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繁体字的习怎么写
习的繁体字:一、习的读音:xí二、汉字释义:1.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
2. 学。 3. 对某事熟悉。
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 5. 相因。
6. 姓。三、汉字结构:上下结构四、部首:羽五、相关词组:风习、学习、自习、习武、习惯扩展资料:一、汉字笔画:横折、点、提、横折、点、提、撇、竖、横折、横、横二、词语释义:1、风习风俗习惯。
2、学习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3、自习自己温习或复习。
4、习武练习武事;练习武艺。5、习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
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
2. “习”的繁体字怎么写
“习”的繁体字写法:习
习 :xí
1.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学~。实~。 2.学:~文。~武。 3.对某事熟悉:~见。~闻。~以为常。 4.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惯。积~。陈规陋~。 5.相因:世代相~。~~相因。 6.姓。
相关词语及解释:
1.狎习[xiá xí](狎习):亲近熟习
2.因习[yīn xí](因习):相沿成习,沿袭。《魏书·释老志》:“终恐因习滋甚,有亏恒式。” 唐 崔令钦 《教坊记》:“右多善歌,左多工舞,盖相因习。” 清 吴敏树 《湖北按察使贵阳唐子方先生哀辞》:“盖天下数十年来,一切因习颓坏,人材遂靡然不可振发。”
3.习练[xí liàn](习练):练习;训练
三国 蜀 诸葛亮 《将苑·习练》:“夫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三国演义》第四八回:“ 江 南之兵,往来水上,习练精熟。”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上:“讲求武备,整顿海防,慎固守御,改易营制,习练兵士,精制器械:此六者,实为当务之急。” 柔石 《二月》二:“我的手指生疏了,我好久没有习练。”
3. 习的繁体字怎么写
习(xi):从羽从白。
数飞也。(1)会意字。
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
(2) 同本义 [fly frequently]【基本字义】1、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学~;实~。2、学:~文。
~武。3、对某事熟悉:~见;~闻。
~以为常。4、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惯;积~;陈规陋~。
5、相因:世代相~;~~相因。6、实践:学而时~之,不亦说乎?7、中国姓氏之一。
甲骨文金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习"字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表示"学习"、"练习"、"熟悉"、"经常"、"习惯"等义。
4. 习是什么意思,习的繁体字,习有几笔,习字几画
习
拼音:[xí]
释义:
1.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学~。实~。2. 学:~文。~武。3. 对某事熟悉:~见。~闻。~以为常。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惯。积~。陈规陋~。5. 相因:世代相~。~~相因。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