排列循环顺数,可以是5,6,8,11,13,14,17,18个字,都算合规范,反之,则不合规范,说明你不懂,而闹成笑话。为了方便实际操作,特举如下实例,看图片: 这是父逝世时的牌位写法,刚去世要写“新逝”,三年“满服”后可以为其立碑,立碑是世代久远的事,所以碑文中间正文大字开头写“故”,母亲写“故显妣”“老孺人”。为祖父母打碑写“故祖考”“故祖妣”,“0公00”(名字),“0母000”(姓名),“老大人”“老孺人”灵位。一般的中间正文大字字数,男用13个字,女用14个字(加上姓就有14个字),也有用17,18,20,23个字的.表示阴阳有别,最后一个字要落在带“走之旁”的字上,表示道路通达之意,否则,就不通达。有的地方风俗习惯则按小黄道“生旺死绝墓”的公式套写,最后一个字要落在“生”字上为吉,大同小异而已。(原创作者wsy3347)
3. 家族墓地统一立一个碑碑文怎么写
墓碑碑文包括:时间、正文、落款及字数,所以立碑要从这四点入手,具体如下:
1、时间:也就是说,建造一个墓碑的时间,写在墓碑的右侧,而不是在顶部,通常在整个纪念碑的三分之二处,字体应该更小。
2、文字:写下两个墓主的名字,老式墓葬只写丈夫的名字,妻子只写名字,大部分不写在中间,只写在左边;在现代墓碑上,夫妻并排写作,男性生活在右边,女性生活在左边。
一般来说,它是这样写的:“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父亲,一个德培,一个守护(或墓)”12个字符排列成两行,“守宇”一词必须是其他单词的两倍大,并在左右两排的中间。
其他人认为文本主体中的字符数不应成对,而应该是单数,应该用第一个单词“慈爱的父亲,公众,某个家庭,某个生活区域”(或“在顶部案例的中间,字体大小与生活区域的两个字符相同。
在老式的墓碑中,“儿童”这个词在女性的姓氏后很常见。拥有这两个字的女性通常是丈夫的妻子,有七个以上的官员或着名家庭。普通百姓的妻子通常没有资格享受这个荣誉称号。
3、落款:有人指出,即使投资者是坟墓的所有者,他也应该有他的孩子和孙子的名字。常见的是“孝顺的人,这样的,这样的,这样的,这样的,尊重的地位”。
如果没有儿子而不是女儿,他们会写“孝顺,孙女,孙子等,尊敬地站着”。存款的位置在左边三分之二。字体大小通常与日期相同,“尊敬地站立”应该是“尊敬地站立”之前的空白区域。在后代的名字之前应该省略后代的名字,但如果孙子有不同的姓氏,他应该写下来。他的姓氏已列出。
4、字数:铭文中的字总数,包括时间文字,必须是一个字的五倍,即16个字,21个字,31个字,36个字,41个字。。不再应该允许或更少的话。应该使用“出生,老年,疾病,痛苦和死亡”或“金木,土壤和火灾”这五个词中的每一个逐一对应。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词必是“sheng”或“jin”。
因此,当单词总数不是五次一次时,需要在时间,文本和支付中适当地加或减单词,以达到上面指定的单词数。
扩展资料:
碑文:顾名思义,铭文的概念被称为铭文,用于制作各种铭文。在中国制造古迹的习俗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古迹。当时,纪念碑,如宫殿里的摄影片,祖先寺庙里的动物片,墓葬旁边的下一个棺材,都没有雕刻。后来,有人刻上了相应的字样,逐渐形成了各种铭文。
自汉代以来,中国的碑刻和铭文类型,碑刻逐渐变得流行,几乎到处都可以被遗迹,一切都可以被遗忘。有山川和河流,城市和湖泊,宫殿,桥梁和道路,祭坛和水井,家庭和寺庙,风俗,灾难,美德,墓葬,寺庙,物品等的纪念碑。
中国的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由前辈和后代人员执行,形成了独特的“碑刻”民族特色。因此,铭文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实用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碑文
4. 历代祖宗神位辈分格式怎么写
牌位书写很简单的,直接写“称谓+某某某先德神主功德牌位”或“往生莲位(佛教类)”就好。
若是碑文,就比较复杂。碑文格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抬头、正文和落款。
1、抬头在面对碑的右手边开始。写逝者的诞辰与陨日(就是出生日子和去世的日子,通常用农历,代表传统,也有用西元公历籍贯含农历的,由立碑人决定)和籍贯。
2、正文居中,字体最大,一般是逝者的称谓+姓名,这里面有很多尊称,譬如先考(亡父)先妣(亡母)或慈父慈母等,这个要查证的,有丧葬礼仪风俗书。3、落款分别写上立碑人的身份。
一般是直系子女的称谓与姓名,如果直系子女也去世了,就要在名字上打个方框□来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