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敬字毛笔字怎么写好看
敬 毛笔楷书写法:
敬 毛笔行书写法:
敬 毛笔草书写法:
2. 敬字毛笔字怎么写好看
敬 毛笔楷书写法:
敬 毛笔行书写法:
敬 毛笔草书写法:
3. 毛笔字的落款怎么写
一、常用的落款方法 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
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 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 落款的分类 (一)单 款 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
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1、短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2、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3、二字款 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4、叁字款 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5、四字款 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6、五字款 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7、六字款 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8、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9、长款 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10、加作者斋轩号者 11、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12、加作者字或别号者 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
别号众多。 13、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 敕书”。
(二)双 款 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1、受者名号 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 2、受者官衔 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3、受者称谓 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4、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书法作品中常用落款用词长辈: 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平辈(或小一辈):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关系较亲密: 学(仁)弟,吾兄(弟)老师对学生: 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同学: 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4. 关于孝道的毛笔字写什么
供选择参考“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3、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6、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1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13、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14、长幼有序。
——孟子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1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1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18、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19、大孝终身慕父母。
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20、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孟轲21、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22、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23、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24、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伊索克拉底。25、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罗素2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27、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
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28、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林语堂29、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30、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
——袁采31、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3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33、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34、大孝终身慕父母。
——〖战国〗孟轲3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36、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
——《劝孝歌》37、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 《劝孝歌》38、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劝孝歌》39、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4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41、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42、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
——《格言集锦》43、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44、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
——《格言联璧》45、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46、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47、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48、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春秋〗孔丘49、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50、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51、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孟子》52、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宋〗李纲53、诗书立业,孝悌做人。
——〖清〗王永彬54、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55、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清〗王永彬56、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57、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后汉书》58、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59、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
——字严60、首孝弟,次谨信。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摘自:名言网 61、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62、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63、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
5. 敬字草书
一、敬的来草书写法: 二、敬的释义: 1、尊敬:~重。
源~爱。~仰。
致~。肃然起~。
2、恭敬:~请指教。~谢不敏。
3、有礼貌地送上(百饮食或物品):~烟。~酒。
~茶。~你一杯。
三、组词: 敬羡、敬同、长敬、度宾敬、廉敬、敬启、敬酒、敬挽、敬老、敬明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敬意[jì知ng yì] 尊敬的心意:他让我转达对你的~。 2、敬重[jìng zhòng] 恭敬尊重。
3、致敬[zhì jìng] 向人敬礼或表示敬意:~信。道举手~。
4、起敬[qǐ jìng] 产生敬意:肃然~。令人~。
5、敬赠[jìng zèng] 恭敬地赠送。
6. 关于孝道的毛笔字写什么
供选择参考“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3、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6、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7、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9、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1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13、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14、长幼有序。
——孟子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1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1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18、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19、大孝终身慕父母。
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20、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孟轲21、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22、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23、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24、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伊索克拉底。25、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罗素26、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27、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
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28、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林语堂29、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30、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
——袁采31、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3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33、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34、大孝终身慕父母。
——〖战国〗孟轲35、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36、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
——《劝孝歌》37、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 《劝孝歌》38、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劝孝歌》39、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4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41、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42、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
——《格言集锦》43、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44、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
——《格言联璧》45、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46、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47、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48、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春秋〗孔丘49、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50、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51、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孟子》52、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宋〗李纲53、诗书立业,孝悌做人。
——〖清〗王永彬54、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55、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清〗王永彬56、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57、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后汉书》58、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59、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
——字严60、首孝弟,次谨信。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摘自:名言网 61、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62、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出自《劝报亲恩篇》。
注释: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63、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出自《劝报亲恩篇》。注释: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
7. 我最敬 佩的一个人300字之我爱写毛笔字的爷爷.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我爱写毛笔字的爷爷
每个周末父母都要带着我去探望独居郊区的爷爷。
记得以前奶奶还在的时候,奶奶家总是花香四溢,自从奶奶走了之后,每每打开爷爷的房门,总会飘出阵阵墨香,爷爷说,他喜欢没事儿就练练毛笔字,奶奶在的时候嫌墨汁味儿难闻,总碎碎念个没完,现在他总幻想着奶奶还能在他写毛笔字的时候再继续唠叨几句。
其实我的爷爷很爱写毛笔字,这个爱好从我记事起一直延续至今。家里书桌上、衣柜上落满了厚厚的熟宣纸,每逢过年,亲戚家的春联都是爷爷亲笔写好后他们登门拜访取走的。爷爷对毛笔也很是爱惜,每次书写过后都认真洗干净,小心的悬挂起来晾干,定时梳理修整使它们便于书写。。。现在,我想爷爷写毛笔字不仅仅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对奶奶特殊的思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