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纳税人如何填写年度申报表
(一)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正常经营的纳税人,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公历当年1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且年度中间又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的,填报实际生产经营之日的当月1日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的当月月末。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
(二)表体项目 本表是在企业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附表三)集中体现。
本表包括利润总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和附列资料四个部分。 1.“利润总额的计算”中的项目,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其数据直接取自《利润表》;实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会计制度的企业,其《利润表》中项目与本表不一致的部分,应当按照本表要求对《利润表》中的项目进行调整后填报。
该部分的收入、成本费用明细项目,适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通过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和附表二(1)《成本费用明细表》反映;适用《企业会计准则》、《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纳税人填报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附表二(2)《金融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的相应栏次;适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填报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项目明细表》和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支出项目明细表》。 2.“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中的项目,除根据主表逻辑关系计算出的指标外,其余数据来自附表。
3.“附列资料”包括用于税源统计分析的上年度税款在本年入库金额。(三)行次说明第1行“营业收入”:填报纳税人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
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一般企业通过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计算填列;金融企业通过附表一(2)《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计算填列;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应填报附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的“收入总额”,包括按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
2.第2行“营业成本”项目,填报纳税人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一般企业通过附表二(1)《成本费用明细表》计算填列;金融企业通过附表二(2)《金融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计算填列;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应按填报附表一(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收入明细表》和附表二(3)《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支出明细表》分析填报。3.第3行“营业税金及附加”:填报纳税人经营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本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4.第4行“销售费用”:填报纳税人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广告费等费用和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本项目应根据“销售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5.第5行“管理费用”:填报纳税人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
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6.第6行“财务费用”:填报纳税人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
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7.第7行“资产减值损失”:填报纳税人各项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本项目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第8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填报纳税人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公允价值的变动额。
本项目应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损失,本项目以“-”号填列。 9.第9行“投资收益”:填报纳税人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
本行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损失,用“-”号填列。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和出让时,处置收益部分应当自“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转出,列入本行,包括境外投资应纳税所得额。
10.第10行“营业利润”:填报纳税人当期的营业利润。根据上述行次计算填列。
11.第11行“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除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外,其他企业通过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相关行次。
2.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怎么填
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由一个主表、十多个附表组成,所以具体填写内容较多。需零报税,简答地说,有几种情况:一是营业收入可为零,成本、费用之类为零或有数据,利润为零或负;二是收入有具体数,成本、费用有,大于收入数,这样才能零报税;三是收入有具体数,成本、费用小于收入,有应纳税调减额,逻辑关系后利润为零或负数。
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填报说明。
注意: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系统中录入数据前,必须先详细填写本公司基本信息,然后从相关附表开始陆续填写,最后系统自动生成《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主表》。
3.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怎么填啊
1、《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制说明 (1)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一般填写公历某年1月1日至某月某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开业的,应填写实际开始经营之日至同年某月某日;纳税人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破产、停业等情况,按规定需要清算的,应填写至实际停业或法院裁定并宣告破产之日。
2)“纳税人代码”,填写地税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3)“纳税人名称”,填写地税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
4)“纳税人地址”,填写地税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详细地址。
4. 零申报的年申报表怎么填
零申报,报表里面的数字肯定是都得填零..两次申报全部都是零申报,那这个月累计数也是零.没有收入也要零申报.地税报税时,交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还有地方纳税综合申报表(这种表在税务局领购) 国税交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1、公司每月都需要报税的,一般情况下,按月报税的有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等,季度报税的是企业所得税。
按月报税的时间是次月10日以前,按季报税的是季后15日,限期缴纳最后一日,遇到休息日,顺延一日;遇到长假(春节、五一、十一节),按休息日顺延。 2、向国税申报缴纳的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2002年1月1日以后办的企业),其他税种都向地税申报。
3、实行网上报税和电话报税的,每个月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网上报地税,电话报国税以后,仍需要报送相关申报资料和财务报表的。 4、《扣缴个人所得税汇总报告表》、《扣缴个人所得税明细报告表》是次月10日以前向地税局报送。
5、《广东省地方税收纳税申报表(综合)》是次月10日前向地税局报送。 6、《资产负债表》随申报资料一并向地税、国税局报送。
7、《利润表》随申报资料一并向地税、国税局报送。 8、《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次月10日前向国税局报送。
9、一般情况下,实行网上电子申报的,税务部门还是需要纸质的月度财务报表和年度报表,因为网上电子签名尚未正式启用。但各地的管理有所不同,你们就按他们的要求做,只报送年度报表也不会错的,但本人觉得你们将一年来的报表装订成册是件好事,做的很规范,万一哪天他们要了,你也不需要重新去整理装订了,有备无患。
年度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年底一次报送。 10、向国税局报送上述年度报表外,还要报送应交增值税明细表。
同时还要向国税局报送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及附表(2006年度全国统一的)。。
5. 谁教教我,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怎么填啊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有很多张表,如果你是地税年报可以根据 简化报表 的提示自动选出所需报表,如果你是国税年报就根据企业性质来选择所需,一般就是:收入、成本、期间费用、纳税调整、所得税弥补亏损、减免税优惠,然后生成主表,加上封面、基础信息大概有十来张吧。
然后根据12月利润表上面的本年累计数据(要参照明细账)逐项逐页填写就行了。在填 纳税调整 需注意是否有调整事项,因为像职工福利是根据全年工资总额的比例、业务招待费是根据收入或实际发生的比例来计算,在账载金额和税收金额之间有个孰低原则,这部分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