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共字笔顺怎么写
《共》的拼音:gòng gōng
笔画数:6
笔顺、笔画:
横、竖、竖、横、撇、点、
基本释义:
[gòng]:1.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 2.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 3.一起,一齐:~鸣。~勉。~议。~处(chǔ)。 4.总计,合计:~计。总~。 5.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6.“**”的简称。
[gōng]:1.古同“恭”,恭敬。 2.古同“供”,供奉,供给。
2. 察字笔顺怎么写
"察‘的笔顺是:捺捺折撇折捺捺折捺横横竖撇捺察
"察‘的笔顺图示如下:
察 ,读音:[chá]
1. 【动】 观察;仔细看:
察,复审也。——《说文》
览察草木。——《楚辞·离骚》
纤微皆审谓之察。——贾谊《道术》
察其所以然。——《吕氏春秋·本味》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宋·苏轼《石钟山记》
2. 明察,知晓: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故察己则可以人。——《吕氏春秋·察今》
3. 又如:察士(能明察事理的人);察议(察明情节而议定处分,通常指过失较轻者)
4. 调查;考察: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察传》
5. 又如:察勘(实地调查);察访(详细调查)
6. 分辨:
观物弗之察矣。——《礼记·礼器》。注:“犹分辨也。”
视之可察。——《淮南子·说林》。注:“别也。”
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新语·道基》
7. 考察后予以推举:
乃察举吾弟。——《史记·刺客传》。索隐:“犹选之也。”
察臣孝廉。——晋·李密《陈情表》
8. 又如:察举(选举,选拔);察廉(举廉);察选(察举。选拔)
9. 明显;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10. 察察 ,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察察为明
11. 察小事来显示精明
12. 察访 :调查访问
13. 察觉 ,发觉,看出来 :
我已觉察出小陈神色不对
14. 察看(细看以求了解情况 ):
察看地形
15. 察看 (犯错误而给予的处分。将犯错误者继续留职,以观其是否改正错误 ):
开除公职,留厂察看
16. 察纳 (审查采纳) :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17. 察言观色 :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其心意
3. 追的笔顺怎么写
追的笔顺:
撇,竖,横折,横,横折,横,点,横折折撇,捺
追
读音:
[zhuī][duī]
释义:
[zhuī] 1.赶,紧跟着 :~逐。~逼。~随。~光。
[duī] 1.雕琢 :~琢(雕刻)。
4. 母的笔顺怎么写
母的笔顺:竖折/竖弯、横折钩、点、横、点
一、母的拼音:mǔ
二、母的释义:
1、妈妈,娘。
2、对女性长辈的称呼。
3、雌性的,与“公”相对。
4、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
5、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
三、母的部首:母
四、汉字结构:独体字
五、造字法:指事字
六、相关词组:
母子、母亲、师母、父母、母后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词组释义:
1、母教[ mǔ jiào ]
母亲对子女的教诲。
2、母妹[ mǔ mèi ]
同母之妹。别于庶妹。
3、母兄[ mǔ xiōng ]
同母之兄。别于庶兄。
4、名母[ míng mǔ ]
谓直呼母名。
5、养母[ yǎng mǔ ]
收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的女人。
5. 可 笔画顺序怎么写
可 笔画顺序:
横、竖、横折、横、竖钩
可:
[ kě ]
1.允许:许~。认~。宁~。
2.能够:~见。~能。~以。不~思议。
3.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
4.适合:~身。~口。~体。
5.尽,满:~劲儿干。
6.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
7.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表示强调:他~好了。
9.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
10.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
11.姓。
[ kè ]
〔~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