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作怎么写得漂亮和严密
一 要积累作文材料 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
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脑子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同学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
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起来就比较容易。”
这段话中说的前两个仓库正是同学们写好作文应必备的。 1、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
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帐,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
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2、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读书笔记。
如果每段摘录用一张纸片,就是读书卡片。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总会遗忘一些。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
所谓值得摘录的“精彩内容”。与阅读者的兴趣、爱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关,并无统一标准。
一般来说,精彩警策的语句,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颖深刻的观点,活泼有趣的对话乃至优美的词语,都可以分类摘录。为了以后查阅方便,在摘录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出处也是必要的。
不少同学写过摘录或读书笔记,但坚持写的不多。一项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
有人统计:马克思写《资本论》,写过“摘要”的书籍多达1500多种;列宁写《哲学笔记》,直接引用的哲学著作多达数十种。像革命导师那样,坚持写摘录式读书笔记吧,它能使你成为聪明、充实、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后写作时文思敏捷笔下生花。
二 要按循序渐进的规律训练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怎样的序列是最合理的,从众多写作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异彩纷飞的“序列”,还很难谈那一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下面介绍“七先七后”的训练序列,也许是比较具有普通意义的一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使用。 1 先练习写记叙、描写文章,后练习写说明、议论的文章。
2 先练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练习写别人转述的事 3 先侧重训练观察和积累,后侧重训练分析和表达。 4 先练习写单纯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
5 先不受写作“框框”的限制,放开胆子写;后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点作规范训练。 6 先“模仿”,写依样画葫芦的文章;后“创造”,写新颖别致的文章。
7 先力求把文章写长,强调扩展与铺陈;后力求把文章写短,讲究简洁凝炼。 以上“七先七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和能力培养的规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
至于以何时或达到何种程度作为先与后的界限,这又是个不能“一刀切”的问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的同学将上述七先七后交替反复安排,如模仿创造再模仿再创造,也未尝不可。
三 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同学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作文训练踏上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从作文比赛获奖同学的写作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下面七条良好的写作习惯,供同学们参考。
1 “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同学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他们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
这的确是经验之谈。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即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还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2 “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作文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
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不过有的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 “默诵文章初稿”的习惯。
古代写诗,有“吟”和“哼”的习惯,因为有很多毛病是“看”不出问题来的,念出声。如果是在考场上,就只能默读,才能发现句子是否顺通,语气是否连贯,文脉是否流畅,音韵是否和谐。
4 “认真修改”的习惯。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经验。
如果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5 “不说假话”的习惯。
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点虚假都骗不过读者的眼睛。如果同学们初学写作就染上无病呻吟的绝症,作文的前途几乎就没有好起来的希望了。
6“不要硬写,强迫自己写”的习惯。鲁迅说写不下去不要硬写,当然是对的,因为硬写出来的东西免不了虚假。
但是,同学们面队老师的作文命题,如果一时写不下去,。
2. 形容严密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严密的成语:天衣无缝、滴水不漏、不容置疑、地网天罗、无隙可乘。
一、天衣无缝
【解释】: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出自】: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郭翰仔细欣赏织女的衣裳浑然一体,竟看不出一丝线缝,好奇问织女.织女答道:“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示例】: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近义词】十全十美、白玉无瑕、滴水不漏、无缝天衣、浑然不觉、无隙可乘、自圆其说、无懈可击、浑然一体、完美无缺
【反义词】漏洞百出、八花九裂、千疮百孔、自相矛盾、破绽百出
二、滴水不漏
【解释】:一滴水也不外漏。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也形容钱财全部抓在手里,轻易不肯出手。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易三》:“又要说得极密处无缝罅,盛水不漏。”
【示例】:这也是王春宇几年江湖上精细,把这宗事,竟安插的滴水不漏。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十七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近义词】一五一十、颠扑不破、天衣无缝、涓滴不遗、点水不漏、涓滴不漏、无隙可乘、自圆其说、水泄不漏、无懈可击
【反义词】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破绽百出、暴露无遗、挂一漏万
三、不容置疑
【解释】: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出自】:宋·陆游《严州乌龙广济庙碑》:“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大概它的很响的灵异声音,也证明了它是不允许给以怀疑的。
【示例】:报告的内容与群众反映的情况一致,不容置疑。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真实正确可信
【近义词】无可置疑、不容分说、理所当然、不由分说、毫无疑义、毋庸置疑、不容争辩、千真万确、有案可稽
【反义词】无稽之谈、流言蜚语、荒诞不经
四、天罗地网
【解释】: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
【出自】: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示例】:形成一个使法西斯孙悟空无处逃跑的地网,那就是敌人死亡之时了。 **《论持久战》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法网严密
【近义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云罗天网、网罗密布、天网恢恢
【反义词】逃之夭夭、逍遥法外
五、无隙可乘
【解释】:隙:空子、机会;乘:利用。没有空子可钻。形容非常严密
【出自】:每次遇到繁富得地方,就想来要来吞并,只是无隙可乘。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五回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指没有空子可钻
【近义词】可乘之机、无机可乘、无懈可击、天衣无缝、滴水不漏、无间可乘、无懈可乘
【反义词】乘人之危、乘虚而入、乘隙而入、有隙可乘、可乘之机、可乘之隙、破绽百出、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