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故事梗概
(1)说明主要人物的姓名、性别、身份、年龄、外貌、性格与气质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所调整)。
(2)说清主人公要干什么事情(发财、升官、复仇、争霸、结婚等)。
(3)说清楚主人公做这个事情的意义及困难所在。举例:男一号要取得“校园歌手大赛”的冠军,以获得校花的爱情。困难在于,校花本人也参赛,不但实力超强,而且争胜心超超强,仇视任何打败她的人。
(4)说明事件的结果。结果是读者最关心的要点之一。有“虎头蛇尾”这个成语,估计世界上就有这样的事情。根据阅读经验,有很多小说的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5)小说就是通过一个故事传达某种情感。感情就那么几种类型,而故事是千变万化的。有经验的编辑自然能从故事中看出它传递给读者的感情。当然,如果你真的有新鲜而深刻的体悟,在这里写上几句能成为警句的话,也非常好。但这是锦上添花的“花”;编辑要看的,仍然是“锦”。
2. 怎么写故事梗概
通读文章后大略概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主要用什么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或景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举例说明
3、主要用什么表达方式(抒情、议论、描写、记叙、说明),举例说明
4、主人公主要经历了些什么事,最后感悟或发现了什么
第一步:读。通过对原文的精读,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确就多读几遍,不到胸有成竹绝不“善罢甘休”。
第二步:抽。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抽取出原文各段的段落大意。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对一些简短的、不影响文章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
第三步:连。将抽取出来的各段大意连接起来。
第四步:理。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删去重复的文字,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3. 怎么写好故事梗概
一篇比较长的文章,要想让读者在短时间里对它有所了解,就必须写好文章的梗概。虽说梗概只有短短几百字,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想写好一则梗概还是要讲究技巧的。今天就给你说说写好梗概的“四步走”。
第一步:读。通过对原文的精读,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文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确就多读几遍,不到胸有成竹绝不“善罢甘休”。
第二步:抽。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抽取出原文各段的段落大意。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对一些简短的、不影响文章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
第三步:连。将抽取出来的各段大意连接起来。
第四步:理。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删去重复的文字,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相信你通过以上四步就能写成一篇梗概,不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梗概也不例外。成文后多读多改,梗概才能更精彩。
来源:网络
4. 电影的剧情简介怎么写
不知道你的电影是什么类型的,也不知道你要多长,一般的简介几百字就差不多了,一般就是将背景+人物+时间+一些疑点,以下是亲爱的电影的范例:
田文军和妻子鲁晓娟婚姻破裂,儿子田鹏是二人唯一牵绊。一天,田鹏外出玩耍,一去不返。寻子路上,田文军夫妇偶然结识了一群同样失去孩子的父母。大家相互扶持慰藉,从不放过一丝线索希望。
多年过去,一个看似可靠的线索再次降临,促使田文军等人跋涉千里穿州过省,终在一户偏僻村落人家中,看到一个像极儿子的身影。在孩子的身后,却站着一个他喊着“妈妈”的农村妇人李红琴。丢失的挚爱能否找回?残缺的家能否真的破镜重圆? 寻子背后,一场亲情风暴正席卷而至。
5. 故事怎么写得精彩
把故事讲得精彩的方法:一,学会拆解一个大型的故事,必然是由很多小故事组成的,最终说明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一个完整的道理。
比如《楚汉争霸》,它就是由项羽、刘邦,各自成长中的小故事、起义后的战争故事、和各自谋士、将领的相处故事、两者间的争霸故事、以及最后结局,一起组成的这个历史大故事。这样一个大的故事,如果要在10分钟里讲完,很容易就造成逻辑不通,故事不流畅,或者平铺直叙不精彩。
但如果学会恰当地拆解,就会把一个精彩的大故事,化为一个个精致又出彩的小故事。拆解方法很简单,就是找出你想讲的,或者你特别感兴趣的小故事,去除里面和上下文有关的内容,然后把它补完整,就可以了。
补的内容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的简单介绍。时间、地点好表达,人物的介绍一定要分清主次,不要花费一样的时间给每个人物。
拿《楚汉争霸》举例:如果想讲“鸿门宴”,先介绍一下双方人物,主要就是项羽、刘邦分别是谁,其他人物,如范增、张良、樊哙、项庄、项伯等就不用单独介绍,在故事中一笔带过即可,如“张良是刘邦的谋士”,这样既说明白了,也不耽误时间。二,学会描述拆解结束后就是描述,有些小故事,在书中可能几笔就带过了,但要扩展为10分钟的故事,就一定要再增加描述。
增加的描述首先是基于这个故事本身,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的增加说明;其次是要增加细节描述,多加形容词和比喻句,让言语生动的同时,也让故事更饱满;最后,还要加个“头”,按个“尾”。要注意的是:故事用词一定要口语化。
不要太多书面用词,更不要照搬书里背诵,因为这不是朗诵,不是说书,而是讲故事,而且还是孩子给孩子讲故事。比如:形容鸿门宴上刘邦很害怕,可以用“手心都出汗了”,“身体微微发抖”等,最好不要用“如坐针毡”这样书面化的表达。
描述时不要说太多自己的感受。特别是历史故事,最好在故事中完全不要讲自己的感受。
比如:“鸿门宴”,讲到正紧张的时候,如果你插一句:“项羽真是自负,不听亚父的话,怪不得失败。”,这样的话,除了有点剧透,还有点跳脱思维,让听众跟不上节拍,一定要说,也要放到故事最后说。
描述不要累赘,用词不要重复。一般一个场景用1-2个形容词就可以了。
比如:形容项羽武功盖世,可以说“武艺超群”、“万夫莫敌”,但不要连续说“出神入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登峰造极……”,否则容易分散观众注意力。三,学会互动以上两条具备,就是个完整且动听的故事了,但要精彩,还要加上互动。
互动最容易运用的就是抛出问题。 “抛出问题”可以在故事中的每个时刻进行,而且问题不一定要同学们回答,毕竟只有10分钟,提问的目的只是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制造悬念。
比如: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此可以提问“项庄最后把刘邦杀了吗?”“谁挡住了项庄的剑,让他杀不了刘邦呢?”以吊起听众胃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