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试评语怎么写
为了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一定的监督和了解,老师经常会要求家长在孩子考完试的试卷上签字。这也是家长与老师进行互动的一种方式。
1. 考试试卷让家长签字写评语,是要让家长知道有考试这回事,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写评语之前,先认真阅读一下孩子的试卷,不光是分数,还有失分点。
2. 看完之后,切勿简单写上“已阅”二字,显得不负责任。通过试卷,应该对孩子的此次考试有个直观的了解了,这时,可以写评语了。首先,可以点评一下成绩:此次考试成绩比较理想/成绩不尽如人意/还有待提高等等。
3. 接着,可以根据失分点详细说一下不足之处(如粗心、计算能力不足等),以及改进方向。如果成绩好,可以表答一下对老师栽培的感激,这样老师看了会比较开心,会更愿意多多关照你的孩子。如果成绩不好,可以检讨一下作为家长的自己,娃不争气,至少向老师表达一些体谅和诚意。
4. 写评语时要注意的是,不要以“请老师严格要求”之类的话作为结尾。虽然家长的意思是表示对老师的信任与尊敬,但许多老师,会小心眼地认为,这是家长在推卸责任,是在对自己下命令。这句话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不要多此一举。
5. 最后,签上自己的姓名,作为落款即可完成家长评语的书写。
2. 老师的评语作文
山 每一次考试发下试卷来,第一个想看到的就是老师的评语,那些镶嵌在醒目的分数一角的字迹或许有些潦草,偶尔还会看到钢笔重新灌上水后深浅不一的字迹,但觉得很温暖、很充实———那可是老师亲笔写上去的呀,自然会比较珍惜。
看着评语细细品味,总会陶醉在其中,就像欣赏一首小诗一般,看着评语中如行云般潇洒的字迹,何等的美妙!特别是当赞美的语言出现在我的试卷上的时候,多么难得的可贵! 再看那些多变的言语,时而严肃认真,时而又幽默开朗,时而平易近人,时而令人深思。无论是通俗易懂的,还是幽深曲远的,都像一阵鼓点般扣击着我的心房 。
有时不直接批评、赞扬,而是留下一句简短的、富有启迪的言语,让我们自己去体会…… 成功和失败并存,并非每一次考试都能一帆风顺。 也许是因为前一次考得较好而得意忘形,也许是因为我在考试的前一天晚上还沉迷于上网,那次数学考试考得出奇得差,直到现在,那次名落孙山的痛苦还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我不再渴望发下试卷,不再渴望看到老师写上的评语,甚至恐惧看到它。我知道,我的行为辜负了老师的信任,我也愧于试卷上那一行行包涵老师心血的评语。
试卷还是发到手了,我分明看见发卷子的同学在朝我轻蔑地一笑。面对试卷,我甚至不敢去看分数下的评语,我不想看到试卷上冰冷的批评的评语,我更不愿知道老师已对我丧失希望。
我无奈地朝试卷瞥了一眼,看到的竟使我的心情放松了许多: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是你呢?别丧失希望,老师期待你下一次的好成绩。”
简短的几句话,却使我异常感动。老师并没有因为我的一次失足而轻视我,老师是理解我的。
正因为有了这次教训,和老师这句寓意深刻的评语,我改掉了轻率武断、骄傲浮躁的心理,牢记住了每一个知识,在下一次的考试中,答题得心应手,考的很理想。 阅读老师评语的心情也变得轻松了,看着评语的内涵,总给我带来思索和遐想。
“有志者,事竟成。”“天才的百分之九十九是靠努力”,看上去亲切,富有鼓励,意味深长。
正因为这些的缘故,我更喜欢老师的评语,无论是表扬的,激励的,还是批评的,劝诫的,我都会认真体会,铭记在心,在老师的评语中不断地学习、成长……。
3. 老师评语怎么写
教师评语的要求
1、发展性。克服传统评语只报结果不报过程的弊端,不能仅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优劣将学生一棍子打死,而应注重对学生表现情况的全面考查,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参照的纵向评价,即跟学生自己以前的表现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进步和缺陷,进行激励并提出希望。应该看到评语不是结果,而是教育的一环,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如:“明慧,你很聪明,每次考试成绩总是那么优异,但有时候,一些小小的谎话会一不小心从你的口中溜出来,老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改掉它,好吗?记住,老师愿和你成为好朋友。”
2、针对性。“世界上找不出两片完全同样的树叶”,同样,也还会找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我们应该坚决杜绝千人一面式的评语,努力将评语写出特征,展示特色,做到写谁象谁。如对待偏科的学生可这样:“数学、语文好比是你的两条腿。一条腿粗粗的、壮壮的,你猜是哪条腿?一条腿细细的、弱弱的,你猜又是哪条腿呢?两条腿不一样粗,走路是跛子,你不会甘愿做跛子吧?老师也不希望你成为跛子,老师想很好地帮助你,你自己也要努力哟!”
3、公正性。以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表现为根据,以“守则”、“规范”为准则,不能仅从印象出发,以个人好恶来评价,可采用鼓励式评语:“高山,你是个聪明、可爱、讲卫生的孩子,但你写的字感觉犹如一个歪鼻、斜眼、不讲卫生的卡通娃,只要你用心、努力、持之以恒,你的字会变好的,会和你一样漂亮、好看,老师相信你。”
3、情感性与文学性。让学生看了评语感到可亲可近,而主动接受。在操作中可采用以下具体措施:
①、改变称谓。由冷冰冰的“该生”、“该同学”这类开头变成第二人称“你”或者直呼学生昵称,从形式上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②、评价式变为谈心式。就像是师生面对面交流一样,改掉训斥的语言,代之以深切期望和鼓励,从感情上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③、语言艺术。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让学生看了你的评语就知道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在什么地方还做得不好,并能心悦诚服地努力改正、努力进步。
总之,我们应在短短不足百字的评语中,真正体现出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既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又能从中受到启发提示和帮助,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目的。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O(∩_∩)O谢谢)
4. 难忘恩师的评语作文
在童年的记忆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难忘的事情,但最令我难忘的是那倾注了张老师心血和期望的评语。
那些难忘的评语,有的严肃认真,有的幽默开朗,有的平易近人,但更多的是令人回味。评语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对我都是极大的鞭策和启迪。
“关于数学公式必须弄懂,在运用上不能有半点马虎,期待你下一次的好成绩!”这是张老师在我的一次数学试卷上的评语。这次考试前,也许是因为我上一次的考试成绩较好而没有认真复习,也许是因为我在考试的前几天晚上还在迷恋看动画片,考试课下课以后,我和同学对了一下答案,知道了自己的成绩不会令老师满意。
因为怕老师的点名批评,因此不再有考得满意的时候,渴望发下试卷的心情,甚至害怕看到试卷。我知道自己辜负了老师对我的教诲,但试卷还是发到手了,我分明看到发卷的同学朝我做鬼脸,嘲笑我。
手拿着谈试卷,我并没有立刻打开试卷,忐忑的心在安慰自己:就是老师严厉的批评也是自作自受。过了一会儿,我终于鼓起勇气,看了一下试卷,首选让我注意的是那几道不该做错的题,接着看到的是老师的评语,这评语没有责备,是鼓励、是期望。
老师并没有因为我的一次失败轻视我,老师仍然相信我,老师仍然期待我。“聪明加勤奋定能取得可喜的成绩。”
“犯一次错误可能是马虎,犯第二次就是不认真了。”……张老师那倾注心血的一次次表扬的,激励的,批评的,劝戒的评语,激励我不断地进步,成长……难忘恩师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