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琴棋书画》用篆书怎么写
琴棋书画:
“琴”是指古琴,汉以前为五弦,为“宫商角徵羽”五音,所以有成语“五音不全”形容人的嗓音差。后来演变为七弦,“宫-变商-商-角-徵-变徵-羽”七音。琴、瑟是华夏族的原创传统乐器,瑟的弦更多,音调更复杂,而琴被认为是华夏族的乐器之王。春秋时期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唐代有“七弦琴上五音寒,此乐求知自古难”的诗句。
“棋”是指围棋,古称“碁”,下围棋称为“对弈”、“弈”,棋子分黑白两色,规则简单而变化无穷,体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思想精髓。华夏族原创文化,春秋时期的文献中即有记载。而象棋出现较晚,棋子设置复杂,不象是中华原创文化。
“书”指书法,中华文明早期有甲骨文、金文(青铜器上的铭文),先秦时期主要是用刀刻在竹简上,有篆书、小楷等字体,汉以后主要用毛笔书写,有隶书、魏碑、楷书、行书、草书、宋体等各类书写形式。
“画”指中国画,一般用毛笔以水溶性颜料在宣纸上作画,以描绘山水、器物、花鸟、人物为主,色调单纯明快、画风写意抽象。
2. 琴的甲骨文怎么写
琴字目前没有甲骨文,甲骨文文字被识别出来的很少。
琴,后加至七根弦(亦称“七弦琴”;通称“古琴”);某些乐器的统称。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
3. 胡字用篆体怎么写
“胡”字用篆体写法:
基本释义:
1.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2.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3.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
4.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
5.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
6.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
7.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8.姓。
相关组词
胡乱 胡须 胡髭 胡诌
胡豆 胡匪 南胡 坠胡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的解释及造句
一、胡同
造句:开封南教经胡同21号张贴的一幅帆布海报说,这里是一座犹太教教堂的原址,这座教堂1860年被洪水摧毁,此后再也未能重建。
解释:(~儿)巷;小街道。注意:用做巷名时,‘同’字轻声不儿化。
二、胡杨
造句:洪水退后的河漫滩应是胡杨种子自然萌发和幼苗自然补充的最佳场所,洪水则是胡杨种子自然萌发以及幼苗补充的一个必要条件。
解释:落叶乔木,嫩枝上有细毛,幼树的叶子狭长如柳叶,老树的叶子阔卵形或心脏形,结蒴果,卵形。生长在沙漠地带。
三、胡闹
造句:想想1989年的电影《K-9》(译者注:中文译名《妙探狗福星》)吧,这场警察与他的狗的胡闹有各种名称,在意大利是《四条腿的警察》,在德国是《鼻尖儿冰凉的搭档》。
解释:行动没有道理;无理取闹。
四、胡扯
造句:这一报告预计将于本月后期发表,该报告将建议在诸如《动物园》和《胡扯》这样的青少年杂志上设定年龄限制,并在杂志上用符号标明喷笔修改过的照片。
解释:闲谈;瞎说。
五、胡乱
造句:胡乱涂鸦的加密文本识别容易,揉进其他文字难,相比之下,采取隐字术的信息很难被发现,而且相对容易隐藏,只要破译者知道文字藏在什么地方。
解释:
(1)马虎;草率。
(2)任意;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