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再接再厉的“厉”是哪个厉
词 目 再接再厉 使用频率 常用
易 错 再接再励
发 音 zài jiē zài lì
释 义 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出 处 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示 例 取得好成绩也不能自满,要~,不断进取。
近义词 再接再砺
反义词 得过且过
英 文 make persistent efforts
用 法 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
“再接再厉”作为一个成语,它是约定俗成的,且有一定的出处。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斗鸡游戏广为流行。“再接再厉”出自韩愈、孟郊的《斗鸡联句》中孟效的诗 句。接,作“交战”讲;“厉”通“砺”,名词活用,作“磨快”讲。意思是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之前先磨一下嘴。今天,人们常用“再接再厉”来比喻工作或学习 要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所以,切莫把“再接再厉”写成“再接再励”。
2. 再接再厉还是再接再励
再接再厉。
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064读作zài jiē zài lì,接:接战、迎战;厉:磨快,引申为奋勉,努力。指雄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磨嘴。
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
出自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白话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之前先磨一下嘴。
人们常用“再接再厉”来比喻工作或学习要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所以,切莫把“再接再厉”写成“再接再历”或“再接再励”。
扩展资料:成语解析:【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近义词解析】奋不顾身1、解释: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2、出自: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白话文:“常想不考虑个人安危以殉国家急需。”3、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反义词解析】知难而退1、解释】: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
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2、出自】: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四个“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知难而退。”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再接再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奋不顾身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难而退。
3. 再接再厉的厉是什么意思
厉的意思是: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
再接再厉:[ zài jiē zài lì ] 1. 【解释】: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百劲。
2. 【出自】: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3. 【示例】:取得好成绩也不能自满,要~,不断进取。
4.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 扩展资料:近反义词度辨析 近义词:马不停蹄[ mǎ bù tíng tí ] 1. 【解释】: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2. 【出自】: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3. 【示例】:~的走至天色大明,看看追兵已远,方版始勒住马。 ◎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 反义词:知难而退[ zhī nán ér tuì ] 1. 【解释】: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
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2.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3. 【示例】: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四个“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 ◎邹韬权奋《经历·新饭碗问题》。
4. 成语"再接再厉"还是"再接再励"
康康你复制这个答案后都没修正过啊?最后一句是 切莫把“再接再厉”写成“再接再励”。
不是 切莫把“再接再励”写成“再接再厉”。呵呵 :)常发现有的同学把“再接再厉”的“厉”写成“励”,以为“再接再励”就是“再次接受鼓励”。
这种解释显然是一种曲解。 “再接再厉”作为一个成语,它是约定俗成的,且有一定的出处。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斗鸡游戏广为流行。“再接再厉”出自韩愈、孟郊的《斗鸡联句》中孟效的诗句。
接,作“交战”讲;“厉”通“砺”,名词活用,作“磨快”讲。意思是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之前先磨一下嘴。
今天,人们常用“再接再厉”来比喻工作或学习要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所以, 切莫把“再接再厉”写成“再接再励”。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再接再厉的厉是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