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讯怎么写格式
01
因为通讯稿非常注重格式,所以我们要调整word中的格式。首先将标题改为黑体,并设置字号改为小三;同时正文的字体改为宋体,字号为5号;并且整篇文章的行距更改为1.5倍行距;中间出现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文章开头要注明 (通讯员xx 摄影xx)并且 加粗。
02
通讯稿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写通讯稿时不需要特别华丽的修饰,我们只需要简单的叙述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而且还要简单的写明时间发生的事件、地点、人物等。
03
通讯稿的各个方面要求统一,比如立场、人称,以免让读者发生混淆;并且通讯稿还需要注意其的时效性,真实性,不能胡编乱造,更不能将过时的东西反复书写;文章的配图还要符合当时的实际,不能用摆拍作图,图片能够反应当时的实际情况。
特别提示
有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通讯稿的格式做些修改,但是基本的原则不能变。
2. “消息”的拼音怎么写
消息的读音为: [ xiāo xi ]释义为:情况报道。
近义词有:动静 [ dòng jing ]指动作或说话发出的声音;运动与静止。音书 [ yīn shū ]音讯,书信。
信息 [ xìn xī ]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音问 [ yīn wèn ]音讯;书信。
《汉书·匈奴传下》:“ 郅支单于 遣使上书求侍子。 汉 遣 谷吉 送之, 郅支 杀 吉 。
汉 不知 吉 音问。” 唐 刘长卿 《石梁湖有寄》诗:“烟波日已远,音问日已绝。”
清 恽敬 《与庄大久书》:“为别十三载,不得音问七年,然私心拳拳,如终日侍左右也。”讯息 [ xùn xī ]信息;消息。
茅盾 《报施》二:“对,对,有两年光景没讯息了,他的儿子到处在打听。” 丁玲 《母亲》三:“二伯父是出了家的,四五年没听到讯息了。”
音尘 [ yīn chén ]音信;消息五年隔阔音尘断音讯 [ yīn xùn ]音信。音信 [ yīn xìn ]信息;书信;消息新闻 [ xīn wén ]新近听来的事。
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宋时指有别于正式朝报的小报。造句:听到中国足球队已经出线的消息,球迷们欣喜万分。
他因打架受了处分的消息在小镇上沸沸扬扬地传开了。那条消息已在人群中扩散开来。
知道她自杀的消息真让人大吃一惊。鲁迅先生听到爱国青年遭受反动派杀害的消息,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一篇篇战斗的杂文。
他离开家已经三年了,至今没有消息。听了母亲去世的消息,他哭得肝肠寸断。
得知中国足球队出线的消息,人们惊喜若狂。我以为他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高兴的,可是他却没有任何表示。
最近,报上刊登了不少抗洪救灾的消息。一听到要去故宫的消息,大家立即热血沸腾。
听到这可怕的消息,我的心不禁颤抖了一下。听了使馆被炸的消息,学生们悲愤填膺。
3. 通讯怎么写
通讯是新闻体裁中最主要的一种,而校园记者在通讯写作中,主要碰到的还是人物通讯,在这里,我将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对写作人物通讯的浅薄看法。
首先还是应该阅读一些优秀的人物通讯,诸如……从这些名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受感染。先要模仿着写。
范本一定要找优秀的。读了后能让自己潸然泪下的,应该称得上优秀的作品。
从阅读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层次、语言特色、背景资料的穿插等技巧。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看多了优秀人物通讯,能够耳濡目染,吸收借鉴,自成体系。
在采访时,也有几点要注意。一是要注意观察细节。
二是留心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三是全面的了解采访对象,不囿于采访他本人,从对他的家人、同事、朋友的采访中也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有一点,一下要牢记,采访了解的材料越丰富,越有利于写作的顺利完成。 在写作中,应先从繁杂的材料中提炼中心思想(主题),确定中心思想后,进一步思考打算怎么围绕这个中心思想来叙写。
大致可分为几个版块,把小标题拟好。小标题定好后,基本就可以开始写了,用事实来论证小标题,同时穿插人的背景。
这样写好后只能算是初稿。 写好后精心打磨也是很有必要的。
哪些地方细节不够细,哪些地方语言不够感人,哪些地方文法有误,都要精心修改,直到自己感动为止,自己写的作品连自己都不能感动,怎么去感动他人呢? 写人物通讯还有一个关键是要真实。通讯是新闻体裁之一,无论是哪种新闻语言,都讲求真实可信,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人物通讯不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可以尽力渲染、铺陈,但人物通讯不可以。“历中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我们塑造一个人物形象,要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但一定不能忘了,我们是在叙写历史,任意涂改、抹杀历史真实的人是会遭人唾弃的。
4. 报纸的拼音怎么写
报纸的拼音是bào zhǐ。声母是b和zh,韵母是ao和i,声调是第四声和第三声。
释义: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或电子类报纸。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例句:报纸上刊登了介绍孔繁森事迹的长篇通讯。
早在距今2000年前,中国就出现过类似的文书抄本。它是当时的官府用以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文件及有关政治情况的刊物,称为《邸报》。它具有报刊的某些特点。可认为是最早形式的 “政府公报”。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进奏院状》,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一份手抄邸报。
扩展资料:
报纸可以作为商品,也可以作为政治斗争的宣传品。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报纸大多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76663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和商业报纸时期。
在官报时期,报纸对于封建王权来说.主要是政治斗争的宣传品,但对于特许经营报纸的出版商来说,它是一种通过出售而获利的商品。
党报时期,相当多的报纸从属于各个政党或派别,为各自的利益作宣传,但也存在较大的有明显政治倾向的商业性报纸。
19世纪中叶,美国、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多数报纸,每份报纸的价格便宜到只是本国货币的最小单位(美分、便士)。当报纸面向下层公众之时,它们开始最大限度地争取公众,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于是,党报时期结束,进入了商业报纸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