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好人物语言
俗话说:言为心声。
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透露。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表现,写人的文章,可以通过人物自己说的话或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
一般而言,语言描写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做到人物语言个性化。也就是说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思想性格。
鲁迅先生曾说:好的语言描写应当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所以,要写好人物语言,就必须多听、多琢磨,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和语言风格,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
例如:梁晓声《慈母情深》中的一个语言描写片断就非常精彩: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我……”“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竞说出来了!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里的语言描写虽然很简短,但是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大声问,就与发出震耳欲聋噪声的车间这一特殊的环境相吻合。“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就把一个争分夺秒、辛勤劳作的母亲形象通过语言描写给刻画出来啦。
这一语言描写多么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工人阿姨、心直口快、心疼妈妈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塞到儿子手里的哪里是钱啊?分明是沉甸甸的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纯真深厚的母爱!“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一个通情达理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再如,老师对学生们柔声细语地说:“天鹅肌恭冠枷攉磺圭委氦莲能飞得高、飞得远,靠的是有一双矫健、有力的翅膀。
你们要想远航,也得有知识啊!” 你说,这段文字是不是写出了说话人的身份、职业。一听这话,就像是一位教师。
还有,“晓晓,得饶人处且饶人,可别得理不饶人啊!别发火了,看书去吧!”这段话写出了一位慈祥的母亲劝导孩子时特有的语气,非常符合人物特性。又如:那个老外咧嘴笑了,翘起大拇指说:中国人ok!你看,外国人的形象是不是跃然纸上?。
2. 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怎么写
1、姐姐身材苗条,长得很健壮,比我整整高了一个头。她的脖子略长些,惹我生气时,我就会喊她“长劲鹿”。她剪着挺有精神的运动头,看起你来,两眼忽闪忽闪的,好像会说话。
2、这个青年看上去不到二十岁,两条弯弯的眉毛下有一双机灵的眼睛,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的人。在一只挺标致的鼻子下面,却是一张大嘴,生得两片厚厚的嘴唇。人们常说:“厚嘴唇的人笨嘴拙舌。”可是他却能说会道,是个健谈的人。
3、等她走近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1333264636261,我才有机会仔细地打量了她一番:只见她齐耳的短发,一双眼睛大大的,嘴角还带着笑。上身穿一件红色衣服,别着“苏州十中”的校微。她温和地对我说:“小妹妹,坐我的车吧!”说着,她把自行车推了过来。
4、二哥是卖海产品的,他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非常辛苦。他个子不高,长相也不怎么太好,有时让人看了不像好人,但他卖的货下得快,周围的商贩都佩服他。
5、车厢里,一位高挑个儿的姑娘,依窗眺望。她结实,健美。微微卷曲的黑发拢在脑后,扎成两绺,轻巧地垂挂着。深红色的运动衫领子,悄悄地露出深蓝色的外套。可以感觉到,这个姑娘的身上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
6、我的叔叔二十来岁,是个码头工人,长方脸,脸色黑里透红,个儿挺高,长得很结实,叫人一看就知道是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
7、在老妈妈的左边有一位秀丽端庄的姑娘,斜倚在椅子上。她一头美丽的金发,一条大辫子一直拖到背部。一身黑裙更衬托了她白净柔美的脸庞。她低着头朝前面望着什么,眼神中流露出悲愤和关怀。手中的绷带已经卷好,却忘记丢入筐中。
8、我哥哥刚满二十岁,五大三粗的身材,劲鼓鼓的。头发又黑又硬,一根根向上竖立着,两道浓眉下衬着一双大眼睛,瞪起眼看人就像小老虎。特别是那双大脚板,穿上42码的球鞋,走起路来蹬蹬响。
9、星期天,我去排队买米。在我前面的是一个男青年,他算不上胖,但也够健壮的了。圆圆的脸庞上,两道细眉,一双大眼睛,配上稍小了点的鼻子,也还算匀称。就是嘴唇厚了点,像非洲人似的。
10、哥哥只有二十多岁,一头黑发,中等个子,身材匀称。他说不上很漂亮,但是五官端正,从他眼睛里可以看出他是个聪明而有精力的年轻人。他给人安静与和善的感觉,而且脸上还带着孩子般的稚气。
3. 人物语言描写的好词(多一些)谢谢啦
描写人物语言的好词:清脆 清甜 清爽 清纯 清越 清朗 清亮 嘹亮 响亮 洪亮 爽朗 悦耳 刺耳 圆润 浑厚 浑重 粗哑 沙哑 尖厉 尖细 细小 喃喃低语 细声细语 慢声慢语 声如洪钟 窃窃私语 喋喋不休 娓娓动听 优美动听 令人陶醉 盘问 诘问 质问 质疑 责备 戏谑 奚落 挖苦 奉劝 告诫 忠告 哭诉 警告 吓唬 恫吓 威吓 挑拨 挑剔 揭发 戳穿 怂恿 煽动 诱惑 抨击 训斥 攻击 争辩 狡辩 申辩 诡辩 批驳 反驳 咒骂 责骂 谩骂 对骂 臭骂 羞辱 凶狠 支吾 嗫嚅 胡扯 试探 安慰 抚慰 恳求 畅谈 密谈 请示 叮咛 叮嘱 嘱咐 斥责 乞求 哀求 炫耀 甜言蜜语 花言巧语 闲言碎语 出言不逊 豪言壮语 仗义执言 胡言乱语 东拉西扯 信口开河 信口雌黄 口若悬河 言过其实 无中生有 大吹大擂 含沙射影 旁敲侧击 恶语伤人 自吹自擂 出口成章 滔滔不绝 口齿伶俐 口舌似剑 口角生风 口吐莲花 赞不绝口 伶牙俐齿 巧舌如簧 谈吐不凡 谈吐出众 谈吐不俗。
4. 人物语言描写(字数不限)加感受200字
.一、沉默激趣1、教师在学生起立后,以手示意坐下.仍沉默不语,以动作来“讲”课.一分钟后,问:老师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不说话.)说话好,还是不说话好?说话很重要吗?人不说话很奇怪吗?2、老师在读你们的作文时,可是经常看到不说话的哑巴,(什么意思呢)有的同学写自己的父母,可是整篇作文没看到所写人物说一句话,于是一个个哑巴就被我们同学制造出来了.既然说话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让作文里的人物开口说话.3、揭题:要让笔下的人物开口说话,就得学会描写人物语言.(板书:语言描写)二、巧设关口过渡:(刚才老师和大家做了一个小小的游戏)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带同学们到商场去逛逛,想去吗?不过老师带同学们去的这家商场很奇怪,它为顾客设置了三个关口,一定要闯关成功,才可进去,大家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去闯关?1、第一关:想一想描写人物的语言时,(1)提示语有哪几种形式?(2)随着提示语位置的变化,标点符号如何变?(3)要使提示语写得精彩应结合人物的(神态、动作)来写. 如: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二、提示语在后面 如:“瞧你,这两天都瘦了.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 三、提示语在中间 如:“瞧你,这两天人都瘦了.”妈妈轻轻地摸了摸我的额头,心疼地说:“以后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小结;提示语精彩,位置有变化,能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灵动.2、第二关:连一连在家庭成员中,我最小,大人们对我的学习及生活非常关心.这不,又到了周日,该返校了……当警察的爸爸:“在学校吃课间餐,别忘洗手,当心生病.”当医生的妈妈:“过马路要小心,遇到红灯亮起来一定要停下.”当老师的奶奶:“知道了,知道了.”当学生的“我”:“上课要专心,作业要认真,要珍惜时间.”小结:人物的语言应符合人物的职业、身份和年龄的特点.。
5. 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
儿 童 1、他大约有十三、四岁。
又黑又胖的小脸上,嵌着一个尖尖的翘鼻子。长长的头发,好久没理了。
浓浓的眉毛下闪着一对大眼睛,乌黑的眼珠挺神气地转来转去。 2、树丛被拨开了,一个小孩的脑袋钻了进来,这是个男孩子,大约有十二、三岁,又黑又瘦的小脸上,满是灰尘,头发约有二寸多长,乱蓬蓬的,活像个喜鹊窝。
3、翠儿是这里远近山区里出名的俊女孩,成日价雨淋日晒,就是淋不萎,晒不黑,脸盘白白净净,眉眼清清亮亮。一笑起来,嘴瓣儿像恬静的弯月,说起话来,声音像黄莺打蹄。
4、一进园门,就有个男孩子粘上我了。他大约十一、二岁,穿着红背心、蓝短裤,腰带耷拉着一截;浑身是土,像个小土地爷。
毛茸茸的小平头,衬着一张白皙的小圆脸儿,使我联想到蒲公英。他像飞蛾见了火似的,在我身前身后转悠,伸着脖子看我的镁光灯。
5、这一来,倒吓 我一跳,仰头一看,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高高地坐在一枝树杈上,手里还拿着一只口琴,正准备吹哩。她穿着火红色的绒绒衣,套一条豆绿色的短裙子。
两只穿着力士鞋的小脚悬空的搭拉着,怪自在的。她那梳着小辫子的脑袋歪倚在右肩头上,水灵灵的大眼睛向我玩皮地眨巴着,鼻子略显有些上翘,显露出一副淘气相。
只要你一看见她,就会从心眼里喜欢她。 6、小菊到今年已经十四岁了,但是她的身体长得不高,手臂依然那么细小,颧骨照旧凸出,十个指头像一束枯竹枝,仿佛一折就会折断似的;因为她十分消瘦,所以看起来她的身体轻飘飘的。
7、建华同学身材均匀,不胖不瘦,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细长的辫子,红润的瓜子脸,圆圆的大眼睛,脸颊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显得活泼可爱。 8、我们院里来了两个乡下小孩。
一个是姐姐,梳着小辫,穿着小花褂。一个是弟弟,脑门上留的头发,就像扣了个茶壶盖。
9、小玛拉哈(蒙古族),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圆脸蛋,高鼻梁,一脑袋乌黑卷曲的头发,挺俊气的。只是耳朵长得老长,真难看 ,可老人们说,那是“佛相”,有福气。
10、那是个十来岁的瘦骨伶仃的小孩,却长得眉清目秀。特别是那双长得比常人都大的眼睛,闪动着聪慧的光芒。
他拖着木屐,一件破旧的绿军服垂到膝前。 11、妹妹今年十岁,读小学三年级。
她那红扑扑的脸蛋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适着聪明伶俐的神色。乌黑的头发下,两条弯弯的眉毛,像那月牙儿。
她那一排雪白的牙齿当中,缺了颗门牙,一笑起来,就成了个豁牙巴,十分逗人喜欢。 12、二道杠周莉,是我们班最厉害的女同学了。
她长得黑黝黝的,一双小圆眼总是灵活地转来转去,小嘴唇很薄。我奶奶说嘴唇薄的人会说话,这不假,周莉说起话来像打机关枪。
每当她说话时,脑后那把蓬松松的大刷子还神气地一摆一摆的。她看见我和施同在一起,就把小嘴一撇,毫不客气地说:“施同在打保镖呢。”
13、我的弟弟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脸,一对大眼睛乌黑发亮,一笑,嘴边还有两个小酒窝。
他的个儿跟我差不多,有人还以为我们是双胞胎哩。其实,他才刚过十岁,比我小三岁。
14、我上下打量着这位小强哥,他矮胖的身材,比我矮了半头。黑黑的脸膛上长着一双小眯缝眼,呆头呆脑。
妈妈问他话时,他还红了脸,显得土里土气的,因此,我打心眼儿里瞧不起他。 15、我叫张新霞,今年十一岁了,上小学五年级。
我梳着一束乌黑的马尾辫,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我的眉毛弯弯的,像把镰刀。
一双黑黑的大眼睛,看人可厉害呢,红红的嘴唇,就像抹过口红一般。一双嫩嫩的小手,十指细长。
人们都说:“十指长灵巧。”我才不相信呢!有一次,我学钉扣子,扎破了手指,使我烦恼了好几天。
16、妹妹刚上小学一年级,既聪明又懂事,能歌善舞,可爱得很。也的小辫子向上翘着,两只黑亮的眼睛荡漾着微波,两个脸蛋红红的,两条眉毛又变小细。
她唱起歌来,细黑眉毛一挑一挑的,黑黑的眼睛深情地望着远方,张开的两只小手,仿佛是一双翅膀,欲飞上九霄云外。 17、张要是我的同学。
他很活泼,很机灵,一头乌黑的头发,圆圆的脸上带着顽皮的神色,一双黑黑的大眼睛,天真地朝你看。他得意的时候,轻轻地摇晃着脑袋:被你批评得不好意思的时候,也轻轻地摇晃着脑袋。
18、我的表兄旭旭,今年才十岁。他长得白胖胖的。
圆圆的脸蛋上挂着一对好看的小酒窝,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不时滴溜溜地转动着,显示也一股机灵而淘气的劲儿。聪明的一休比起他来还要甘拜下风呢!对了,我的表兄还挺要强呢! 19、他瘦得很,好像骨头比肉多。
那双与身高极不相称的大脚丫子,勾着一双比脚还大的天蓝色拖鞋,两条像仙鹤一样的长腿从凳子上垂下来,一条压着一条。两眼眯成一条缝,书里的知识就是从那一条缝里被“吸收”进去 的。
20、小光是五年级的学生,圆圆的脸上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他学习不错,就是不爱干活儿。
偶尔让他干点活儿,他就噘着嘴,耷拉着脑袋,老大的不高兴,走起路来也懒洋洋的,所以,爸爸总是喊着“小懒猫”,妈妈也常说:“小懒猫啊,小懒猫,你什么时候才能变成小蜜蜂啊!”说来也奇怪,没多久,他真的变人。 21、我的妹妹今年刚。
6. 人物描写对语言描写有什么注意事项
人的语言大致分为独白和对话两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表达思想观点都离不开语言,所以写人也离不开语言描写.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说话内容、语气声调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使读者能由此而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描写人物语言,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描写要准确,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2)语言描写要能够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色和感情.“言为心声”,人物语言能够帮助读者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人物语言除了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还能反映人物的个性.(3)语言要精练.有的人为了能够充分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描写人物语言,结果适得其反,令读者厌烦.其实语言描写不能有话必录,拖泥带水,而应该挑选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的人物语言加以重点描写.(4)语言描写要注意场合.场合是影响人物语言表达的外部因素,同样一句话在某种场合可以说,而在别种场合则不能说,比如议论某种疾病的危害性,就不能当着正患此病的人的面.又比如说笑话也要看场合,有些很严肃的场合,如追悼会上,就不能说笑话.我们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5)在描写人物语言时,可配以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从而使人物性格更鲜明、生动,人物形象更富感染力.。
7. 怎样描写人物语言 作文
怎样描写人物语言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
叙述、抒情和描写是记叙类文章的三大表现手法,叙述和描写又是最主要的表现方法。在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中,老师们比较偏重于叙述方法的指导,对描写,尤其是人物语言的描写则明显关注不够,导致学生的作文看起来语句很流畅,条理很清晰,可总是给人一种干巴、乏味的感觉。
描写人物语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人物语言要有个性。这是语言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
所谓语言有个性,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语言大师老舍说过:“一个老实人,在划火柴点烟而没点燃的时候,就会说:'唉,真没用,连根烟都点不着!'相反,一个性情暴躁的人呢,就不是这样说,而是把火柴往地上猛地一摔,高叫道:'他妈的!'”。
请看一位小学生的作文片断: 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当车开到茶亭站时,上来一位约摸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奶奶。
她驼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手里提着半篮子鸡蛋,好像要去农贸市场出售。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忙上前扶着老奶奶,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这段话中,老奶奶说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作为一个农村老奶奶,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她可能会说:“这孩子真乖。”
二、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有些小学生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
请看下面一位小学生的作文片断: 买完烧饼,爸爸又想去买点儿熟肉,他走进一家肉店,说:“买半斤熟肉!”老板连看爸爸一眼都没看,麻利地称好了肉,态度冷冰冰的,还边称边漫不经心地和别人说话,一点儿也不热情。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爸爸说:“为啥要再称一遍?”老板说:“刚才称错了!”爸爸说:“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说:“这,这……”爸爸说:“这什么?”老板说:“这是两块五毛钱的肉,不够半斤。”
爸爸说:“你竟敢缺斤少两,跟我走一趟吧!” 一个人说话时,总要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出来,不但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另外,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更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如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后面,还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说的话中间,当然,如果读者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是谁说的话,也可以把提示语省略。
上面的病例可以这样修改: 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爸爸奇怪地问老板:“为啥要再称一遍?”“刚才称错了!”老板边说边手忙脚乱地重新称肉。“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用手抹了一把脸上沁出来的汗珠,脸红得跟柜台里面的猪肝似的,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这,这……”爸爸严厉地问老板:“这什么?”老板低下了头,小声说:“这是两块五毛钱的肉,不够半斤。”
爸爸冷冷地看了看卖肉的老板,说:“平常看你怪老实的,谁知道你竟敢缺斤少两,欺骗顾客,跟我到局里走一趟吧!” 三、语言要简洁明了。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
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这是小学生作文最容易出现的毛病,请看下面的例子: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
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
“小燕,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我就问。我说:“吃过了。”
小云说:“吃的什么?”我说:“吃的油条、稀饭。你吃了吗?”“小云说:”我们家的燃气灶坏了,爸爸去修了,现在还没回来呢!到哪儿吃早饭呀!“我说:”在我家吃吧!“小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
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我问”什么'学习棋'呀?“”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 这段对话虽然写得很通顺,可很多却是不必要的废话。你看文章是写小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想让我去看一看。
可小作者却在对话中写了”吃的什么早饭“、”小云家的燃气灶坏了“、”小云爸爸修了大半天还没有回来“这些与”学习棋“无关的对话。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毫无用处。
另外,小云发明了”学习棋“,急切地想让”我“去看一看。这段对话显然也不符合当时的真实情景。
可见,作者是为了对话而写对话,完全是画蛇添足。可能小作者要说,当时我和小云真是这样说的呀!即使真的这样说了,也要根据文章需要进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