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醋酸电荷守恒怎么写还有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都怎么写
所谓电荷守恒就是溶液中所有阴离子电荷量等于阳离子电荷量故:[H+]=[OH-]+[CH3COO-]物料守恒也比较容易,守恒式通常出现在弱酸盐或弱碱盐溶液中如:对1mol/L醋酸钠溶液,因为醋酸钠中醋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与钠离子相等,故在溶液中,钠离子(完全以离子形式存在)的量仍等于所有与醋酸根相关的粒子量的总和,即[Na+]=[CH3COO-]+[CH3COOH]不过要注意,对于阴阳离子数非1:1的盐有系数问题,如碳酸钠,要在钠离子前乘以1/2对质子守恒,其实高考对其要求不多,选择题中涉及的等式最复杂的一般也就是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加合,但楼上说的不太对,质子守恒与前两者加合是两码事.质子守恒首先要选出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以其为基准物质,然后等式左边写上得质子的,右边是失质子的,但也要注意系数.如:对碳酸钠溶液,以H2O和CO3-为基准,则有[H+]+[HCO3-]+2[H2CO3]=[OH-]。
2. 怎么写酸或碱和盐混合的电荷守恒式比如NaoH和醋酸那质子和物料守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电荷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电荷守恒化合物电荷⒈ 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溶液电荷⒉ 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例:NaHCO3 溶液中 C(H+)+C(Na+)=C(HCO3-)+2C(CO32-)+C(OH-) 这个式子叫电荷守恒物料守恒⒈ 含特定元素的微粒(离子或分子)守恒 ⒉ 不同元素间形成的特定微粒比守恒 ⒊ 特定微粒的来源关系守恒 例1:在0.1mol/LNa3PO4溶液中:根据P元素形成微粒总量守恒有:c〔PO43-〕+c〔HPO42-〕+c〔H2PO4-〕+c〔H3PO4〕=0.1mol/L 根据Na与P形成微粒的关系有:c〔Na+〕=3c〔PO43-〕+3c〔HPO42-〕+3c〔H2PO4-〕+3c〔H3PO4〕 根据H2O电离出的H+与OH-守恒有:c〔OH-〕=c〔HPO42-〕+2c〔H2PO4-〕+3c〔H3PO4〕+c〔H+〕 例2:NaHCO3 溶液中 C(Na+)=C(HCO3-)+ C(CO32-)+C(H2CO3) 这个式子叫物料守恒质子守恒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 NaHCO3 溶液中 存在下列等式 C(H+)+C(Na+)=C(HCO3-)+2C(CO32-)+C(OH-) {电子守恒} C(Na+)=C(HCO3-)+ C(CO32-)+C(H2CO3) {物料守恒} 方法一:两式相减得 C(H+)+C(H2CO3)=C(CO32-)+C(OH-) 这个式子叫质子守恒.方法二:由酸碱质子理论 原始物种:HCO3-,H2O 消耗质子产物H2CO3,产生质子产物CO32-,OH- C(H+)=C(CO32-)+C(OH-) -C(H2CO3)即C(H+)+C(H2CO3)=C(CO32-)+C(OH-) 关系:剩余的质子数目等于产生质子的产物数目-消耗质子的产物数目 直接用酸碱质子理论求质子平衡关系比较简单,但要细心;如果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则比较麻烦,但比较保险 又如NaH2PO4溶液 原始物种:H2PO4-,H2O 消耗质子产物:H3PO4,产生质子产物:HPO42-(产生一个质子),PO43-(产生二个质子),OH- 所以:c(H+)=c(HPO42-)+2c(PO43-)+c(OH-)-c(H3PO4) 你可以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联立验证下.快速书写质子守恒的方法:第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溶液显酸性,把氢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反之则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第二步:根据溶液能电离出的离子和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来补全等式右边.具体方法是,判断溶液你能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什么.然后选择能电离产生氢离子或者水解结合氢离子的离子为基准,用它和它电离或者水解之后的离子(这里我称它为对比离子)做比较,是多氢还是少氢,多N个氢,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浓度.少N个氢离子,就减去N倍的该离子(对比离子).如碳酸氢钠溶液(NaHCO3):溶液显碱性,所以把氢氧根离子浓度写在左边,其次.判断出该溶液直接电离出的离子是钠离子和碳酸氢根,而能结合氢离子或电离氢离子的是碳酸氢根.其次以碳酸氢根为基准离子(因为碳酸氢钠直接电离产生碳酸根和钠离子,而钠离子不电离也不水解.)减去它电离之后的离子浓度,加上它水解生成的离子浓度.便是:C(OH-)=C(H2CO3)-C(CO32-)+C(H+) 建水一中,羊生杰编写。
3. 如何写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的离子式
电荷守恒NaHCO3:c(Na+)+c(H+)=c(HCO3-)+2(CO32-)+c(OH-)
质子守恒:C(H+)+C(H2CO3)=C(CO32-)+C(OH-)
物料守恒:c(Na+) = c(HCO3-) + c(CO32-) + c(H2CO3)
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物料守恒: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也就是元素守恒,即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NaHCO3 溶液中存在下列等式
C(H+)+C(Na+)=C(HCO3-)+2C(CO32-)+C(OH-) {电荷守恒}
C(Na+)=C(HCO3-)+ C(CO32-)+C(H2CO3) {物料守恒}
两式相减得C(H+)+C(H2CO3)=C(CO32-)+C(OH-) 这个式子叫质子守恒。
4. 写“电荷守恒式”的步骤是什么
电荷守恒:即溶液中所有离子必为中性不带电,所以等号两边一边是所有带正电离子,另一边是所有带负电离子,带几个电荷系数就为几。
物料守恒,即溶液中某两种物质的原子守恒,比如NaHCO3中Na:C永远都是1:1,Na没有电离和水解,而HCO3-可能电离成CO3 2- 也可能结合H+生成碳酸,所有含碳元素的物质:含Na元素的物质=1:1质子守恒:理论上来说是得到的质子数=失去的质子数,但是直接写易犯错误,鉴于高中这三个守恒要写都会写,所以就用前两个守恒推出(H+)+。=(OH-)+。
这就是质子守恒式。
5. 化学中电荷守恒怎么写
溶液一定是电中性的,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量=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量
首先写出溶液中所有离子,包括水的电离,水解产物的离子,然后阴阳离子数目相等
比如NaCl溶液,含Na+,Cl-,H+,OH-
于是nNa++nH+=nCl-+nOH-
比如Na2CO3溶液,含Na+,CO32-,H+,OH-,以及CO32-水解出的HCO3-
于是nNa++nH+=2nCO32-+nOH-+nHCO3-
CO32-计量数为2n,溶液中CO32-为nmol,带电荷为2nmol
比如FeCl3溶液,含Fe3+,Cl-,H+,OH-,
3C(Fe3+)+c(H+)=C(Cl-)+C(OH-)
6. 写“电荷守恒式”的步骤是什么
电荷守恒:即溶液中所有离子必为中性不带电,所以等号两边一边是所有带正电离子,另一边是所有带负电离子,带几个电荷系数就为几。
物料守恒,即溶液中某两种物质的原子守恒,比如NaHCO3中Na:C永远都是1:1,Na没有电离和水解,而HCO3-可能电离成CO3 2- 也可能结合H+生成碳酸,所有含碳元素的物质:含Na元素的物质=1:1质子守恒:理论上来说是得到的质子数=失去的质子数,但是直接写易犯错误,鉴于高中这三个守恒要写都会写,所以就用前两个守恒推出(H+)+。=(OH-)+。
这就是质子守恒式。
7. 醋酸电荷守恒怎么写
所谓电荷守恒就是溶液中所有阴离子电荷量等于阳离子电荷量 故:[H+]=[OH-]+[CH3COO-] 物料守恒也比较容易,守恒式通常出现在弱酸盐或弱碱盐溶液中 如:对1mol/L醋酸钠溶液,因为醋酸钠中醋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与钠离子相等,故在溶液中,钠离子(完全以离子形式存在)的量仍等于所有与醋酸根相关的粒子量的总和,即[Na+]=[CH3COO-]+[CH3COOH] 不过要注意,对于阴阳离子数非1:1的盐有系数问题,如碳酸钠,要在钠离子前乘以1/2 对质子守恒,其实高考对其要求不多,选择题中涉及的等式最复杂的一般也就是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加合,但楼上说的不太对,质子守恒与前两者加合是两码事。
质子守恒首先要选出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以其为基准物质,然后等式左边写上得质子的,右边是失质子的,但也要注意系数。 如:对碳酸钠溶液,以H2O和CO3-为基准,则有[H+]+[HCO3-]+2[H2CO3]=[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