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察蚂蚁是如何筑巢的备注怎么写
一、尽职尽责。
蚂蚁分工明确,有工蚁、兵蚁之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二、任劳任怨。
尤其是工蚁,整天忙碌不停,毫无怨言。三、团结协作。
尤其表现在搬家、防水筑堤和搬运大食物时.当发现一只大黄虫,工蚁搬不动,兵蚁会帮忙将大黄虫钳扯成小块。四、敌我分明。
同一窝蚂蚁,互相友好.但不许另一窝蚂蚁靠近它们的活动范围。五、英勇无畏。
遇到敌人,它们不怕死;遇到大水,它们相互紧紧地抱成一个大球,外面的蚂蚁淹死了,而让里面的蚂蚁活着。六、关爱下一代。
蚂蚁再饿,也不食蚁蛋;蚂蚁搬家,首先把蚁蛋一个一个搬走。 蚂蚁(ant)是一种昆虫,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
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最近还发现了无性繁殖的蚂蚁新物种。
蚂蚁的寿命很长,工蚁可生存几星期至3-10年,蚁后则可存活几年甚至十年。一个蚁巢在1个地方可生长几年甚至十几年。
2. 昆虫记写螳螂筑巢的内容
选自《昆虫记-螳螂》虽然我们的螳螂是如此的凶猛而又可怕,它身上有那么多的杀伤性很强的武器,还有那么凶恶的捕食方法,甚至它居然要以自己的同类为食。
尽管如此,螳螂也和人类是一样的,不光有缺点和不足之处,还拥有很多自己的优点。比如,螳螂能够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这便是螳螂众多优点中很突出的一个。
螳螂建造的窠巢,在有太阳光照耀的地方随处都可以找得到。比如,石头堆里,木头块下,树枝上,枯草丛里,一块砖头底下,一条破布下,或者是旧皮鞋的破皮子上面等等。
总之一句话,在任何东西上,只要那个东西上有凸凹不平的表面,都可以作为非常坚固的地基。螳螂就是利用这样的地基建巢的。
螳螂的巢,大小约有一两寸长,不足一寸宽。巢的颜色是金黄色的,样子很像一粒麦子。
这种巢是由一种泡沫很多的物质做成的。但是,不久以后,这种多沫的物质就逐渐变成固体了,而且慢慢地变硬了。
如果燃烧一下这种物质,便会产生出一种像燃烧丝质品一样的气味儿。螳螂巢的形状各不相同。
这主要是因为巢所附着的地点不同,因而巢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变化,会有不同形状的巢存在。但是,不管巢的形状多么干变万化,它的表面总是凸起的。
这一点是不变的。整个的螳螂巢,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其中的一部分是由一种小片做成的,并且排列成双行,前后相互覆盖着,就好像屋顶上的瓦片一样。这种小片的边沿,有两行缺口,是用来做门路的。
在小螳螂孵化的时候,就是从这个地方跑出来的。至于其它部分的墙壁,全都是不能穿过的。
螳螂的卵在巢穴里面堆积成好几层。其中每一层,卵的头都是向着门口的。
前面我已经提到过了,那道门有两行,分成左、右两边。所以,在这些幼虫中,有一半是从左边的门出来的,其余的则从右边的门出来。
有这样一个事实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母螳螂在建造这个十分精致的巢穴的时候,也正是它产卵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从母螳螂的身体里,会排泻出一种非常有粘性的物质。
这种物质和毛虫排泻出来的丝液很相象。这种物质在排泻出来以后,将与空气互相混合在一起,于是就会变成泡沫。
然后,母螳螂会用身体末端的小杓,把它打起泡沫来。这种动作,特别像我们用叉子搅打鸡蛋蛋白一样。
打起来的泡沫是灰白色的,与肥皂沫十分相似。开始的时候,泡沫是有粘性的。
但是过了几分钟以后,粘性的泡沫就变成了固体。母螳螂就是在这种泡沫的海洋中产卵,繁衍后代的,每当它产下一层卵以后,它就会往卵上覆盖上一层这样的泡沫。
于是,很快地,这层泡沫就将变成固体了。在新建的巢穴的门外面,有一层材料,把这个巢穴封了起来。
看上去,这层材料和其它的材料并不一样——那是一层多孔、纯洁无光的粉白状的材料。这与螳螂巢内部,其它部分的灰白颜色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就好像面包师们把蛋白、糖和面粉搅合在一起,用来作饼干外衣的混合物一样。这样一种雪白色的外壳,是很容易破碎的,也很容易脱落下来。
当这层外壳脱落下来的时候,螳螂巢的门口,完全裸露在外,可以看出来,门的中间装着两行板片。不久以后,风吹雨打会把它侵蚀,将它剥成小片。
于是这些小片会逐渐地脱落下去。所以,在旧巢上,就看不见它的痕迹了。
至于这两种材料,虽然它们从外表上看来,一点儿也不一样,但是实际上,它们的质地是完全一样的。它们只不过是同样原质的东西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罢了。
螳螂用它身上的杓打扫着泡沫的表面,然后,撇掉表面上的浮皮,使其形成一条带子,覆盖在巢穴的背面。这看起来,就像那种冰霜的带一样。
因此,这种物质实际上仅仅是粘性物质的最薄、最轻的那一部分。它看上去之所以会比较白一些,主要是因为它的泡沫比较细巧,光的反射力比较强罢了。
这可真是一个非常奇异的操作方式。它相当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以很迅速、很自然地做成一种角质的物质。
于是,螳螂的第一批卵就生产在这种物质上面了。螳螂真是一种很能干的动物,也是一种很有建筑才能的动物。
产卵时,它排泻出用于保护的泡沫,制造出柔软得像糖一样的包被物,同时,它还能制做出一种遮盖用的薄片,以及通行用的小道。而在进行这一切工作的时候,螳螂都只是在巢的根脚处站立着,一动也不动,用不着移动身体,就在它背后建筑起一座了不起的建筑物,而它自己对这个建筑物连看都不看一眼。
扩展资料:螳螂的生物学特性 蝗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
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1. 产卵期,每年7月中旬,多数种类即陆续进入成虫期,于8月下旬经雌雄交配,雌虫选择树木枝干或墙壁、篱笆、石块上、石缝中产卵。
2. 若虫期。卵在鞘内经胚胎发育为若虫后,即借身体的蠕动和卵的胀力,上升至成虫产卵,并从做鞘时留下的孵化挣脱卵膜孵化出来,并借助于第十腹板上分泌的胶质细丝,将卵壳及虫体粘连悬挂着。
有时可拉成10余只的长串,不久早孵化的个体,即借徽风荡漾用足抓住周围物体各奔东西,这种自然现象,也是蝗螂生活中避免互相残食。
3. 我发现了马蜂怎样筑巢的秘密 作文
马蜂怎样筑巢
自然界有许许多多的秘密,有大有小,但是有些秘密却包含某些动物的一生
筑巢,就相当于现代人的买房,自然也是要关注房子的风水和屋内结构的。
之后展开 如何建造,养育后代,展开写,建议将其与人类的生活做些比较或者归纳,这样可以使整个文章看起来有些拟人的味道。
结尾我不希望像大多数文章一样表达马蜂的聪明智慧,或者是勤劳之类的,你可以说这是一种自然地规律,按自然的发展要求去存活在这个世上。等待生命的降临,等待生命的老去,自然归路罢了
秘密也不是马蜂自身的秘密而是这个神奇的大自然的博学和伟大
4. 看图写话小鸟筑巢在大象头上
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有一棵大树,树上住着一窝小鸟。
有一天,鸟妈妈出去找食物了,把两只小鸟留在鸟窝里。它们在窝里一边玩,一边等着鸟妈妈把食物带回来。玩着,玩着,突然有一只小鸟一不小心从窝里缉发光菏叱孤癸酞含喀掉了下来。另一只小鸟着急的大叫起来:“救命啊!救命啊!有一只小鸟掉树下啦!”
大象听到了小鸟的呼叫声,急忙跑了过来。大象对小鸟说:“不用怕,我来救你啦!”大象用自己长长的鼻子轻轻地卷起来送回鸟窝里。小鸟得救了,它们又可以开开心心地玩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