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字草书怎么写
国字草书写法如下:释义:1、国家:国内。
祖国。外国。
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
国旗。国花。
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
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
国画。国药。
5、姓。国的部首:囗汉字结构:全包围结构相关组词:王国、法国、国外、国画、国庆、国家、英国、中国、国际、故国、国歌、祖国、外国、列国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造字本义:名词,武力守卫的一方独立疆域,有独立军政体系的主权社会。
文言版《说文解字》:国,邦也。从囗,从或。
白话版《说文解字》:国,诸候受封之地。字形采用“囗、或”会义。
二、词组释义:1、故国[gù guó] 历史悠久的国家。2、祖国[zǔ guó] 称自己的国家。
3、外国[wài guó] 本国以外的国家。4、列国[liè guó] 某一时期内并存的各国:列国相争。
周游列国。5、国君[guó jūn] 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 国字草书怎么写
国字草书写法如下:
释义:
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
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
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
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
5、姓。
国的部首:囗
汉字结构:全包围结构
相关组词:
王国、法国、国外、国画、国庆、国家、英国、中国、国际、故国、国歌、祖国、外国、列国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名词,武力守卫的一方独立疆域,有独立军政体系的主权社会。
文言版《说文解字》:国,邦也。从囗,从或。
白话版《说文解字》:国,诸候受封之地。字形采用“囗、或”会义。
二、词组释义:
1、故国[gù guó]
历史悠久的国家。
2、祖国[zǔ guó]
称自己的国家。
3、外国[wài guó]
本国以外的国家。
4、列国[liè guó]
某一时期内并存的各国:列国相争。周游列国。
5、国君[guó jūn]
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3. 过完说文解字如何解释,草书怎样写
您好:过完说文解字这样解释:
草书这样写:
4. 再字草书怎么写
1)【再】草书的几种写法 【再】字的方正字迹-邢体草2113书简体写法 【再】字的钟齐流江硬笔草体写法 【再】字的金5261梅毛草书写法 【再】字的书体坊米芾体写法 【再】字的方正大草简体写法 2)草4102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草书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653:一是,草书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的书体。二是,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版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
三是,草书的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权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5. 当字草书怎么写
“当”字草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王羲之,作品——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2、第二种:书家——王羲之,作品——旃罽胡桃帖。
3、第三种:书家——孙过庭,作品——书谱。
草书: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
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扩展资料
“当”字楷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颜真卿,作品——自书告身帖。
2、第二种:书家——褚遂良,作品——倪宽赞。
3、第三种:书家——不详,作品——元羽墓志。
楷书也叫正楷,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现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楷书
6. 草书为字怎么写
“为”字草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怀素。
怀素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怀素的草书以篆书入笔,藏锋内转,瘦硬圆通,用笔迅疾,气势宏大。从笔迹学的角度看,怀素一生的书法线条,质地上都倾向于瘦细,和禅修苦寒的美学有很大关系。
2、第二种:书家——米芾。
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
3、第三种:书家——祝允明。
祝允明书法主要成就在于狂草和楷书。狂草来自怀素、张旭,更多的是接近黄山谷,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紧,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更难得的是楷书又写得相当严谨,有晋唐人的古雅气息。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扩展资料
“为”字行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黄庭坚,出自——教审帖。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受苏轼书风的影响。其行帮手札墨迹撇捺开张、字形扁阔、字势向右上扬等,都明显表现出苏轼书法的特征。
2、第二种:书家——李邕,出自——云麾将军碑。
李邕工文,尤长碑颂。善行书,变王羲之法,笔法一新;并继李世民《晋祠铭》后以行书书写碑文,名重一时。其书风豪挺,结体茂密,笔画雄劲。书法的个性非常明显,字形左高右低,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他提倡创新,继承和发扬古代书艺。
3、第三种:书家——唐寅,出自——落花诗册。
唐寅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风格丰润灵活,俊逸秀拔。用笔凝重,圆硕多肉,结体偏于长方,雄强茂密,点画横细竖粗,并吸纳隶法,横笔收尾似“蚕头”,捺笔收笔中途之顿近“燕尾”,极富力度。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