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国演义概括主要内容怎么写300字左右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国演义》内容概要: 东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连年混战,弱肉强食。
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吴国大将周瑜大败曹操,使曹操暂无力侵犯长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对稳定的局面。
三国是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和刘备的蜀国。 曹操死后,曹匹称帝。
大将司马昭统一全国,结束了三足鼎立之局面,夺魏为晋,建立晋朝。
2. 三国演义的缩写,250个字左右
东汉末年,十常侍作乱,朝纲废弛,天下大乱,起义四起,其中以黄巾军实力最大,朝廷费大力平叛,自己气数将尽,时外戚何进专权,欲自立皇帝,不决,招诸侯进京.未成,自己反被宦官诛,董卓进京,废何进所立帝,另立新帝,是为汉献帝,董卓为人残暴,人皆不满,遂举兵反,司徒王允用貂蝉以连环计离间董卓与吕布,计杀董卓,吕布后反复无常,在白门楼被曹操斩杀.刘备四处奔波逃命,寻求安身之处,后归刘表处,表将亡,欲将荆州赠之,刘备不受,长时间不得志.同时,曹操些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统一北方中国,南取荆州,踌躇满志,欲南下灭孙权与备.孙与刘联手,在赤壁大败曹操.刘备用诸葛亮计,借荆州,并以此为根据地,和巴蜀,取益州,渐成大气候,遂有魏蜀吴三足鼎立,相持几十年,其间各有得失,但总的来说,以魏为盛,各帝皆勤于政事,手下文臣武将俱多,而蜀自“吴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后,托孤白帝城,刘禅不思进取,沉浸于声色犬马中,国势日衰.虽有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奈何均无大功,军民疲惫,与吴关系亦破裂,最后先被魏所灭.吴子孙权后,亦无大作为,孙皓为人残暴,不得人心,被孙休替,又无甚大将,继蜀被吞.时魏内部为司马氏所把持,大肆残杀曹氏宗族,遂代其国,司马懿之孙司马炎建立晋国,时称晋武帝.至此,三国纷乱归于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理也.参考资料:希望我的回答让您满意。
3. 好书推荐—《三国演义》怎么写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段历史画卷.作者罗贯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笔,描绘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骁勇善战的关羽、张飞,一身是胆的赵子龙,还有曹操、周瑜、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中的许多经典故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三顾茅庐”、关羽“温酒斩华雄”、诸葛亮“草船借箭”等,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本书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少儿版,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更适合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少年儿童对这部古典名著的理解.可以使大家提高文学修养,获得智慧启迪.。
4. 【三国演义读后感八百字,怎么写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
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
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
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
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
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
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
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
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5. 用简洁的语言写《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100字以内)
用简洁的语言写《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100字以内) 。
国演义小故事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隆中对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五丈原 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
6. 阅读《三国演义》,写3000字摘录.
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权曰:“今曹操平 了荆、楚,复有远图乎?”孔明曰:“即今沿江下寨,准备战船,不欲图江东,待取何 地?”权曰:“若彼有吞并之意,战与不战,请足下为我一决.”孔明曰:“亮有一言,但 恐将军不肯听从.”权曰:“愿闻高论.”孔明曰:“向者宇内大乱,故将军起江东,刘豫 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除大难,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纵有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 衡,不如早与之绝;若其不能,何不从众谋士之论,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权未及答. 孔明又曰:“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诚 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降操?”孔明曰:“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 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又安能屈处人下乎!”孙权听了孔明此 言,不觉勃然变色,拂衣而起,退入后堂.众皆哂笑而散,鲁肃责孔明曰:“先生何故出此 言?幸是吾主宽洪大度,不即面责.先生之言,藐视吾主甚矣.”孔明仰面笑曰:“何如此 不能容物耶!我自有破曹之计,彼不问我,我故不言.”肃曰:“果有良策,肃当请主公求 教.”孔明曰:“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但我一举手,则皆为齑粉矣!”肃闻言, 便入后堂见孙权.权怒气未息,顾谓肃曰:“孔明欺吾太甚!”肃曰:“臣亦以此责孔明, 孔明反笑主公不能容物.破曹之策,孔明不肯轻言,主公何不求之?”权回嗔作喜曰:“原 来孔明有良谋,故以言词激我.我一时浅见,几误大事.”便同鲁肃重复出堂,再请孔明叙 话.权见孔明,谢曰:“适来冒渎威严,幸勿见罪.”孔明亦谢曰:“亮言语冒犯,望乞恕 罪.”权邀孔明入后堂,置酒相待. 数巡之后,权曰:“曹操平生所恶者:吕布、刘表、袁绍、袁术、豫州与孤耳.今数雄 已灭,独豫州与孤尚存.孤不能以全吴之地,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与当曹操 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孔明曰:“豫州虽新败,然关云长犹率精兵万人; 刘琦领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 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士民附操者,迫于势耳, 非本心也.今将军诚能与豫州协力同心,破曹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则荆、吴之势强, 而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惟将军裁之.”权大悦曰:“先生之言,顿开茅 塞.吾意已决,更无他疑.即日商议起兵,共灭曹操!”遂令鲁肃将此意传谕文武官员,就 送孔明于馆驿安歇.张昭知孙权欲兴兵,遂与众议曰:“中了孔明之计也!”急入见权曰: “昭等闻主公将兴兵与曹操争锋.主公自思比袁绍若何?曹操向日兵微将寡,尚能一鼓克袁 绍;何况今日拥百万之众南征,岂可轻敌?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 也.”孙权只低头不语.顾雍曰:“刘备因为曹操所败,故欲借我江东之兵以拒之,主公奈 何为其所用乎;愿听子布之言.”孙权沉吟未决.张昭等出,鲁肃入见曰:“适张子布等, 又劝主公休动兵,力主降议,此皆全躯保妻子之臣,为自谋之计耳.原主公勿听也.”孙权 尚在沉吟.肃曰:“主公若迟疑,必为众人误矣.”权曰:“卿且暂退,容我三思.”肃乃 退出.时武将或有要战的,文官都是要降的,议论纷纷不一.且说孙权退入内宅,寝食不 安,犹豫不决.吴国太见权如此,问曰:“何事在心,寝食俱废?”权曰:“今曹操屯兵于 江汉,有下江南之意.问诸文武,或欲降者,或欲战者.欲待战来,恐寡不敌众;欲待降 来,又恐曹操不容:因此犹豫不决.”吴国太曰:“汝何不记吾姐临终之语乎?”孙权如醉 方醒,似梦初觉,想出这句话来.正是:追思国母临终语,引得周郎立战功.毕竟说着甚 的,且看下文分解.。
7. 三国演义2000字
就写刘备的成功经验吧,刘关张起事,刘备有个好出身,使起事有名,张飞有钱,打了兵器;关羽就得出力.因此每次打仗,都是关羽冲在前面,直到赵云来投才有所改变.只有一次例外,就是虎牢关前战吕布,如果关羽先上就歇了,这一次是张飞.张飞的特点是矛非常长,这样的结果就是敌人不容易近身,另一个结果是不容易杀敌.因此张飞基本所有的战斗都是平手:许褚,马超,有名的没名的都是平手,吕布除外,因为吕布实在太厉害了.当阳桥那是纯扯淡,他刚张嘴就得被射成刺猬.关羽主要靠偷袭,我怀疑藏了把小片刀,基本就是一刀,如果对手躲过了,基本就没什么危险了,杀个从未听说过的老蔡头,还得趁其人困马乏拖刀计.过五关斩六将纯粹瞎掰,守关主将死了还有参将,副将,牙将,参军,随便派人送个书信,都比关羽拖家带口快,下一关前用箭都射死了.就是曹操把他放了.最有意思的是诸葛亮,刘备在得卧龙前每战必败,得卧龙后依然是每战必败.描写的手法好比是下象棋:被人吃了个车不提,就提诸葛怎么吃了一个卒子.赤壁是周瑜打的,和孔明没关系.草船借箭也是扯淡,水战都用火箭.荆州是曹操故意留给刘备的,好鹬蚌相争.诸葛亮的特点是口才好,能骗.蔡瑁张允没上当,刘棕估计是刘备给做的:曹操心胸开阔,放过不少死敌包括刘备关羽还有杀了典韦和他侄子的张XX,不会为难一个二世祖.西蜀就是诸葛出主意骗来的.诸葛打过的唯一胜仗是七擒孟获,孟获是72洞主,山洞大家见过,也知道能住多少人,孟获手下也就3000人,诸葛是5万,5万对3千,想怎么擒就怎么擒.马谡就是个替死鬼,那点老弱病残街亭无论守哪里都守不住,司马懿如果不是怕狡兔死走狗烹就下手了.就是这样的乌合之众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也能和一代雄才曹相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