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字的草书怎么写
方字草书狂草的写法如下图:
方字草书小草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 :fāng
部首:方
笔画:4
五笔:YYGN
笔顺:点,横,横折钩,撇
释义:
1.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
2.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乘积:~根。平~。开~。
3.人的品行端正:~正。~直;
4.一边或一面:~向。~面;
5.地区,地域:地~。~志。~言。~物。~圆。~隅(边疆)。~舆(指领域,亦指大地);
6.办法,做法,技巧:~式。~法。教导有~。贻笑大~;
7.种,类:变幻无~。仪态万~;
8.为了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药~;
9.违背:~命;
10.正在,正当:~今盛世。~兴未艾;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方为苏理时,湖州董宗伯以厚赀为乱民所窘,哄甚,两台檄公(袁可立)解之。”
11.才,刚刚:~才。如梦~醒;
12.量词,多指一立方米:土石~;
13.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几~石章;
14.姓;
15.商朝时候把外部族称为方。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西方
[xī fāng]
方位词。西
2.平方
[píng fāng]
也叫二次方。两个相同的数相乘,叫做这个数的平方。如3*3叫做3的平方,记作32。
3.北方
[běi fāng]
方位词。北。
4.多方
[duō fāng]
表示从多方面:~设法。~劝慰。
5.后方
[hòu fāng]
方位词。后面;后头:在我舰的~,发现一艘潜艇。
6.前方
[qián fāng]
前线,两军之间冲突或作战的地带。
2. 方字的笔顺怎么写
方字的笔顺,共4划,点、横、横折钩、撇
方字骨刻文演变: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方
扩展资料:
方,fang,
(1)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2) 同本义 [parallel boats;parallel]
并船也。象两舟省、緫头形。
(3)借“匚”意
凡方之属皆从方。借指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 方形的立体;正~形,长~形 。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方
3. 行书书法的法字怎么写
《法》,
草诀歌有云:
有点方为水,空挑便是言。
又云:
长短分知去,微茫见每安。
意思就是说:三点水旁,最好先厾一个点。下面的两笔与这个点分开。
去字,最后的两笔,不要太长,否则就与知字混淆了。
4. "的"字行书怎么写
“的”字行书:
基本释义:
[ de ]
1.用在定语的后面。
(1)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
(2)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无产阶级~党。大楼~出口。
(3)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主席。谁~介绍人?
(4)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1)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
(2)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
(3)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
(4)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
(5)“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1)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2)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 dí ]
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 dì ]
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 dī ]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相关组词
小的 目的 怎的 有的
的确 伍的 标的 破的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的解释及造句
一、有的
造句:有的人买他们孩子想要的、需要的,穿的或读的一些东西,或者通过设立规则来限定礼物的数量,这些数量只能装满一个鞋子的盒子。
解释: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多叠用):~人记性好|十个指头,~长,~短。
二、似的
造句:因为使用技术的缘故,如果你有位有趣的候选人又有有趣的信息,你可以把信息像病毒似的传播出去,这可以价值成百上千美元。
解释:【是的】(shì de)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象雪~那么白|他仿佛睡着了~|他乐得什么~。
三、伍的
造句:结论是改进工作首先应该从培训入手,培训的重中之重是先提高专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员的素质,然后抓好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三支队伍的培训开发工作。
解释:等等;之类;什么的:买个篮子,装点东西~。
四、的确
造句:你也许不知道,但是我们的孩子的确喜欢过一段时间和我们出去玩一次,尤其是我们尊重他们,关爱他们的时候。
解释:完全确实;实在:他~是这样说的|这的的确确是宋刻本。
五、的话
造句:记住我的话;他总有一天会停止经营这家公司。
解释:助词,用在表示假设的分句后面,引起下文:如果你有事~,就不要来了。
5. 行书的“正”字怎么写
如图所示:
行书简介:
1.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 行楷和 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 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 弥补楷书的 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2. “行”是“行走”的 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 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 楷化。
3. 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而艺术性相对不足。
4. 行书的结构特点为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5. 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6.
6. “的”字用行书怎么写
“的”字用行书如上图。
的dí,dì,de:
1. [ dí ] 真实,实在:~确。~当(dàng )。~情。~真。~证。
2. [ dì ] 箭靶的中心:中(zhòng )~。有~放矢。众矢之~。目~(要达到的目标、境地)。
3. [ de ] 1.用在词或词组后表明形容词性:美丽~。2.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唱歌~。3.表示所属的关系的词:他~衣服。4.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常与“是”相应:这句话是很对~。5.副词尾,同“地2”。
的
〈助〉
4.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5.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6. 〈代〉pron.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7.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8.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9.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10.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11.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12. ∶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3. 〈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14. 同“得”,后面带补语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5. 同“地”(de)。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6. 另见dí;dì
的
〈名〉
17.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18. ∶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19. ∶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宋玉《神女赋》
20. 另见de,dí
的
〈副〉
21. 确实;实在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23. 必定;一定。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24. 另见de;d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