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册封皇后圣旨怎么写
康熙十六年,册立孝昭仁皇后,前期补行纳采、大徵如大婚礼。
亲诣奉先殿告祭,天地、太庙后殿则遣官祭告。至日设节案太和殿中,东西肆;左右各设案一,南北肆。
帝御殿阅册宝,王公百官序立,正、副使立丹陛上,北乡,宣制官立殿中门左。
宣制曰:“某年月日,册立妃某氏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礼。”
於是正、副使持节前行,校尉舁册宝亭出协和门,至景运门,以册宝节授内监,奉至宫门,皇后迎受。
行礼毕,内监出,还节使者,使者复命,帝率群臣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
------------清史稿志六十三。
希望能帮到你。
2. 唐朝册封的圣旨怎么写啊
没有奉天承运黄帝 诏曰 这些东西
然后我上一张图你参考
唐朝有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敕旨、论事敕书、敕牒七种形式
每种形式语言组织和落款单位还有承接部门官职也是不同的。你可以问清楚点。
再说一句。圣旨这玩意儿广义了说唐朝发出去很多。但是像你说的册封类型的不会很多。因为这是大事件。皇帝每年可能就发一个。或者不发。还有就算是上面说的奉天承运黄帝 诏曰。也应该是黄帝、
3. 皇上册封圣旨怎么写 就是皇帝登基的圣旨
是即位诏书是吧?李自成 即位诏 上帝鉴观,实维求莫;下民归命,只切来苏。
命既靡常,情尤可见。粤稽往代,爰知得失之由;鉴往识今,每知治忽之故。
兹尔明朝,久席太宁,浸弛纲纪。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赂通官府,朝端之威福日移;利擅宗绅,闾左之脂膏殆尽。肆昊天聿穷乎人爱,致逃民爱苦于祲灾。
朕起布衣,日击憔悴之形,身切ˉ]瘝之痛,念兹普天率土,咸罹困穷,讵忍易山、燕水,未.d汤火!躬于恒、冀,绥靖黔黎。犹虑尔君若臣,未达帝心,未喻朕志,是以质言正告。
尔能体天念祖,度德审几,、朕将嘉惠前人,不吝异数——如杞如宋,享祀永延,用彰尔之孝;有室有家,民人胥庆,用彰尔之仁。凡兹百工,勉保乃辟,抑商孙之后禄,庆嘉客之休声。
克殚厥猷,臣谊靡忒。 惟今诏令,允布腹心,君其念哉!罔怨恫于宗工,勿阽危于臣庶。
臣其慎哉!尚效忠于君父,赓诒谷于 身家。永昌元年,谨诏。
大秦始皇帝第一诏书:大秦典则大秦始皇帝诏日:自朕即位,采六国礼仪之善,济济依古,粲粲更新,以 典则。自国,自朕,以至诸般文明事,皆以其实施之。
为使天下通行,典则之要 明诏颁行: 其一国号:秦 其二国运:推究五行,秦为水德之运;水性阴平,奉法以合 其三国历:以颛项历为国之历法 其四国朔:奉十月为正朔岁首,朝贺之期 其五国色:合水德,尚黑,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 其六国纪:以六为纪,法冠六寸,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其七国水:奉河为国水,更名德水,是为水德之始其八君号:皇帝。朕为始皇帝,以下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 其九皇帝诸事正名:皇帝自称朕,皇帝命曰制,皇帝令曰诏,皇帝印曰玺,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车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所至曰幸,所进曰御,皇帝冠曰通天冠高九寸,臣民称皇帝曰陛下,史官纪事曰其十诸侯名号:皇帝所封列侯,统称教十一上书正名:臣下上书,改书为奏十二人民正名:人民之名繁多,统更名曰黔首 十三书文正名:凡书之文,其名曰字 十四书具正名:凡书文之具,其名曰笔天下治式等诸般大事,待大朝议决之后,朕后诏颁行 典则所涉其余细则实施,统以廷尉府书令发于朝野 大秦始皇帝元年夏雍正帝即位诏书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
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今朕年届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
历观史册,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朕临御至二十年时,不敢逆料至三十年,三十年时不敢逆料至四十年,今已六十一年矣。
《尚书+洪范》所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以考终命列于第五者,诚以其难得故也。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孙百五十余人,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
念自御极以来,虽不敢自谓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上拟三代明圣之主,而欲致海宇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史论概以为酒色所致也,皆书生好为讥评,虽纯全净美之君,亦必抉摘瑕疵。
朕今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盖由天下事繁,不胜劳惫之所致也。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若帝王仔肩甚重,无可旁诿,岂臣下所可以比拟?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如舜虽称无为而治,然身殁于苍梧,禹乘四载,胼手胝足,终于会稽,此皆勤劳政事、巡行周历,不遑宁处,岂可谓之崇尚无为、清静自持乎。
《易》遁卦六爻,未尝言及人主之事,可见人主原无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尽瘁,诚谓此也。 ` 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太祖、太宗初无取天下之心,尝兵及京城,诸大臣咸云当取,太宗皇帝曰:明与我朝素非和好,今欲取之甚易,但念系中国之主,不忍取也。后流贼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自缢,臣民相率来迎,乃剪灭闯寇入承大统,稽查典礼,安葬崇祯。
昔汉高祖系泗上亭长,明太祖一皇觉寺僧,项羽起兵攻秦而天下卒归于汉;元末陈友谅等蜂起,而天下卒归于明。我朝承袭先烈,应天顺人,抚有区宇,以此见乱臣贼子无非为真主驱除也。
凡帝王自有天命,应享寿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寿考,应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朕自幼读书于古今,道理粗能通晓,又年力盛时,能弯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然平生未尝妄杀一人,平定三藩,扫清汉北,皆出一心运筹。
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皆小民膏脂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缋,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及百分之一。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隋文帝亦开创之主,不能预知其子炀帝之恶,卒致不克令终,皆由辨之不早也。
朕之子孙百有余人,朕年已七十,诸王大臣官员军民与蒙古人等无不爱惜。
4. 古代君王册封亲王的圣旨怎么写的
和硕廉亲王册文 (有个别缺字)
茅土分颁,作藩屏于帝室;
桐圭宠锡,宏带砺于王家。
嘉玉叶之敷荣,恩崇涣号;
衍天潢之分派,礼洽懿亲。
盛典酬庸,新纶命爵,
咨尔允禩,乃皇考圣祖仁皇帝之第十六子,朕之弟也,
醇谨夙称,恪勤益懋,
孝行成于天性,子道无亏;
清操矢于生平,躬行不怠;
念枢机之缜密,睹仪度之从容。
爰据 章,式崇宠秩,
授以册宝,封尔为和硕廉亲王,永袭勿替。
於戏!
戴恩纶于奕世,尚克歆家;
固磐石于千秋,尤期永誉。
保清修而罔斁,敦素履以无渝。
著勉嘉猷,对扬休命,
钦哉!
皇子某忠正军节度使封寿春郡王制(大中祥符八年十二月辛卯)
古者立王国所以卫京师.封诸子所以尊宗庙.朕仰膺眷佑.驯致治平.受真检于大霄.启仙源于邃古.盛仪交举.鸿瑞洽臻.方徇群心.以建藩室.皇子、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左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庆国公、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三百户某.上穹降祉.列圣储精.凝正气以渊深.禀五精而英秀.辨惠之性.言必有章.趋进之容.动皆合礼.已成德器.犹在妙龄.而公相大臣.援引旧典.恳悃之辞遽至.恭让之意靡遑.愿涓吉时.特颁明命.眷寿阳之奥壤.控淮水之明区.爰锡旌旄.俾开茅社.加左相上公之秩.增崇阶美号之名.盖示深慈.式隆徽数.于戏.维城之制.虽稽周室之彝章.半楚之封.用遵汉氏之谦德.顾兹承卫之重.聿表灵长之休.钦我训言.无怠祗率.可特进、检校太尉、兼侍中、使持节寿州诸军事、行寿州刺史、忠正军节度、寿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进封寿春郡王、加食邑千户、食实封四百户、赐崇仁保运功臣、勋如故.有司择日备礼册命.
5. 古代君王册封亲王的圣旨怎么写的
和硕廉亲王册文 (有个别缺字)茅土分颁,作藩屏于帝室; 桐圭宠锡,宏带砺于王家。
嘉玉叶之敷荣,恩崇涣号; 衍天潢之分派,礼洽懿亲。 盛典酬庸,新纶命爵, 咨尔允禩,乃皇考圣祖仁皇帝之第十六子,朕之弟也, 醇谨夙称,恪勤益懋, 孝行成于天性,子道无亏; 清操矢于生平,躬行不怠; 念枢机之缜密,睹仪度之从容。
爰据 章,式崇宠秩, 授以册宝,封尔为和硕廉亲王,永袭勿替。 於戏! 戴恩纶于奕世,尚克歆家; 固磐石于千秋,尤期永誉。
保清修而罔斁,敦素履以无渝。 著勉嘉猷,对扬休命, 钦哉!皇子某忠正军节度使封寿春郡王制(大中祥符八年十二月辛卯)古者立王国所以卫京师.封诸子所以尊宗庙.朕仰膺眷佑.驯致治平.受真检于大霄.启仙源于邃古.盛仪交举.鸿瑞洽臻.方徇群心.以建藩室.皇子、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傅、左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庆国公、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三百户某.上穹降祉.列圣储精.凝正气以渊深.禀五精而英秀.辨惠之性.言必有章.趋进之容.动皆合礼.已成德器.犹在妙龄.而公相大臣.援引旧典.恳悃之辞遽至.恭让之意靡遑.愿涓吉时.特颁明命.眷寿阳之奥壤.控淮水之明区.爰锡旌旄.俾开茅社.加左相上公之秩.增崇阶美号之名.盖示深慈.式隆徽数.于戏.维城之制.虽稽周室之彝章.半楚之封.用遵汉氏之谦德.顾兹承卫之重.聿表灵长之休.钦我训言.无怠祗率.可特进、检校太尉、兼侍中、使持节寿州诸军事、行寿州刺史、忠正军节度、寿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进封寿春郡王、加食邑千户、食实封四百户、赐崇仁保运功臣、勋如故.有司择日备礼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